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子午门 |
释义 | 山东是齐鲁武术文化的发源地,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齐鲁大地,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有邹鲁故国,孔孟之乡;北有齐国故都,春秋首霸。座茖于鲁西南的水泊梁山,是以宋江为首的108名梁山好汉的精湛武功、传奇故事,被记载于《水浒传》一书而驰誉中外的。《水浒传》虽是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小说,但它来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因为确有一段以水泊梁山为营寨的农民起义忠实。子午门功夫(又称“梁山派”)就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梁山一带也因此习武之风盛行,成为中国著名的武术发源地之一。 武术简介子午门功夫是梁山武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内容之一。由梁山县北部六工山(现已划为东平县)建福寺老方丈元通大师和梁山好汉们共创。至今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 所谓子午门功夫,一是好汉们在每天的子、午两个时辰练功,二是此功法练先天之身躯,补后天之精华,练后天之精华,补先天之不足,二者相辅相成。先天为阴,后天为阳;阴为子,阳为午,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后,练功时身上就会出现一股热流和股冷流,热流称之为火候,冷流称之为“精华之泉”;冷为阴,阴为子,火属阳,阳为午,功夫练到此种程度,也就达到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武术界形容此功法厉害,也把子说为生,午说为死,寓言出拳抬腿即可决定对方生死故名“子午门功夫”。 因它根植于中华齐鲁大地,在齐鲁文化的土壤中成长,所以,它与齐鲁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作为萌发于齐鲁大地的一个古老拳种,子午门功夫是齐鲁文化的产儿和组成部分,深受齐鲁文化独特风貌的浸润和濡染,因而从内容到形式,从价值取向到影响力的深远等,同其它区域武术文化都颇相异趣。这种民间的尚武之风,深深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 子午门功夫的历史北宋末年(宋徽宗年间),以宋江为首的108名英雄好汉,啸聚水泊梁山。他们仗义疏财,杀富济贫,战前练功,战后休整,经常列梁山县北部六工山建福寺与方丈远通大师切磋武功,后经反复研习,共创“子午门功夫”。《梁山县文史资料》第4辑和第12辑中记述:“六工山建福寺有个老和尚,法号圆通,收小和尚近百人,有非凡的武艺,刀、枪、剑、棍无一不精,气功法术高超,个个刀枪不入,称霸一方。传说花和尚鲁智深投奔梁山时,途经此处,曾与建福寺的僧人比武,胜了建福寺的师徒,被尊为师。六工山从此成了梁山寨北部的哨卡。” 关于子午门名称的由来,据传一是因好汉们在每天的子、午两个时辰练习此功;二是此功练习先天之躯补后天之精华,练后天之精华补先天之不足,二者相辅相成,先天为阴,后天为阳,阴为子,阳为午,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后,练功时身上就会出现一股热流和一股冷流,热流被称为火候,冷流被称为“精华之泉”。武林形容此功厉害,又把子定为生,午定为死,喻意出拳抬腿可决定对方生或死,故名“子午门功夫”。 子午门功夫的个性特征子午门功夫是梁山众好汉及历代传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了民族文化的一些特点,又由于它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因而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子午门功夫大多以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拳如其人,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像武松、鲁智深、燕青、卢俊义、时迁、李逵、孙二娘等人是梁山功夫中颇有建树的英雄。他们以武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注入了不同人物个性特征的子午门功夫,因此而呈现出缤纷多彩的齐鲁文化特色。拳名与人名结合起来,练起功夫,使人能迅速与英雄好汉的形象结合,并有亲临其境之感;拳法与好汉们的英雄行为结合起来,又能给人以浓郁的文化气息。不同个性人物形成风格迥异的拳法,而又共同融于子午门功夫当中,形成了子午门功夫鲜明的个性特征,堪称是中国民间武术的一朵奇葩。如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有武松拳、武松脱铐拳、武松醉拳、智深拳、智深棍、杨志刀、燕青拳、燕青棍、林冲枪、李逵斧、时迁轻身术、孙二娘双刀等等。 子午门功夫的地域文化特征子午门功夫萌发于山东梁山,根植于齐鲁大地,有800多年历史之久。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特点和武术文化特色,无论是技法特点还是门规戒约,都能体现出其浓郁的齐鲁文化特征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水泊梁山,地处鲁中丘陵和鲁西平原接壤地带,位于黄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子午门功夫即是在当时兵荒马乱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创编的,实用价值极高,且其功法技击特点浸透了兵家思想。子午门功夫的实用性可以说直接得益于齐人的技击术。齐人的技击术自古有口皆碑。《荀子》中就有“齐人隆技击”之说。自齐国首创技击术后两千多年来,“技击”一直是中华武术的代名词,并成为子午门防身自卫的有效实践途径与方法。 以齐国为中心产生的齐文化,在列强混战,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混合了兵家思想。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施行“寓兵于农,兵民合一”的政策,从而使齐国空前强大。齐人孙武著的《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子午门功夫萌发于山东梁山,属于民间武术的北方拳种,根据北方人身高力大、腿长臂长等生理特点,在创编时就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腿的长处和优势,勾挂点踹,飞撩劈踢,勇猛无比。 子午门功夫在其发展过程中,汲取百家之长,又有自身特色,自成一体,且极具开拓精神。它在演练中与内功浑然一体,摔打推拿,快稳准狠。其技术方法一般可分为踢、打、破、摔、拿、击、刺六大类。“踢”、“打”指的是以腿法见长的上下肢进攻方法。“破”指的是防守化解之法。“摔”指的是使对方身体失去重心,致使对方倒地的方法。“拿”指的是擒拿之法,包括锁、点等法,以反屈对方关节和点穴为主要手段,一般锁拿之后加点法。“击”、“刺”主要是指以器械击败对方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比较适合当时的作战方式,特别重视实用性。 齐国先进的军事思想可以说独领当时诸围之风骚。一些卓越的战术原则,早已是齐国人耳熟能详的事实,像“兵以诈立”、“先发制人”、“避实击虚”等。“兵以诈立”或曰“兵者,诡者也”,是行军打仗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它的含义是:通过制造假相,隐蔽企图,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取胜的目的。这条原则,从两军对垒交战到肉人技击实战,均引之有效。兵法“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亦是此道理。子午门功夫的散打特别注重假动作的运用,往往要求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子午门功夫实战时,特别重视“敌欲动,我先动”,这里不仅强调的是进攻的主动性,同时也是齐国武术文化“先发制人”原则的重要体现形式与特点之一。另外,在子午门功夫的实战演习训练中,特别强调“观”与“探”,要求不要急于出手,要善于观察,探到对方的虚实后方可出击。 子午门功夫还特别强调“气”的运用,将内功始终贯穿于整套技击动作之中。它既重实战,又讲养生之道;它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练习时要求心神合一,手脚并用,讲究“心、神、意、气、力”贯通,提倡“善养吾浩然之气”;它还主张顺应人体阴阳平衡,经络贯通。 子午门功夫一向单传、秘传,其门规戒律相当严格,尤其把武德提到了至上的地位,充分反映了它受鲁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影响之深。鲁文化一向被称为“道德文化”,以萌发于鲁国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代表。子午门特别强调“本门弟子要绝对忠于师门,凡有叛逆行为者,人人得而诛之”。而所谓“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告诫除表明师徒情深之意外,还体现出“徒弟对待师父也应绝对的‘孝’”。另外,子午门功夫有“八打”与“八不打”之说,它强调对攻击部位进行限制,比武较技时,提倡“点到为止”。当然,这种“恕”也是相对而言的。辩证地讲,对穷凶极恶、屡教不改的残暴之徒的“恕”,则是纵容了他的“恶”,让其去“不善”、“不仁”,因此类似情况则应严惩不怠。子午门功夫强调“凡吾门习武之徒,须谦虚好学,尊师重道……”,在其戒约中则强调“凡吾门内之徒,应戒骄,戒诈,戒浮夸逞能……”。在技艺交流、向师长请教时,应先行抱拳礼或持械礼,以示谦虚恭敬。另外,子午门门规规定:本掌门人在正式接任之前,都必须云游四海,向武林各大流派名家虚心请教,探讨经验,印证武功。可见,这些门规戒约深受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荀子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等儒家言论的影响。守信重诺同样是子午门中所强调的,如“信义为立身之本”、“不信者不与教”、“对待侪辈,须诚信勿欺”等等。 研究子午门功夫的意义与作用萌发于中华齐鲁大地的子午门功夫,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兵家、儒家等齐鲁文化思想的影响,其技击风格和门规戒律都充分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它的萌发、流传与发展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它是中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子午门功夫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该功夫一向为单传、秘传,历史上留下的文字资料记载几近空白。挖掘整理子午门功夫这一宝贵的历史财富,不仅填补了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项空白,而且对于丰富齐鲁武术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子午门内养功子午门内养功气转丹田站势、坐势、卧势均可,顺转丹田气,意念将丹田之气按顺时针方向、圆周行气,圈数由小越转越大,共36圈。逆转丹田气,意念丹田之气按逆时针方向圆周行气,圈数越来越大,共36圈。 子午门内养功横转丹田气:以意领气,将丹田之气由前向右旋转一周,一吸一呼运转一周,这样以意领气将丹田之气顺时针方向动转36周,再逆时针方向以意领气,由前向左逆转一周共36周。 子午门内养功意转丹田气吸气以意领气将丹田之气,由下向前、向上向后,由下为一圆周,即一呼一吸运转一周,就这样运转丹田之气36周。再以意领气逆方向将丹田气由下再向后,向上向前、向下运转36圆周次。根据练功者达到一定程序,即能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1)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手垂大腿侧,调匀呼吸。(2)用鼻将废气呼出,收腹提肛、吸气两手从两侧抬起与肩平,小臂前弯至胸前,十指相对,掌心向下。(3)鼓腹放肛用鼻呼气,同时两掌变空心拳,内约放下一枣子,拇指压住食指和中指尖,弯腰俯身至两脚中线。(4)挺直腰两空拳,拳心相对,同时用嘴吸气。(5)两空拳拳心向下,下压至丹田。两手向外两臂向上抬与肩平,拳心向下,同时吸气。(6)用鼻呼气同时两手弹指连续做10次以上。 子午门内养功火球入地(1)两脚站立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上调匀呼吸。(2)以鼻呼气两手从两侧抬起与肩平,掌心向上。(3)自然呼吸同时意念两个火球在手心旋转。(4)自然呼吸七八次,腰部前俯,两手臂伸直,掌心向下。与肩平衡。(5)吸气收掌至胸前十指相对掌心向下。意念两火球由手心直冲肩关节进入膻中直下丹田,由两腿内侧,至涌泉入地。(6)呼气两手下按成起式,反复做10次以上。 注意事项练习子午门内养功注意鼓腹切忌用蛮力,要微微凸起或顺其自然 子午门易筋(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较肩为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叉腰,腰直胸挺,后背如弓,头端平,目前视。 (2)两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两上肢似一圆盘处于上胸。 (3)由上势,旋腕转掌,两掌心朝前。运动上肢,使两掌向左右(划弧线)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腹胸之前徐徐运劲上托,高不过眉,掌距不大于两肩之距。 (4)旋腕翻掌,掌心朝地,两掌(虎口朝内)运劲下按(沿胸腹之前)成虚掌置于膝盖上部。两肩松开,肘微屈曲,两臂略向内旋;前胸微挺,后背如弓,头如顶物,双目前视。 8.青龙探爪势“肩背用力,平掌探出,至地围收,两目注平。”“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身立正直,头端平,目前视。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目视手掌,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掌仍作仰拳护腰势。两足踏实勿移。 (3)由上势,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 (4)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不离地,昂首,目前视。 (5)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两仰掌护腰势,如本势(1)。左右手交替前探,要领相同。 9.卧虎扑食势“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前跪后直,十指拄地,腰平头昂,胸向前探,鼻息调匀,左右同之。” “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1)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势(左腿伸直,足底不离地,足尖内扣)。两掌相叠,扶于右膝上。直腰挺胸,两目微向左视。 (2)身体向左转侧,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势,扶于膝上之两掌分向身体两侧,屈肘上举于耳后之两旁,然后运劲使两掌徐徐前推,至肘直。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3)由上势,俯腰,两掌下按,掌或指着地,按于左足前方之两侧(指端向前,两掌之距约当肩宽),掌实,肘直,两足底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4)右足跟提起,足尖着地,同时在前之左腿离地后伸,使左足背放于右足跟上,以两掌及右足尖支撑身体。再屈膝(膝不可接触地面),身体缓缓向后收,重心后移,蓄劲待发。足尖发劲,屈曲之膝缓缓伸直。两掌使劲,使身体徐徐向前,身应尽量前探,重心前移;最后直肘,昂起头胸,两掌撑实。如此三者连贯进行,后收前探,波浪形地往返进行,犹如卧虎扑食。左右交换,要领同左侧。 10.打躬势“两肘用力夹抱后脑,头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腭,躬身低头至腿;两耳掩紧,鼻息调匀。”“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比肩宽,足尖内扣。两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举势。头如顶物,目向前视,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2)由上势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后脑。勿挺胸凸臀。 (3)由上势,屈膝下蹲成马裆势。 (4)直膝弯腰前俯,两手用力使头尽向胯下,两膝不得屈曲,足跟勿离地。 11.工尾势(掉尾势)。“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推至地,头昂目注,鼻息调匀。“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壹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 (2)由上势,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3)由上势,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4)由上势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不离地。 (二)易筋经外功 练功时,早晨面向东立,消除杂念,聚精会神,通身不必用力,使“气”贯于两手。边作边默念数字。练熟一式后再做下一式,熟练后连贯练习。各式锻炼方法如下。 (1)第1式:两脚分开,距离同肩宽;两眼向前看,两肘稍曲,掌心向下;每默数一字,手指向上一翘,手掌向下一按;一翘一按为1次,共默数49次。 (2)第2式:两手放在大腿前面,握拳,拇指伸直,两拇指端相对;每默数一字,拇指向上一翘,四指一紧,一翘一紧,共默数49次。 (3)第3式:两手拇指先屈于掌内,然后四指握拳;两臂垂于体侧,拳孔向前;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4)第4式:两臂从下向前缓缓举起,高与肩平,两肘稍曲,拳心向对(1尺左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默数49次。 (5)第5式:两臂缓缓向上举,拳心推对,两臂稍屈;两臂不可紧靠头部,上举时两脚跟提起;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两脚跟一起一落,默数49次。 (6)第6式:两臂左右平举,屈肘,两拳对两耳(距离1寸),虎口对两肩;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7)第7式:两臂左右侧平举,高与肩平,虎口向上,两肩略向后仰,胸部略向前,两臂上举同时脚趾离地,脚掌着地;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8)第8式:两臂向前平举,高与肩平,两肘不屈,两拳距离5~6寸,虎口向上;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9)第9式:两臂左右分开,屈肘至胸部,然后翻两拳向外至鼻前,两拳距离约2寸,拳心向外;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10)第10式:两上臂左右平举,两前臂向上直竖,虎口对两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11)第11式:两臂落下,两掌翻转至脐下两旁,两拇指离脐1~2分;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12)第12式:两手松开,两臂下垂,然后两臂前平举,手心向上,脚跟同时提起,脚跟落下时,两手还原,重复3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