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总理五日
释义

从5月12日到16日,温家宝总理在地震过后的第一时间里在灾区度过了最关键、最紧迫的5天。在这充满了血与泪,同时也充满了爱心与温暖的5天里,温家宝总理的足迹,踏遍了灾后的废墟,给濒临绝望的人们送去了坚强和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空前团结的国人不懈努力下,大灾之后的中国,涌现出了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绽放出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生命奇迹。

书名:总理五日

又名:zongliwuri

作者:姜文泽

原版名称:总理五日

ISBN:7802226449/9787802226449

类别:纪实片

页数:202

定价:23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

《总理五日》以抗震救灾为主题,以反映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为主旨,记述了温家宝总理深入灾区指挥全面救灾的全过程,展现了在重大地震灾害面前灾区人民在第一时间战胜天灾的勇气和决心;党中央国务院爱民、护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

从5月12日到16日,温家宝总理在地震过后的第一时间里在灾区度过了最关键、最紧迫的5天。在这充满了血与泪,同时也充满了爱心与温暖的5天里,温家宝总理的足迹,踏遍了灾后的废墟,给濒临绝望的人们送去了坚强和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空前团结的国人不懈努力下,大灾之后的中国,涌现出了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绽放出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生命奇迹。

编辑推荐

从胡锦涛总书记到温家宝总理,他们在灾区的每一步,都是与最平凡、也是最广大的人民走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仅背负着13亿人的巨大责任,还拥有13亿所能拥有的无穷、无敌的力量。

总理蹲在一名被放在地上的受伤老人面前,“老人家,我来看你了。”老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蹲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就是一国的总理。直到温家宝拉着他的手说:“很快就会救你出去,你放心,不要着急。”老人才试探地问道:“你是温家宝?”“对,我是温家宝!”总理拉着他的手,这样回答。老人激动了,喃喃地说着话。

目录

第一日 2008年5月12日

刹那的破碎

汶川,你究竟怎么样了?

今晚我就在当地。我就在灾区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漆黑的夜里,都江堰就像枯萎的叶子

今夜,无人入睡

5月12日救援日志

第二日 2008年5月13日

可以把我空投下去

蜀道难

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

到灾区去!

幸存的大门——残破的纪念碑

借我一双翅膀

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

爱,是治疗一切心理创伤的最佳良药

坚强的孩子

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5月13日救援日志

第三日 2008年5月14日

北川中学

噩梦北川

凤凰涅盘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大爱如斯

微笑在死亡边缘

终于到汶川

映秀:震中记忆

三项决议

5月14日救援日志

第四日 2008年5月15日

逆乘白龙下木鱼

一张纸条

乐刘会和“乐刘会”们

你就是我们的英雄

用信息守卫生命

爱的行动

隐在的危险——堰塞湖

5月15日救援日志

第五日 2008年5月16日

决不轻言放弃

国际救援队

总书记来了

我还要回到灾区

5月16日救援日志

结语

后记

媒体评论

总理五日 绽放出的生命奇迹

温家宝: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位任务就是抢救被困人员,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要抓紧时间,对于被困人员,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们抢救出来!

温家宝看望孤儿们:你别哭!你放心,政府会管你们的。政府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你们一定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别哭!别哭!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

温家宝:食品运输要快。孩子们都已经没吃的了。不哭,马上就给你送吃的来了,一会给你送饼干来,送奶粉来,一会儿就有。

为了防疫和禁止疾病传播,一位年轻军官快步上前递给温总理一个厚厚的白色口罩,请他戴上。不料,温总理当着在场所有群众的面,摆摆手,竟然拒绝了。

然而奇怪的,不仅所有的在场人,就连同所有获知此事的网友,都一边倒地原谅总理犯下的“错误”,许多人感动得流下了泪水。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总理这样做不是在显示自己的特权,而是真情实感情不自禁在流露。国难当前,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把自己的一切都与灾区人民的利益捆在一起了。

总理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保持与民众零距离接触,这是他一贯的亲民作风。在死难者面前,他非常痛苦,他要亲眼看看死难者的痛苦,并与他们面对面说声“对不起”,希望他们得到安息。在此情此景之下,他还给自己戴上口罩,隔上一层距离与死者说话,向死者道别,死者会是什么心情,他自己心里怎能好受?

人们怎能忘记,这次抗震救灾,从党的总书记、国家总理,到所有参加抗震救灾的军民,都为巨大灾情造成无数人伤亡感到悲痛不已,都在抗灾救灾中表现出惊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灾情一出现,温总理就火速赶到现场,连续奔走93个小时,忘记自己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攀爬废墟把手背摔破了,也拒绝医务人员为他包扎。那场面,也曾让许多人流下了泪水;那情景,早已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文件和报告里走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感人至深的具体行动。总理为了亲近人民,犯下一次这样的“低级错误”,人民怎能不去原谅他?正是在这样的“低级错误”中,人民的利益和人的生命价值才得到了空前升华!

这一拒绝,显示出温总理的淡定和坚韧。面对灾难,温总理表现出自己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令人叹服。在抗震救灾战争中,世界各国舆论在看着这个温文尔雅的总理,总理的一言一行将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

这一拒绝,显示出温总理的了乐观与豁达。自地震灾害发生后,温总理总是亲临现场,镇定自若,忙而不乱。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温总理的身影,总理一直鼓励灾区人们要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温总理的乐观豁达,也感染了和带动现场的人们。温总理知道地震带来人们的心理恐慌是巨大的,只有以积极的心态,自信的态度,才能将地震后人们的心里创伤减到最低。

从5月12日到16日,温家宝总理在地震过后的第一时间里在灾区度过了最关键、最紧迫的5天。在这充满了血与泪,同时也充满了爱心与温暖的5天里,温家宝总理的足迹,踏遍了灾后的废墟,给濒临绝望的人们送去了坚强和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空前团结的国人不懈努力下,大灾之后的中国,涌现出了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绽放出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生命。

书摘

刹那的破碎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的天有些阴沉。

14点28分。

汶川县水磨镇的一家工厂里,56岁的谭斌正在指挥着工友们搬运货物,他显得有些着急,大声说着什么;

同样在汶川,42岁的朱在建悠闲地在桃关工业园区散步,他刚刚在厂子的厨房里为职工们忙完午饭,正享受着忙碌后休息的快乐;

成都市郊的崇州,在怀远中学三楼韵教室里,已经教了28年书的英语老师吴忠红正在给初一的孩子们上课,黑板上写着新的生词“beach”:

同样是上课,都江堰聚源中学的一名学生却没有认真听讲,他(她)在翻看一个日记本,里面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

身在北川打工的26岁小伙陈坚正在努力工作着,他的妻子怀孕就快生产了,陈坚已经准备好随时奔回家看老婆;

理县桃坪羌寨里,姑娘们欢笑着,她们在接待一批新来的游客,寨子里的女强人龙小琼正忙着安排游客们住宿。就在同一个瞬间,他们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随后是石破天惊 在谭斌的眼中,脚下的大地像波浪一样涌动,他就像大海狂暴怒潮中的一叶小舟,随时会被击碎;

山上的巨石,一瞬问就砸死了朱在建的4个同事,他们刚刚吃过老朱亲手做的午饭;

教学楼开始晃动,继而崩塌,吴忠红将一个女生一把推出了教室;

恋人简单的情话还在十几岁少年的心里回响,在甜蜜还没结束时,教学楼变成了废墟;

水泥板当头砸下来,陈坚突然觉得腰部以下瞬间丧失了感觉;

大地在晃动,经历两千年风吹雨打屹立不倒的羌寨古楼,终于发出了衰老的叹息,在叹息一般的碎裂声中崩塌……

所有的人都猝不及防,时间似乎永久定格在这一瞬问,再也不流动了……

就在同一个瞬问,四川以外的人们也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江西、重庆、陕西、山西、甘肃、云南、台湾……甚至日本、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人们疯狂地奔出住宅,逃离单位,聚集在开阔的平地上;人们从烟尘和废墟中吃力地爬起来,看着残肢鲜血,和化为乌有的家园;人们在来不及悲伤、哭喊、崩溃的时候,脑海里闪过一个熟悉而又可怕的词语: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

汶川,你究竟怎么样了?

5月12日14时45分,中央电视台紧急插播新闻节目,向全国通报了大致内容如下的一则消息: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境内发生里氏7.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的汶川县。

就在这条消息通过电视播报的十多分钟之前,远至北京、上海、台湾的大半个中国都有明显震动感,甚至日本、印度、泰国等地也感受到了地震,陕西省一名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人,因地震导致安全钢索断裂,从高空坠落身亡。许多城市在感受到地震后发生了短暂的恐慌,无数居民和职员从高楼中紧急冲出去,跑到开阔地带避难,然而在骚乱过后人们发现,造成自己惊慌失措的,不过是大地震的余波,在地震中首当其冲的是四川一个几乎从没听说过的小城——汶川。

汶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它地处四川盆地西北侧边缘,是一个只有不到12万人口的小县。向东南方走50公里左右,就是著名的都江堰。汶川是个多民族混居区域,羌族人口占了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尽管汶川这个名字我们几乎没怎么听到过,但汶川所拥有的很多东西,又是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比如,汶川是大熊猫的故乡。著名的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隶属汶川管辖,卧龙是汶川下辖的六镇八乡之一。汶川又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古老到可以与中华文明同龄,据说传说中的抗灾英雄大禹就是汶川一带的部落首领,传说中的中华文明始祖神农炎帝,是这一代生活的古羌族领袖,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祖先。汶川从汉武帝时期起,就作为军事重镇单独设郡,三国时诸葛亮还陪同后主刘禅视察过设在此处的军事要塞,蜀汉大将姜维曾在此处筑城练兵,遗址尚存,就在今天汶川县城内“汶川中学”的后山上。

中国人对汶川很陌生,但对地震决不陌生。在7.6级这个数字面前,我们有一个太典型的参照——唐山大地震。32年前的一个凌晨,同样是7.6级地震,造成了河北重镇唐山24.2万人丧生,16万多人受伤,全国271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能够感受到地震,北京、天津等地受地震波及,许多房屋倒塌,天安门城楼也受地震影响部分受损。地震使整个唐山夷为平地,铁轨如蛇般扭曲,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达100亿元,15886户家庭解体,7000多个家庭断门绝烟,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数十万和平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大地震后的余震持续20余年不断,至今仍时有4级左右地震发生。一名唐山地震亲历者说,地震后的两三年内,空气中一直似乎残留着尸体腐败的气息。

地震的惨痛记忆让我们至今心有余悸,然而这份创伤尚未完全抚平时,灾难又降临到汶川。5月12日14点45分,国家地震局将汶川地震震级修订为里氏7.8级,按照震级每增加一级,破坏程度上升30倍的公式计算,增加的这0.2级就等于说,这次地震比唐山大地震的破坏力强6倍。而事实上这次地震的破坏力远大于此,最后震级修定为里氏8.0级。

电视新闻仍在继续,播音员神情严肃地告诉我们更多已经被证实的消息:进入四川的铁路干线受地震破坏中断,成都双流机场停止使用,四川周边省市多处山体滑坡导致公路中断,而包括震中汶川在内的十几个地震中心区域的乡镇,由于地震造成的交通受阻、通信破坏,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灾情不明……

汶川,你究竟怎么样了?

今晚我就在当地,我就在灾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面前铺着一大摊各式各样的图纸、地图,上面已经圈圈点点地做了许多标记。温总理黑色衬衫的袖口挽到了小臂,神情凝重地看着图上画了标记的地区,不时往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同时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交换着意见。这名66岁的老人抬头看了一眼舷窗外,云雾茫茫,他乘坐的专机正在万米高空,紧急飞往四川地震灾区。温总理在北京地质学院(就是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学的是地质构造专业。此时的他,比常人更加清楚里氏7.8级,对汶川和整个川西地区意味着什么。

地震发生的时候,温总理刚从河南考察完农业和粮食情况回北京。他在办公室里也感觉到有震感,一问震中在四川,就马上打电话给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此时,刘奇葆已经在赶往灾区的路上,总理说他马上赶往四川。很快,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随即就任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并一如他伟大的前任周恩来总理1966年奔赴河北邢台那样,在第一时间乘飞机直奔四川。后据随行采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涛回忆,他接到总理马上就要去灾区的通知是在15点50分,离地震发生还不到一个半小时。总理具体何时决定要亲往灾区我们不知道,但肯定比一个半小时要早得多。

这架承载着太多太重使命的飞机16点40分从北京起飞,目的地是四川。我们在李涛后来写的记者手记《温总理93小时灾区行》中,大概了解了飞机上紧张忙碌的一些情况:

在飞机狭窄的客舱里,温总理当即将指挥部分为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宣传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指定负责人,提出具体要求。

在不到30分钟的会议过程中,一个个指导抗震救灾的重要决策相继出台。在总理思路清晰、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迅速、立即、及时、尽快。他在会议结束说的是:立即制定方案,在飞机上就联络地面,现在就做!

随后,为了让全国人民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情况,温总理在飞机上对记者发表了讲话。

在讲话前,总理和随行记者简短交谈了几句:“你们可能得跟我待几天了,这不是一两天的事。今晚我就在当地,我就在灾区。”

接下来,温家宝总理作为抗震救灾总指挥,发表了第一个关于汶川地震最权威最详尽的讲话: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要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我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

这一番话称得起掷地有声,是具体工作基本部署完毕后的动员令,也是鼓舞人们向前的冲锋号。在总理的冲锋号向全中国人吹响以前,各地各部门各领域的一批批“先遣部队”已经出发。

在温总理飞往四川前,由国家地震局派遣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第一批约40人已经在地震发生后20分钟出发,搭乘飞机赶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成为救灾先锋队。这支救援队是在2001年,由温家宝总理本人一手建立起来的。专业出身,使得温总理对地震的破坏力比常人更加了解,也对地震灾害后紧急救援的能力更加重视。这支救援队成立后,参加过多次国外重大灾害的救援活动,屡立奇功,是中国地震救援组织中最精锐的队伍。

与此同时,国家地震局启动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1级应急处置。所谓1级应急处置,是在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该地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时采取的措施。汶川地震的级数,和汶川周边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让这次地震直接被国家地震局认定为特别重大灾害。

地震发生后一个半小时,装载了5000顶救灾帐篷的车队由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出发赶往四川,此后的时间里,民政部发往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紧急调拨令未曾中止,一批又一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四川。

军队也在行动。地震后有记者迅速与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取得了联系,得到的消息是:地震后总参谋部马上指示成都军区所属部队要协助地方政府查明震情,按照应急预案做好抢险救灾准备,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中。同时成都军区派出侦查部队,试图进入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的震中了解情况。3000名武警和2000名陆军士兵接到了总部命令,已经携带救灾物资开赴灾区。

此时的灾区大部分地区,已经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巨大的震动损害了通讯网络基站的电源,而且传输光缆也有多次断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几家最大的通讯公司,已经开始试图抢修被地震破坏的光缆和通讯工作站,让灾区与外界取得联系。

在举国上下的紧张忙碌中,温家宝乘坐的飞机在余震不断中降落到成都太平寺空军机场,此时是晚上19时10分,距离地震发生4小时42分钟。当地下着雨。没有休息,温总理决定立即赶往震中汶川。前往汶川的路上,在得知进入汶川的道路已经完全损坏不能通行后,温总理又当机立断地决定就驻扎在离汶川最近的都江堰。成都到都江堰,如果天气和路况都良好,车程约一个小时。此时雨天泥泞,一路上余震不断,汽车沿着傍山而建的公路焦急前行,岷江在一旁翻滚奔涌而过,湍急的水流让人晕眩,似乎一个不小心,就会从路上栽到水里,被江水吞没。但是总理此时,大概根本无心想到这些。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晚上8点左右,刚刚抵达都江堰的温家宝总理在临时搭设的帐篷里了解着地震的情况,听取当地干部的灾情汇报。地震已经让都江堰全市断水断电,仅有的一台柴油发电机供应着指挥部的照明,指挥部成了地震后唯一有灯光的帐篷。温总理很快就下达了五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军队立即从南北两个方向向震中地区前进,要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早一秒到达受灾地区,就可能早抢救更多的生命;二是要争分夺秒抢修公路,哪怕修一条临时道路,也要把道路打通;三是要进一步摸清受灾情况;四是各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包括药品和食品在内的救灾物资运进灾区;五是请地震部门抓紧会商,对地震趋势做出科学研判。

在大家都紧张忙碌的时候,工作人员趁机把一包饼干和一瓶水递给总理,从上飞机到现在,总理还没有吃一点东西。但他无声地把东西推开了。

都江堰距离震中汶川仅有50公里,地震过后,这个拥有56万人口、近三千年历史的古城哀鸿遍野。受良好植被保护、常年保持优良质量的空气,一刹那问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在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附近,刚刚竣工不久的跨江大桥拦腰中断;都江堰中医院和聚源中学两处大楼完全垮塌,几百人被埋在里面,求救的呼声从废墟里时有传出。都江堰是全国人均寿命最长的城市之一,但人的生命,怎么也抵不上巨大的灾害带给人们的飞来横祸。无数老人,为年轻而先去的人们哀哭,白发人送黑发人呐!

都江堰中医院住院大楼有5层,编制内床位200张,1996年修建完成。地震来临,这栋大楼如同接受定向爆破似的轰然倒塌,变成一座小山。《羊城晚报》一名记者写道:“高高的废墟山,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无辜受难者。……中医院被压成了巨大的坟墓。”少数医生和护士得以逃脱,但行动不便的病人却几乎全部被埋葬,生死不明。惊魂未定的护士们坐在救护车上,一言不发。一名肛肠科护士回忆,地震的瞬问,她眼睁睁看着四个人被掩埋,其中三名病人,一名护士。另一名侥幸逃生的病人家属说,据他所知,至少有十名产科医护人员被埋。人们的各项数据汇总起来,经过清点,发现被埋者有200多人,其中很多人还活着,还能喊着求救,还能发短信说:“救命!”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