词条 | 邹含光 |
释义 | 邹含光 女,名琼姑,含光为其道号,江西宜黄县潭坊人。女诗人。 邹含光少年早慧,好静,喜读书,有大志。三岁能背诵诗词,由此得到父亲的特别宠爱。父亲邹启元,举人出身,做过教谕、知县、同知,最喜培育英才,三个女儿在他的教育下都有显著成就。大女在文学方面有所创见,写了大量诗歌和戏剧;二女是刺绣能手,所绣佛像,栩栩如生,为达官贵人预金抢购,是手工艺品的行家里手;三女即琼姑,从小抱负不凡,喜谈“兼济天下”的理想,乡里人称“一门三奇”。15岁与谭纶长孙荩伯成婚。进谭家后,日夕诵读经史、天文地理及各种书籍20余年,涉猎广博,皆得其要旨,有远见卓识,宫廷内外,皆有名望。 崇祯初年,国家混乱,边防松弛,后金(清)在长城以北屡屡得手;朝廷内阉党与东林党互相倾轧,被株连者亦多;又逢连年灾荒,农民起义四起。邹含光眼见明朝内忧外患,甚为焦急。她辞别丈夫、女儿,乔装进京上奏万言疏《救亡三策》,分析形势,陈词激昂愤慨,建议怀宗迁都南京,并重用贤良,加强防务,均未被采纳,令朝中大臣大惊失色,诬她为女妖,遣回原籍。此时,已被削籍家居的原宰辅冯铨闻有此奇女子,将她延聘在家馆执教。后因她直言阉党诛杀杨连、左光斗等大臣,触动冯铨而离开冯家。邹含光赋诗寄旅京同乡诸人,时官居大学士、宰辅之位的蔡国用(金溪人),从诗中惊悉其才华,聘为子兆丰之师,并常与邹含光谈论政事。抚州府陈大行、章柳州等来京见蔡,也必见邹含光,并有一番国事辩论。蔡每遇邹含光发言总是喜形于色,往往认为她言语中肯。 崇祯十三年(1640)六月,蔡国用去世,邹含光悲痛欲绝,随后离开蔡家遍游名山大川,拜访峨眉、天台禅宗高僧。清军入关后,她削发为尼,道号含光老人。三十年后,她以禅家重访其门生温州知府蔡兆丰。虽已垂暮之年,但谈到国家兴衰,治国之道,仍感慨激动,难于自己。终因愤世成疾,年八十六卒。 邹含光喜作诗,有诗文数十卷。作品出入经史,见解独到,风格雄浑激烈,毫无儿女缠绵之情。故当别人索其诗稿时,她以“不欲人传言,又不欲人传其名”为由,不以示人。她著作很多,但都被自己焚烧。现在百不一存的《含光老人诗文集》,是陈大行先生在京时所收集到的一小部分,沧海遗珠,弥足珍贵。《江西诗征》、县志存其《感怀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