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丛书名: 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平装: 261页

开本: 16开

ISBN: 7536677057

条形码: 9787536677050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 x 16.1 x 1.4 cm ; 322 g

ASIN: B00114EMP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之一!在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一个最具挑战性与想象力的事情,就是研究者的学术可以伴随着研究对象一起成长。本书是在丛书的前几本的学术基础上编著而成的,加上相关的创作经验,一部面向“心灵”的书稿脱胎而出!从本书中,你可以沿着踪迹看到艺术的文化穿越。

在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一个最具挑战性与想象力的事情,就是研究者的学术可以伴随着研究对象一起成长。 有了前面的学术基础,加上相关的创作经验,一部面向“心灵”的书稿脱胎而出,这就是《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 说它是面向“心灵”,其含义如其印: 第一,它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任务所致。其学术的出发点是来自于“内在”的强烈需求。第二,它与我个人的一个艺术方案密切相关。它与“张强踪迹学报告AB模型”,“张强踪迹学报告AC模型”有着观念互补性、概念的提升性有关。第三,它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由“个人经验”向“学术原则”的一个还原的过程。最初我个人的艺术经验占据了相当的篇幅。随着写作的持续进展。以及在后来的反复修改中,我个人的艺术创作作为案例,不断地淡化着,直至完全消失。这个过程使我不断地相信,只有来自于更为广阔的学术原则,本书的学术力度才有可能得到强化。第四,这部书的写作,一直秉承了如此的理想:从中国当代学术情境所生发的概念,是可以具有穿越人类文化所有屏障的力量。

作者简介

1962年出生于山东肥城。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现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与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上任;东南大学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主编出版“中国画学丛书”(河南美术出版社)、“中国木土艺术现代化丛书”(重庆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13种,其中《中国画论系统论》(江苏美术出版社)被列入“文化部九五规划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牛通川教材”;《视觉文化:从艺术经验到学科体系》(中国文史出版社)被列入“全国高校百部优秀社科专著文库”。作为伦敦大英博物馆250年首位当代艺术表演者(2002),先后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瓦利克美术馆(1998)、美国堪萨斯大学斯宾塞博物馆(2000)、澳洲亚澳艺术中心(2004)、法国图卢兹(2004)、韩国汉城市立美术馆(2005)、香港艺术公社国际美术馆(2002)等地表演、展出。作品被人英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目录

总 序

第一章 踪迹学的起源与发生

第一节 踪迹的起源与起源的理由

第二节 踪迹的文化起源

第三节 踪迹的“后发生”与“前发生”

第二章 踪迹概念的分辨

第一节 踪迹:作为哲学、艺术哲学、作为形式、作为词语的概念

第二节 踪迹的类型

第三节 踪迹内涵的扩容与限定

第四节 概念:踪迹、踪迹学、踪迹性、踪迹艺术、踪迹主义

第三章 最初的迹象

第一节 创始的漫想

第二节 中国哲学情境中的踪迹意识

第三节 蹄印爪迹与人文转化

第四章 文字迹象及其书写实践

第一节 迹象的约解A——象形

第二节 迹象的约解B——偶合与理式

第三节 书写A——喻象、取象到迹

第四节 书写B——方法与方式

第五章 艺术史的踪迹及其维度(上)

第一节 绘画的概念及其板块区分

一、绘画/l

二、绘画/2

三、绘画/3

四、绘画/4

五、绘画/5

六、绘画/6

第二节 中国绘画的踪迹性

第六章 艺术史的踪迹及其维度(下)

第一节 西方踪迹艺术

第二节 西方具象绘画中的踪迹性

第七章 心理考古

第一节 踪迹的心理维度(上)

一、踪迹/行动/抛撒

二、行为心理/拓印踪迹

三、书写/行为心理与踪迹

第二节 踪迹的心理维度(中):立体与空间

第三节 踪迹的心理维度(下):影像与立体

第四节 观念装置:踪迹文化心理错位的配置与命名

第八章 它者与她者

第一节 它者

一、历史学的误会

二、主体与它者关系的确立

三、它者的关系谱系

四、当代艺术中的“它者”问题

第二节 她 者

一、概念区分:“女性意识”与“女人”问的差异

二、女性意识发展的基本过程

三、女性主义在艺术与文化中的体现

四、表象与象征

第九章 她者与它者

第一节 踪迹学与女性艺术的逻辑

第二节 它者与她者相互兼容与吞噬的寓言:枕草子

一、《枕草子》图像文字志

二、枕草子分析

第十章 游戏:在被冻结的空间中嬉戏与狂欢

第一节 游戏:意义的剥落

一、非具象对具象的意义剥落

二、涂鸦对书写的意义剥落

三、涂鸦对造型的解构

四、涂鸦艺术家

五、儿童绘画

六、精神残障者绘画

七、动物绘画

第二节 嬉戏:规则设立

一、踪迹在行为中的可能性

二、嬉戏就是对过程的剥揭性显示

三、戏剧、舞蹈及其他造型艺术过程性质的比较

四、行为艺术的踪迹美学特质

第三节 狂欢:目的确证

一、踪迹美学与性的精神隐喻

二、踪迹学:性的悬置与漂浮

三、踪迹美学:合欢

第十一章 文本实验:踪迹在当代艺术中的考掘与命名

第一节 至柔至刚撞击的心灵踪迹·张大我

第二节 时间之维与空间之维的踪迹切换·张永见

第三节 卑鄙与崇高交互的踪迹纬度·李汉

附录1 精神自传:从起源到狂欢的踪迹世界

一、作为视觉图式的踪迹起源

二、“张强踪迹学报告”中的男性与女性关系分辨

三、对话的悖论(上):对《张强踪迹学报告A/B模型》女性主义含义质疑

四、对话的悖论(下)——女性拒绝与合作具有同样的意义

五、“张强踪迹学报告”关于“独享”、“共享”与性别文化临界点

六、涂鸦艺术概念与《张强踪迹学报告/踪迹吸纳模型》

附录2 《张强踪迹学报告》部分实施经验

一、蝉翼缥举:张强踪迹学报告A/C3模型之大英博物馆经验

二、天体绽曝:张强踪迹学报告A/C6模型之香港经验

三、仙羽飘飘——张强踪迹学报告A/C7模型之羊城经验

四、SARS书写——张强踪迹学报告A/C9模型:重庆经验

五、扩散笔墨:张强踪迹学报告A/C30模型之汉城经验

仙女山互动书写七仙女:

张强踪迹学报告A/C31模型之众声喧哗

总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