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棕毛轴脉蕨
释义

基本信息

棕毛轴脉蕨

Ctenitopsis setulosa

种中文名:棕毛轴脉蕨

种拉丁名:Ctenitopsis setulosa (Bak.) C. Chr. ex Tard.-Blot et C. Chr.

科中文名:叉蕨科

科拉丁名:Aspidiaceae

属中文名:轴脉蕨属

属拉丁名:Ctenitopsis

国内分布:产广东(信宜、英德,滑水山)、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平南,瑶山、明江、武鸣,大明山)、云南(麻栗坡)。

国外分布:越南及印度北部也产之。

中国植物志:6(1):054

植物特征

植株高达2米。根状茎粗壮,直立,粗约2厘米,顶部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1.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膜质,深棕色,边缘淡棕色。叶簇生;叶柄长60-80厘米,基部粗约1厘米,褐棕色,上面有浅沟,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而开展及稍卷曲的鳞片,向上部及叶轴基部的鳞片渐稀疏并缩小;叶片三角状卵形,长1-1,5米,基部宽70-8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心脏形,三回羽状至四回羽裂,向上部三回羽裂;羽片约15对,下部几对对生,间隔约2厘米,斜向上,基部最大一对羽片的柄长4-5厘米 (向上部的有短柄) ,斜三角形,长40-45厘米,基部宽30-3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截形而近对称,其下侧一小羽片稍伸长;第二对羽片三角状卵形,长35-40厘米,基部宽25-3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截形;基部下侧最大的一回小羽片阔披针形,长16一20厘米,基部宽7-9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并有 1对分离的二回小羽片,向上部深羽裂达有阔翅的一回小羽轴;二回小羽片约15对,互生,间隔6-8毫米,斜向上,基部与一回小羽轴合生,基部较大一对披针形,长4-5厘米,基部宽1-1.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下侧明显下延并于缺刻上侧有一斜三角形的粗齿,中部以下的边缘深羽裂达1/2,向上部的边缘有浅钝齿至近全缘;裂片约10对,间隔1-1.5毫米,斜向上,镰状椭圆形,长与宽为3-4毫米,钝头,全缘。叶脉分离,羽状,小脉5-7对,单一或二叉,两面均稍隆起并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叶纸质,干后褐色,上面疏被贴生的有关节的淡棕色毛,下面几光滑,叶缘疏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睫毛;叶轴、羽轴、各回小羽轴及主脉淡褐色,两面均被有关节的淡棕色短毛。孢子囊群圆形,每裂片有3-5对,生于小脉顶端,稍接近叶缘;囊群盖圆肾形,全缘,光滑,膜质,棕色,宿存。

地理分布

产广东(信宜、英德,滑水山)、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平南,瑶山、明江、武鸣,大明山)、云南(麻栗坡)。生山谷林下潮湿的岩石旁,海拔300-600米。越南及印度北部也产之。

相关物种

薄叶轴脉蕨

齿裂轴脉蕨

顶果轴脉蕨

光滑轴脉蕨

光叶轴脉蕨

海南轴脉蕨

河口轴脉蕨

黑鳞轴脉蕨

厚叶轴脉蕨

毛盖轴脉蕨

毛叶轴脉蕨

台湾轴脉蕨

台湾轴脉蕨(原变种)

无盖轴脉蕨

西藏轴脉蕨

粤北轴脉蕨

中华轴脉蕨

轴盖蕨

轴脉蕨(原变种)

轴脉蕨属

棕柄轴脉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