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紫阳书院
释义

全国著名书院之一,郡守韩补始建于南宋淳六年(1246年),初建在府城南门外紫阳山麓,理宗皇帝御题"紫阳书院"匾额。

概述

全国著名书院之一,位于徽州歙县,郡守韩补始建于南宋淳六年(1246年),初建在徽州府南门外紫阳山麓,理宗皇帝御题“紫阳书院”匾额。紫阳书院以祭祀朱熹,宣扬朱熹理学思想为主旨。元代至元年间迁于南门内,延二年(1315年)又迁于南门外,后毁于兵。

明洪武初,重建于歙县县学右之射圃。

介绍

简介

正德七年(1512年)郡守熊桂重修紫阳书院,并亲自主教.正德十四年郡守张芹,别建书院于紫阳山中,从此,歙县有两个紫阳书院,讲学之风称盛一时.明末四毁书院,两书院门庭冷落.清代,康熙,乾隆先后御题"学达性天","道脉薪传"两匾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歙人曹文埴,鲍志道等于县学后朱文公祠建"古紫阳书院",重振讲学之风,桐城姚鼐曾讲学于此.咸丰,同治年间,两书院均遭兵毁.后筹工局拨款重修古紫阳书院,并改为校士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紫阳师范学堂设此.以后,书院旧址均办有学校.现存有"古紫阳书院"碑坊一方耸立在歙县中学后的一个高坡上。

所在地

历史上,以“紫阳”命名的书院很多,分布在徽州、苏州、杭州、漳州、汉口等地。“紫阳”是理学大师朱熹的号,人们以此名其书院大多是为了纪念他和尊崇理学。在众多“紫阳书院”中,杭州、苏州、徽州三地的紫阳书院最为有名。

历史

徽州是朱熹祖籍之地,他生前曾两次回徽州访亲祭祖,并讲学其间。1245年,郡守韩补即于府城南门外紫阳山麓创立书院,不久便得到理宗皇帝御赐的“紫阳书院”匾额,书院与祭祀朱子之祠堂合为一体,成为本地宣扬理学的重镇,也因此奠定了徽州地区的学风。元代至元年间,书院迁移至府城南门内,1315年又迁于南门外。元明之交,建筑毁于兵火,直到1368年方得重建,后又被迁至歙县县学右之射圃,但朝廷此时正在大力发展官学,抑制地方书院发展,所以紫阳书院的规模有限,主要用来崇祀朱子而已。1519年知府张芹又别建书院于原紫阳山中,从此,徽州一地就有两所同名书院。然而明朝末年,朝廷先后三毁书院,这两所书院也因此被毁弃。

延续程朱学脉

入清之后,紫阳与岳麓、白鹿洞等同受康熙皇帝钦赐“学达性天”匾额,此后乾隆皇帝又赐“道脉薪传”之匾,以褒奖书院传承程朱理学的贡献。1790年,出生于盐商之家的歙县人、时任户部尚书太子太保的曹文埴另在文公祠旧址复建书院,取名“古紫阳书院”。桐城姚鼐曾主讲于此,他开创的“义理、辞章、考据”统一之说的古文之“义理”即程朱理学之义理。乾、嘉以后,徽州虽为朴学重地,但紫阳书院以祭祀朱子、宣扬朱熹理学思想为宗旨,以《白鹿洞书院学规》为纲,读朱子之书,传文公之教,讲德进业,一直延续程朱学脉。

相关史事

建立史事

紫阳书院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始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称武夷精舍,南宋末年扩建,称紫阳书院,明正统年间改称朱文公祠。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达十年。初建时有仁智堂、隐求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物。现仅存止宿和隐求室的部分建筑。书院各处石壁上,留有许多诗文手迹,尢以朱熹亲笔题勒“游者如斯”和人陈省在晒布岩刻下的“壁立万仞”为著。

武夷精舍在武夷山的隐屏山下,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年)亲自擘划、营建的一所书院。这是武夷山的一大建筑,人称“武夷之巨观”。

贺词

构筑武夷精舍的缘起应追溯到淳熙五年(1178年)。这一年初秋,朱熹与妹夫刘彦集、隐士刘甫共游武夷时,只见九曲溪旋绕曲折,隐屏峰下云气流动,顿觉耳目一新,因而萌发出“眷焉此家山”和“仙人久相招,授我黄素书,赠我双琼瑶,茅茨几时建,自此遣纷嚣”的建屋初念。经过数年的苦心筹措经营,精舍终于在淳熙十年(1183年)动工,当年就初见规模。按朱熹《武夷精舍杂咏诗》所记,其布局大致是这样的:在隐屏峰下,两麓相抱之中,有三间房屋,名为仁智堂。堂的左右,有两间卧室,左边是自己居住的,叫隐求室,右边是接待朋友的,叫止宿寮。左麓之外,有一处幽深的山坞,坞口累石为门,称石门坞。坞内别有一排房屋,作为学者的群居之所,名为观善斋。石门西边,又有一间房屋,以供道流居住,名为寒栖馆。观善斋前,还有两座亭子——晚对亭和铁笛亭。而在寒栖馆外,则绕着一圈篱笆,截断两麓之间之空隙,当中安着一扇柴门,挂上“武夷精舍”的横匾。精舍甫成。朱熹约集了建宁知府韩元吉和著名历史学家、建安(今福建建阳县)人袁枢等前来庆贺。韩元吉写了《武夷精舍记》。袁枢贺诗(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曰:

本是山中人,归来山中友。

岂同荷蓧老,永结躬耕耦。

浮云忽出岫,肤寸弥九有。

此志未可量,见之千载后。

诗人陆游也驰函祝贺,并寄贺诗四首(宋·陆游《剑南诗稿。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四首》),其中两首为:

先生结屋缘岩边,读易悬知屡绝编。

不用采芝惊世俗,恐人谤道是神仙。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须闲处看,白云一半肯分无。

精舍落成之后,朱熹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了《精舍杂咏十二首》,并撰写诗序,以记其盛况。此后,他即在此广收门徒,著书讲学,长达五年之久,栽培了大量学生。朱熹的理学思想就传播开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当时,一些著名的学者如蔡元定、刘火仑、黄干、詹体仁、真德秀、李闳祖和叶味道等人,都曾就学于武夷精舍。之后,一批理学名家相继在武夷山中和九曲溪畔择地筑室,读书讲学,有的还以“继志传道”为己任。如刘火仑的“云庄山房”、蔡沈的“南山书堂”、蔡沆的“咏雪堂”、徐几的“静可书堂”、熊禾的“洪源书堂”等先后出现在武夷。所以,武夷山在南宋时期已成为祖国东南的一座名山,后人称之为“道南理窟”。

朱熹逝世之后

朱熹逝世之后,武夷精舍备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历代都曾加以修建。南宋末,经扩建后改为紫阳书院,由官府拨给公田,以供养学者。此后,直到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才改为朱文公祠,奉祀朱熹的神主,并以黄干、蔡元定、刘火仑、真德秀配享祭祀。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巡按御史周鵷清、军御史及佥事肖乾元协力檄令县令王和重葺修,辟地百余丈,绕以围垣。前竖牌坊,匾上镌刻“武夷书院”。沿着牌坊稍进有楼五楹,名叫高明楼,正中大堂也有楼五楹,两庑各六间堂斋。全部构筑轩雅宏丽,并曾置田百亩作为祀事及修缮费之用,旁边又建屋数间,择朱子后裔一人世居管理。明万历年间,少司马陈省寓居武夷云窝时也曾修缮过武夷书院。这里有一段饶有兴味的佳话,说是当时书院倾颓,有士人题诗于壁云:“紫阳书院对清波,破壁残碑半女萝。颇爱隔邻亭榭胜,画栏朱拱是云窝。”影射紫阳书院远远不及陈省寓居之画栏朱拱的云窝。陈省见诗后,笑着说:“是其启我乎!”即解囊鸠匠将紫阳书院修缮一新[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

明崇祯末年(1574年),陈黄门履贞又捐资修缮。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崇安县令韩士望又予以修饰。次年春,大风拔木,文公祠圯毁,仅存二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官方再度加以修建,由康熙皇帝赐 予御笔“学达性天”匾额。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捐俸重修。既立堂宇以祀朱子,复在堂后盖屋数椽,而以赵清献(北宋学者、崇安县第二任县令)、胡安国、刘子翚等附祀。建筑物至今已毁,仅留存两庑。原址现竖立有福建著名书法家沈觐寿撰并书的“武夷精舍遗址”六字及介绍文字的碑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