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纵横阖捭 |
释义 | 纵横捭阖 拼音 zòng héng bǎi hé 成语解释 纵横:合纵连横;捭:开;阖:合。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成语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举例说明 政客错实力以自雄,军人假名流以为重,纵横捭阖,各戴一尊。(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五回) 用法、联合式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远交近攻 造句 那个时代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在无限向往的同时又无限怅惆。 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都想对付秦国,但是他们的态度分为两派,以张仪为首的一帮人到处游说服从秦的领导,支持秦国统一六国,这一派叫横;以苏秦为首的鼓吹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叫纵,但他们各自为政,最终被秦所灭 同类 捭阖纵横 发 音bǎi hé zòng héng 释 义捭阖,开合。纵横,合纵和连横的简称。以辞令探测、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与争取的手段。 出 处元·胡祗遹《木兰花慢·赠歌妓》词:“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都想对付秦国,但是他们的态度分为两派,以张仪为首的一帮人到处游说服从秦的领导,支持秦国统一六国,这一派叫横;以苏秦为首的鼓吹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叫纵,但他们各自为政,最终被秦所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