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我的觉醒
释义

《自我的觉醒》是根据作者演讲录音整理而成的心理励志书,是针对现代人的心灵状态所作的省思与疏解。以让我们在21世纪面对挑战时,认清情况,激励自我,并且从中国传统的《易经》思想中寻觅新资源,改变生活的宽度与深度,创造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全书共分六个主题:从认识自己到全人教育、从求知规划到自我定位、从人生苦乐到解脱生死、从面对逆境到自我成长、从开发潜能到止于至善、从心灵跃升到密契合一。我们可以从中撷取生活的智慧与生命的启示,为心灵的重建,同时为我们的灵魂充电、意志加油。

版权信息

作者:傅佩荣 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6-12-1

ISBN:7801735978

字数:180000

开本:32

纸张:胶版纸

定价:25 元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向欧洲人讲授《论语》两年。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作品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其“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17年来座无虚席,受教者上万人,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佳通识课。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自1990年以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从台湾政界到台湾军界,从学校到企业集团,从文化团体到基金会,都常见其身影和足迹。最近几年来,傅教授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他的著作目前有80多部,目前大陆已出和即出的有《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智者的生活哲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智慧与人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走向成功人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孔子的生活智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心灵导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自我的觉醒》(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论语解读》、《庄子解读》、《易经解读》、《老子解读》、《孟子解读》、《自我修炼六法》等,以及有声书系列:《老子讲座》、《论语讲座》、《庄子讲座》、《孟子讲座》、《易经讲座》、《重建心灵》等。

编辑推荐

不可借口恶习难改,就此放弃提升自我的努力。

——犹太人格言

要想改变对痛苦的态度,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所有发生在身上的事情都看作是一次提升精神境界的历练机会。

——斯科特·派克(美国心理学家)

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无可限量的潜能,而我们能变成什么,那是我们回赠给上天的礼物。

——《圣经·旧约》

目录

序 发现《易经》乾卦对人生历炼的启示

第一章 从认识自己到全人教育

到底我是谁

一、认识你自己

二、 活在这个时代

三、不同年龄,不同潜能

四、善用你的空间环境

五、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全人教育

一、人格教育──求其心安

二、人文教育──当下自化

三、人才教育──成为可用

第二章 从求知规划到自我定位

人生是求知的过程

一、事实之外有真相

二、一生的读书计划

三、一年的读书计划

四、最爱的书

五、理解的四个阶段

如何了解自己

一、身心定位

二、社会定位

三、自我定位

四、表达与沟通

第三章 从人生苦乐到解脱生死

快乐与痛苦

一、什么是快乐

二、化解痛苦的方法

三、以苦为果

四、以苦为因

死亡与解脱

一、什么是死亡

二、在苦乐之中安顿

三、从生死到解脱

四、幸福的人生

第四章 从面对逆境到自我成长

理解人生

一、人生超越理性

二、试炼的过程

三、困境的形成

四、化解怨怼

面对逆境的方法

一、让自己喘一口气

二、凡事有因必有果

三、由局外人看问题

四、放下一切

五、凡奋斗的,必经历成长

第五章 从开发潜能到止于至善

真善美的人生

一、价值的形成

二、知情意三种潜能

三、人生的真理

儒家的价值观

一、自我中心阶段:生存与发展

二、人我互动阶段:礼法与情义

三、超越自我阶段:无私与至善

四、把握向善的主轴

五、求知与审美

第六章 从心灵跃升到密契合一

傲慢阻绝自我开发

一、五种傲慢

二、提升到更高层次──身、心、灵的互动

三、安顿要从自我着手

价值的阶梯

一、透过创作来体现

二、从体验去呈现价值

三、从态度去呈现价值

高峰经验

一、高峰经验的三个层面

二、高峰经验的特色

密契经验──我与超越界的关系

一、什么是密契经验?

二、忘了我自己

三、真我的境界

四、宇宙舞者

书摘

什么是快乐

人活在世间是希望追求快乐,但什么是快乐?简单下个定义的话,快乐就是能够达成自己所选的价值,然后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个定义虽然清楚,但还可以再作说明。

能够达成自己选择的价值,所以人一定有生命力。生命力表现为欲望,就是我要活下去,但是活着的时候有些什么内容,如何活着?为此我们必须选择一些价值来设法达成,如果达成的话,我的意识、我的心理会展示某种状态,那就称为快乐。

身心的快乐

从最简单的例子说起。比如我现在饿了,就选择吃饭,如果顺利吃到饭的话,就表示达成了我所选择的价值,吃完饭之后就觉得心满意足。所以从饥饿到吃饭,从口渴到喝水,这是生理上很容易得到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来得快也去得快,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不断重复。

另一方面,在心理上我需要别人的关怀,第一次得到会觉得很开心,以后呢?会觉得需要愈来愈多的关怀。我们所选择的价值,在人生的路上可以说是千变万化,非常丰富的。比如,有的人选择赚钱,有的人选择求知,有的人选择服务大众,每一项选择都是一种价值,而人生就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

然而,价值本身有的很合宜,有的则不太正确,那么不正确与合宜之间如何判断?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苦乐相对论

首先,第一步要说明:人活在世间,苦与乐是相对的。一个人只要有感觉,就有苦与乐两种效应。如果有人希望自己一生全是快乐,不要任何痛苦,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一种快乐都必须以它可以避开某种痛苦为条件。如果得不到某种快乐,那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比如我现在口渴想喝水,不能够满足这个欲望的话就会痛苦。

所以苦与乐是相对的,人生难免于苦乐。但人平常好像已经习惯于追求快乐,因为那本来就是生命的要求,所以对于痛苦就会觉得是一种压力了。自古以来在宗教界、哲学界,许多有智慧的人都在设法说明化解痛苦的方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