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紫螺菌 |
释义 | 中文学名:紫螺菌 拉丁学名:Neobulgaria pura Petrak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蜡钉菌目、胶陀螺科、螺菌属 形态特征:子囊盘小,倒圆锥形或近似陀螺形,边缘近波状,高0.5-2cm,直径0.8-4cm,具有较艳的淡紫色,后变灰紫,半透明似胶质,有弹性,表面近平滑。内部充实,柔软半透明,无明显气味。子囊棒状,56-66μm×4.5-6μm,侧丝近无色,细长,顶部膨大。孢子淡黄,含两个油滴,在子囊中上部双行,而下部单行排列,5.1-6μm×2.8-3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阔叶林中的腐朽树干、倒木、枯枝上成群生长。 分布地区:西藏东南部林中。 经济用途:可食用。此种菌体比较小,食用价值不很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