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平衡法/自反力法测桩技术
释义

自平衡法,是一种基于在桩基内部寻求加载反力的静载荷试验方法。相应地,这种试验方法的实施技术,称为“自反力法测桩技术”或者“自平衡法测桩技术”。

技术背景

目前,桩基静载荷试验主要有以下几类加载方法:堆载法,锚桩法和自反力法。

其中:

堆载法,是在地面上堆载足够的配重来提供加载反力,以实现对桩基的加载。属传统试验方法。

锚桩法,是以试验桩附近的辅助桩作为反力支撑,对桩基进行载荷试验属传统试验方法。

自反力法,是在桩基内部,以自身的承载能力作为加载反力,实现自我加载的方法,是近几年新发展的一种试验技术。

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综合法”,即将上述的试验方法结合使用。

实施原理

- 通过对桩基分段加载,利用桩基各段互为反力作用,充分地调动桩基及各土层的性能,并将其表现参数准确记录。

-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得到试验桩基及各土层的真实特性。

- 根据桩基及各土层的特性,进而推导出桩基的极限承载力等一系列安全性结论。

技术特征

虽然目前将这种新的试验方法多称作“自平衡法”,以为这种试验方法就应该在桩基承载力的“平衡点”加载,但“自平衡”并不是这种试验方法和技术的绝对特征。因为在具体实施中,根据项目需要,经常将加载位置定于“不平衡点”,采用的是“不平衡法”。

而不论怎样设计加载方案,这种试验总是在桩基自身内部寻求加载反力,而不像传统方法(比如堆载、锚桩)那样借助于外部反力进行加载,因而,“自反力”才是这种加载技术的核心特征。

因此,准确地说,这种方法应该叫做桩基静载试验的“自反力法”。

技术优劣势分析

技术优势—简单的试验环境

自反力法不再需要外部的加载反力,因而可以在面临某些试验环境很困难的桩基(难桩)时,完成传统加载方法不能完成或者很难完成的试验。

这里,难桩指的是超大吨位桩基,边坡、水上、深开挖等环境下的桩基,以及其他一些不具备堆载和锚桩条件的桩基。

自反力法的这一优势,使得原来不可能完成的桩基试验变成可能,对建筑设计、施工的质量保证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体现出其巨大的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劣势—复杂的技术细节

与传统方法相比,自反力法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技术成熟度和普及度较低,因此,在试验实施细节和关键技术上,还存在着诸多难题。比如:试桩方法的确定选择、荷载箱的选择和安装、桩体的安全保护和修复措施、位移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保证等等,这些技术细节都有待于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发展现状

关键理论—存在争议

关于自反力法测桩的相关技术,在最早的江苏省规范《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1999》中,以及最新的比较权威的交通运输部规范《基桩静载试验 自平衡法JT/T 738-2009》中,都提出了以修正系数γ修正向上摩阻力的“等效转换法”,但由于其修正系数只与相关的土层类型相关,而并未考虑土层深度、厚度以及土层上、下层相对位置等重要因素,因此,上述“等效转换法”理论,仍被许多业内专家强烈质疑,这是目前为止,自反力法测桩技术在理论上存在较大争议的焦点。

关键设备—技术领先

自反力法测桩技术传入国内之前,以及初始应用几年,关键的加载设备-荷载箱的研发处于滞后状态,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荷载箱以普通千斤顶加装上、下底板拼装而成。

近几年,国内研制成功和迅速推广普及的专业荷载箱,在提高桩基安全性、试验成功率、试验安全性、试验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了检测项目成本,对自反力(自平衡)测桩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专业荷载箱,是以囊式压力单元为基本部件的新型荷载箱,是我国科研人员(北京智机科技)原创设计开发的技术成果,其性能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实施技术—不断完善

自反力测桩法,只是一类试验加载方法的总称,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标准的试验过程。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技术人员在规范的框架下合理解决。

目前国内已经完成了近千个不同类型桩基静载项目的实践,项目类型涉及抗拔桩、抗压桩、摩阻桩、端承桩、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等,试验吨位最大到万吨,积累了足够丰富的试验经验。试验方法和相关技巧方面,包括加载位置设计、位移测量结构、后补浆技术、断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实施细节也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可以说,目前已经可以用自反力测桩法完成几乎任何类型桩基的静载试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