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棕腹啄木鸟西藏亚种
释义

棕腹啄木鸟西藏亚种(学名:Dendrocopos hyperythrus marshalli)体长约20厘米。头顶部具红色斑带。脚强健,有趾4个,其中2个向前,2个向后,各趾的趾端均具有锐利的爪,巧于攀登树木。尾羽的羽干刚硬如棘,能以其尖端撑在树干上,助脚支持体重并攀木。嘴强直如凿。舌细长,能伸缩自如,先端并列生短钩。攀木觅食时以嘴叩树。头骨十分坚固,大脑周围有一层绵状骨骼,内含液体,对外力能起缓冲和消震作用;能把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錾树洞营巢,吃食昆虫。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中国西藏西部(留鸟)。

中文学名:棕腹啄木鸟西藏亚种

拉丁学名:Dendrocopos hyperythrus marshall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鴷形目

科:啄木鸟科

属:啄木鸟属

种:棕腹啄木鸟

命名者及时间:Hartert, 1912

英文名称:Rufous-bellied Woodpecker

外形特征

棕腹啄木鸟西藏亚种,鸟体长20厘米,体重28克。翅长127mm。头顶及项深红色;背部为黑、白横斑相间;腰至中央尾羽黑色;外侧一对尾羽白而具黑横斑。贯眼纹及颏白色,下体红棕。翼上小覆羽黑色,翅余部大都黑色而缀白色点斑,内侧三级飞羽具白横斑。雌鸟头顶部为黑、白相杂。

是色彩浓艳的啄木鸟。背、两翼及尾黑,上具成排的白点;头侧及下体浓赤褐色为本种识别特征;臀红色。雄鸟顶冠及枕红色。雌鸟顶冠黑而具白点。西藏亚种枕部红色延至耳羽后;指名亚种较其他两亚种下体多黄棕色。

虹膜暗褐色,雌鸟酒红色;上嘴黑,下嘴淡角黄色,且稍沾绿色;跗蹠和趾暗铅色,爪暗褐色。

栖息环境

无内容

生活习性

棕腹啄木鸟西藏亚种多在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冷杉苔藓林中。单个和成对活动。以昆虫为主食。西藏亚种繁殖于西藏西部;叫声:拉长的断音节kii-i-i-i-i-i-i连叫,越来越弱至结束;与大斑啄木鸟略同,但大都遇见于山林间。性隐怯;迁徙时常单独飞行。叫声亦与大斑啄木鸟相似,但不很鸣叫。雄雌两性均錾木有声。

嗜吃昆虫,尤其是蚂蚁,也吃蝽象、象甲、鳞翅目幼虫,步行虫。

分布范围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西藏西部(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4—6月。巢营于腐朽或半腐朽的树干洞里,距地约3—5 m。凿洞有时耗费它长达一个月时间。它的洞孔稍呈椭圆形,而不似其他啄木鸟的洞孔之圆形。卵每产常为3个,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无内容

种群现状

无内容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低危(LC)。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