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子冈牌 |
释义 | 简介从玉佩到子冈 玉佩其实讲起来种类很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是牌形玉佩。 牌子行内人称其为别子,为明清两代流行的一种佩饰。形状以长方形为主,也有圆形、椭圆形等。 据传,玉牌子始出于明代,为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所创。而明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玉雕业在此时期也是空前的繁荣。涌现出了以陆子冈为代表的一批玉雕大师。 陆子冈与子冈牌陆子冈是江苏太仓人,自幼在苏州学艺,终成一代玉雕巨匠,尤其擅长平面减地之技法,这是行话,通俗地说就是浅浮雕。所制玉器作品多数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形成空、飘、细的艺术特色。所谓空,就是虚实相衬,疏密得当,使人不觉烦琐而有灵空之感;飘,就是造作生动,线条流畅,使人不觉呆滞而有飘逸之感;细,就是琢磨工细,设计精巧,使人不觉粗犷而有巧夺天工之感。子冈牌多为长方形,且其长宽是很有讲究的,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按黄金分割比例来制作的,大小适中,方圆得度,刀工精美,字体挺拔,地子平浅而光滑,在方寸之间不仅尽显玉质之美,更具玉工之精。陆子冈制牌非常讲究,有所谓“玉色不美不治,玉质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之说。 · 玉质越佳,硬度就越高,雕刻的难度就越大。据说陆子冈的绝活应归功于他的独门刻刀“昆吾”,但这“昆吾刀”是从不示人的,操刀之技也秘不传人。他还习惯在完工的作品上刻上“子冈”二字,后世称之为“子冈牌”。 陆子冈技艺超群,名满天下,深得皇帝信赖。传说皇帝喜爱他的作品,但不允许落款。一次他将“子冈”二字刻在兽耳隐秘处,但仍被皇帝发现,触怒龙颜,被削去了脑袋。从此“昆吾”、“平面减地”也随着它的主人一同去了。真正的陆子冈作品主要收藏在故宫和各地的博物馆里,民间散落已很少见。目前见到的多为子冈牌已非真正的子冈牌了,而多为明清后代仿制。真正处于子冈之手的明代子冈牌,早已是稀世珍宝了。 子刚玉雕一改明代玉器陈腐俗气,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到玉雕艺术中去,把中国玉雕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子刚制玉挂件,形若方形或长方形,宽厚敦实,犹如牌子,故简称为子刚牌。子刚牌的特殊魅力,体现在别开生面的形态上,从精美的玉质上,精细的雕工于一体的艺术风范上,方能领略到陆子刚玉雕的艺术风采。方形的子刚牌 ,非新疆和阗佳料不用,洁白无瑕,滋润温柔,花纹图案出类拔萃,以高超的琢玉技艺,多作剔地阳纹,以浅浮雕形式,将书画图纹表现得曲尽其美,淋漓尽致。常常一画琢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图,虽用琢玉工具碾出,仍不失画家的笔墨情趣;另一面雕刻诗文,龙飞凤舞,仿佛是名书家直接书写在其上,并琢有子刚印款。将中国的书画艺术镌刻在玉牌的正反两面,加上玲珑剔透的牌头装饰,具较高的观赏性,玩味无穷。传统认为真正的子刚牌除了以上的特点外,其地子还应该是磨砂地的。但纵观各博物馆所藏,符合以上特点的可谓凤毛麟角。同时各博物馆所藏落有子刚款且符合明工特点的部分玉器往往粗矿有余,精细不足,遂使子刚牌的真假标准没有一定的参照物。在这一点上有点仿如宣德炉,无所谓真假,只要铜质精良、铸造精美,造型纹饰款识精益求精即为好炉。故而若论玉质之精美、雕工之细腻传神则乾隆年间玉器为历代之冠,所见历代玉器无出其右者,遂使“乾隆工玉器”成为精美、高贵的代名词。此件作品即为乾隆工子刚玉牌之佼佼者。其精美的风范、深蕴的内涵或许一见之下尚不能完全领会,需慢慢揣摩体会方能领悟。 玉牌的选购在挑选此类玉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料。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玉牌在制作时应选择新疆和田白玉、青白玉、黄玉等玉质上乘的玉料作为首选,其他地方玉或杂料由于自身价值较低,在制作时往往不会注重工艺的精细程度,或是制作时手法力度不同于传统方式,以至于作品不够精美,缺乏灵气。因而成品相对价值较低。 2、落款。有子冈、子岗、子刚、子纲等落款,款分阴刻、阳刻、圈款等多种,鉴定时应注意笔画是否具有古意,流畅自然。 3、内容画面。正面画面题材,描绘景致时有远有近,层次分明,刻画人物时神态自然,传神。刻画典故或是吉祥寓意时符合传统。背面所提诗文字体为阳刻,流畅,古朴,布局合理,质优者笔画如同毛笔书写一般,区别于市场上机雕玉牌的笔记字体。投资者在选择时要注意。此外,阳刻文字,多有力度,阳文舒展,去地平整。最后,不可简单的以简化字的存在来否定一块牌子。须知在古代,简化字也是较常出现的,许多简化字是依据古人书写习惯而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简化字都是解放后造的。 4、刀工。有力,却不似现代机雕所作之呆状死板;刀口处的痕迹有时也是辨别玉牌子真伪的一个方面。 5、需强调的是,目前市场上除大量机雕的流水化产品外,还存在人工雕刻的子冈牌作品。雕琢具有古朴气息,笔画流畅,不失为一种优秀的玉雕作品。其价值应在机雕作品之上。 6、古人审美不同与今日。现代人将皮壳,皮色、糖色作为籽料的辨别要素,甚至不惜作伪。而在古代,除特别用意或是需要,工匠在雕刻玉器时往往要去掉皮壳,只选用玉质上乘的玉料进行制作。成品质优者洁白温润,恰如君子之美,令人过目难忘。 历史发展明代的子冈牌,材质以新疆青白玉为主,少见白玉,可知当时良玉之难得。不过也有人称此为当时“青白做人”之说,以其制牌,时时警戒自己,倒更有“首德次符”的含义在里面。再者,佩玉可修正自己的举止,以免因急步而行使玉牌子产生撞击声响。 明代子冈牌佩体稍为厚重,以矩形为多,器体较小。常见阴线刻划,阴线短粗有力,仅寥寥数刀,画面刻画清晰明了,四周留有较窄的边框,或只以阴线饰之,或周围有云雷纹。以文人山水或诗人词句为多,风格多模仿当时盛行的吴门画派沈周、文徽明等的山水画,另一面镌刻诗文印章,高雅脱俗。玉牌子上的首部多镂空,以双龙戏珠、如意去头,花卉、蝙蝠、瑞兽、磬等图案为多,更是吉庆有嘉。 一些明代玉牌上还采用了一种新的雕刻工艺,即把玉牌上所刻诗句和图案外的地子磨成砂状,粗糙有如现在的磨砂玻璃,称为“碾磨地子”或“毛底”。此种创新也应出自陆子冈之手,是明代雕玉人的另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底子的粗来突出表面主题的细。就像现在的金银制品在一个作品上抛光工艺和磨砂工艺并存的现象,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从而弱化了金银的货币属性。 到了清代,子冈牌数量加大,造型多样,用料更为讲究,以新疆和田白玉和青白玉为主,图案琢磨也更加细致规整,精益求精,蝇翅虫须皆刻划得清晰可见,栩栩如生。独特的抛光工艺又使之呈现出极佳的细腻柔和的油脂光泽。纹饰整体繁缛,附加纹增多,题材内容除继承明代传统外,多戏曲人物和吉祥故事图案。清代玉牌最精彩的为清中期的作品,可谓工料俱佳,后人称之为“乾隆工”,为宫廷及历代藏家掌上之尤物! 清末民国时期,地方玉走上舞台,新疆玉难得一见,做工也粗糙了许多,由于玉料缺乏,玉器市场供不应求,一些用琉璃代替玉的作品也开始出现。 目前,子冈牌在市场上多为仿制。拍卖中真正的明清时期子冈牌有较高的市场价位,但真正的明朝陆子冈所制子冈牌却可谓凤毛麟角,拍卖中出现的子冈牌也多为明清时期的作品。2003年在天津文物公司的拍卖中,一件清乾隆蟠龙钟形佩以12万元成交,也证明了子冈牌的魅力所在。 文上所陈子冈牌为子冈款,供爱好者了解与欣赏 。虽然“昆吾刀”和操刀技法均已失传,但现代雕刻器具和雕刻技术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出落的作品也是与日俱进,想找一块自己钟爱的物件也绝非难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