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紫霞洞谱
释义

《紫霞洞谱》或称“紫霞洞琴谱”,为古琴浙派早期第一宗谱,南宋琴家杨缵(约公元1241年在世)及其门客徐天民、毛敏仲所编,共十三卷,收曲468首。

时代背景

北宋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战乱,使在晚唐以后分裂的中国又重新得到了统一。北宋初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生产力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使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随之壮大,都市成为音乐汇集、交流和发展的中心。

宋代以“郁郁乎文哉”而著称于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文化最为发展、发达的一个时代。上到皇帝、官僚巨室,下到各级官吏和地主士绅,构成了一个远比唐代更为强大、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和阶层。但宋王朝同时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腐朽、无能的王朝之一,它几乎没有打过胜仗。朝廷昏庸,致使许多爱国志士抱恨而死。从北宋到南宋,最高统治阶级一直过着苟且偷安的生活。

历史背景

在音乐上,纷繁复杂的国家政治和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使宋代成为我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丰富多彩的“词体歌曲”、富有交响意味的古琴音乐、初绽绿叶的戏曲和说唱音乐、专业和民间音乐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对音乐理论新的探索和建树,使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呈现出纵横交错、纷繁复杂、更具个性化的特点。南宋定都临安后,南北著名琴家纷纷汇集杭州,逐步形成浙派古琴,其代表人物为郭楚望。南宋时期,浙派的演奏方法用比较特殊的乐句和繁多的掐法规律来掌握,其特点是清、微、淡、远。郭楚望继承、发展了传统琴曲,并通过他的学生刘志方,传授给杨缵的门客徐天民、毛敏仲。从此浙派琴艺一直影响到元、明两代。徐天民经过徐秋山、徐晓山传到明朝徐仲和,被称为“浙操徐门”、“徐门正传”,影响很大,为人们所推崇。浙派成了宋以来我国琴坛上的重要流派。

浙派的形成既有其自身的偶然性,但是又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为什么浙派会在南宋形成呢?这与南宋的经济政治、南宋后期宋词的典雅化有着紧密联系。经济的繁荣为文人从事文学艺术活动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南宋政府的偏安江南一隅,使许多仁人志士对政治失去信心,而宁愿将精力投入在琴棋书画上,南宋后期宋词的典雅化,则和浙派黜俗的主张相互促进,为浙派的兴起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从浙派古琴的传谱来看,浙派的传谱曾受到北宋阁谱和民间罢谱——江西谱的影响。宋代的帝王都极为好琴,如太宗赵匡义、徽宗赵佶竺均嗜琴如命,当时皇家使用的琴谱在秘阁中收藏,称为“阁谱”。太宗后逐渐废弃,后来琴谱又重新进入秘阁。宋代设有待诏之官职,宫廷琴师亦为待诏,且主要演奏秘阁收藏的琴谱。至于江西谱,为当时民间琴派的代表。

编纂历史

至南宋末年,杨瓒编《紫霞洞谱》,收曲468首,俨然成为一派之大宗师。从此,浙谱便取代前述两谱,使得过去风靡一时的江西谱相形见绌。《紫霞洞谱》十三卷,是浙派古琴的一部重要谱集,它不仅受到当时琴家的重视,并对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元代金汝砺的《霞外谱考》和明代朱权的《霞外神品》,都是从此书命名演化而来的。只可惜此书已亡佚。

相关作品

明代朱权在琴学上的主要功绩,是主持编印了《神奇秘谱》。这是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神奇秘谱》经朱权"屡加校正,用心非一日",历时十二年之久,千1425年成书。全书共收琴曲六十二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十六曲为"昔人不传之秘",称为"太古神品"。包括《广陵散》、《高山》、《流水》等唐、宋以前的古曲。这些古曲由于久已无人演奏,谱式古老,基本上没有点句。中、下卷是编者"亲受者三十四曲",称为"霞外神品",源于宋代浙操《紫霞洞谱》, 沿用了元代《霞外谱琴》的名称。各曲之前多有详尽的解题,为琴曲的源流演变及内容表现,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后世琴曲解题多沿用之。

作者简介

徐天民:南宋琴师。为杨瓒门客时,由学江西谱改学郭楚望谱,并参与编辑《紫霞洞琴谱》。其祖孙四代皆是著名琴师。后人推崇为“徐门正传”。现存《神奇秘谱》中的《泽畔吟》为其作品。

杨缵(约公元一二四一年前后在世(《图绘实鉴》称作瓒)字继翁,号守斋,又号紫霞翁,严陵人,居钱塘。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初前后在世。度宗时,女为淑妃,官列卿。好古博雅,善作墨竹,好弹琴,又能自度曲。缵撰《紫霞洞谱》传于世。

紫霞洞谱*》

紫气东来时,弹琴不可张嘴

瞪眼、吐痰或摇头

月光撞翻了古代,如一辆军用吉普

古时管长城叫紫塞

偌大帝国,就靠一根茄子自卫?

读饮冰室自由书,绝对下酒

我从不关心国家大事

恋爱、飙车或锄草,皆可用紫微斗数

敢与花周旋者,方为烈丈夫

在北京,你朝哪边走都会

擦伤紫禁城。每场雨都是我的紫药水

而紫阳真人一直被软禁在手枪中

现在红的不太红,黄的也不太黄

捏脚的妞都晓得紫式部

若看新闻,能把你脸都气紫了

师旷不死,安有仲尼

史量才也薄如蕉叶

枯木禅的机密就在紫檀里

还是潜心操缦罢,醉打西麓堂

让一片紫霞去收拾垄断资本主义

人生,莫以3分44秒论英雄

2010-5-3

注:《紫霞洞谱》,或称“紫霞洞琴谱”,为古琴浙派早期第一宗谱,南宋琴家杨缵(约公元1241年在世)及其门客徐天民、毛敏仲所编。杨字继翁,号守斋,又号紫霞翁,严陵人,世居钱塘。他还编有《图绘实鉴》等书。宋度宗时,其女为淑妃,杨官至列卿。杨缵好古博雅,善墨竹与琴,能自度曲。《紫霞洞谱》共十三卷,收曲468首,其中还结合了徐天民等人学自南宋琴家郭楚望及弟子刘志方的琴学,是后世很多琴谱之总渊源,如元人金汝砺之《霞外谱考》或明人朱权之《霞外神品》等。但《紫霞洞谱》后因历代战乱而完全失传了,现只留存目,至今未见一页残本,是为琴史之大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