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紫金散 |
释义 | 功能主治: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 中医古方注解(紫金散『1』 紫金散『2』 紫金散『3』 紫金散『4』 紫金散『5』 紫金散『6』 紫金散『7』 紫金散『8』 紫金散『9』 紫金散『10』 紫金散『11』 紫金散『12』 紫金散『13』 紫金散『14』 紫金散『15』 紫金散『16』 紫金散『17』 紫金散『18』 紫金散『19』 紫金散『20』 紫金散『21』 紫金散『22』 紫金散『23』 紫金散『24』 紫金散『25』 紫金散『26』 紫金散『27』 紫金散『28』 紫金散『29』 紫金散『30』 紫金散『31』) 成药注释紫金散(新药品名) 今中药散剂。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紫金散 汉语拼音:Zijin San 【成份】山慈菇、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人工麝香、朱砂、雄黄。 【性状】本品为紫褐色的粉末;气特异,味辛、苦。 【规格】每瓶装3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外用醋调敷患处。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中医古方注解紫金散『1』【药物组成】 紫金粉1两半(名赤乌脚),麻黄3分(去根节),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寒水石1两,地骨皮1两,赤石脂1两,秦艽半两(去苗),牛黄半两(细研),乌蛇肉半两(炙令黄),虎睛1对(微炙),防风半两(去芦头),黄芩半两,牡蛎粉3分,赤芍药半两,葛粉半两,羌活1分半,当归1分(锉,微炒),朴消1两半,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1两半。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五。 【方剂主治】小儿诸痫复发。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煎竹叶汤调下。 【相似配方】紫金锭 紫金散『2』【药物组成】紫草半两,蛇蜕皮(炒焦)半两,牛李子(炒)半两。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四○三。 【方剂主治】小儿疮疹不快,倒靥。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7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 紫金散『3』【药物组成】荆三棱(锉,炒黑色)、连翘半两,黄耆3钱,甘草(炙)3钱,羌活半两。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一一。 【方剂主治】伤折疼痛。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作1服。 【用法用量】水1盏煎,去滓,食后服。 紫金散『4』【药物组成】麻(米凡)、地黄、青盐、皂荚、东引、桃枝、柳枝、桑枝、马齿各等分。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七十。 【方剂主治】牙病。 【方剂功效】乌髭鬓,除口气,香洁。 【制备方法】取盛3升瓦罐1只,将上药分作三处,随一味一重,下于罐内,盖覆新瓦,先穿一小窍,外以纸筋泥固济,候干,炭火烧通赤,候窍子烟出,去火,塞窍子,用冷黄土焙1-2宿取出,更用升麻、白芷各1两,与前药一处为末,以新瓦器密收。 【用法用量】随时取,不拘旦暮揩齿表里。久用髭鬓黑润,牙齿甚白。 紫金散『5』【药物组成】紫金藤1两(米泔浸1宿,焙干)。 【处方来源】《医方类聚》卷二一八引《经验良方》。 【方剂主治】妇人血气刺心痛。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铁秤锤烧红淬酒温下。 紫金散『6』【药物组成】枯矾5钱,砒霜1钱,石胆5分。 【处方来源】《外科精义》卷下。 【方剂主治】瘰疬久不愈。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黄丹2钱。 【用法用量】每用纴入疮口内,以膏贴之。如未破者,灸1-2炷,用津唾旋调1豆许,安疮上,以膏贴之,去根自平复。 紫金散『7』【方剂别名】紫金藤散 【药物组成】好降真香。 【处方来源】方出《朱氏集验方》卷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二。 【方剂主治】恶疮、金疮、刀斧伤见血。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贴之,入水无妨。 【附注】紫金藤散(《惠直堂方》卷三)。 紫金散『8』【药物组成】紫金皮。 【处方来源】《伤科方书》。 【方剂主治】跌打损伤。 【制备方法】酒浸1宿,瓦上焙干,为末用。 紫金散『9』【药物组成】橘红1两,枳壳1两,肉桂1两,玄胡索1两,甘草(炙)1两,紫金牛5两,当归(酒浸1宿,焙干,锉)3两,香附(炒去毛)3两,南木香半两(生)(一方无紫金牛,有紫金皮)。 【处方来源】《女科百问》卷上。 【方剂主治】妇人血气不和,血块疼痛,月水不调,久闭羸瘦;临产横逆;产后血运,头旋中风口噤;败血停积,攻刺腰痛;赤白带下,胞漏。 【方剂功效】暖子宫,通经络,安胎养气,催生,下死胎。 【用药禁忌】忌生冷、腌藏、毒鱼。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妇人室女月水不调,久闭羸瘦,苏木煎汤调下,白鸡冠花末煎酒调下亦得,每服1匙,常服安胎养气;临产横逆,葱白煎酒下;血气胀满,催生,下死胎,煎枳壳酒下,地榆末煎酒下亦得;产后血运,头旋中风口噤,恶证发动,虚肿,豆淋酒下;产后恶血不止,血海衰败,赤白带下,胞漏,棕榈灰酒下,绵灰亦得;胎气绞刺,胁肋腹肚疼痛,炒姜酒下;心气不足,陈皮汤下;产后败血沉积,攻刺腰痛,无灰酒下,1日3次,日、午、临睡各1次。 紫金散『10』【药物组成】禹余石粮不拘多少(烧红醋蘸)。 【处方来源】《医方类聚》卷二一七引《医林方》。 【方剂主治】盲肠气痛,妇人少腹痛。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酒调服之。 【附注】《本草纲目》引《卫生易简方》本方用法:每服二钱,米饮调服,一日二次。 紫金散『11』【药物组成】铁粉1分,龙齿1分,石膏1分,牛黄(并研如粉)1分,甘草(生,末)1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 【方剂主治】小儿惊悸不安。 【制备方法】上先捣龙齿、石膏为末,后与诸药同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用淡竹沥调下。3-4岁儿每服1钱匕,1日3次,早晨、午间、日晚各1。 紫金散『12』【药物组成】紫草5钱,蛇蜕(炒焦)5钱,牛蒡(炒)5钱,连翘4钱。 【处方来源】《种痘新书》卷十二。 【方剂主治】痘出不快及痘倒靥;远年恶疮。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痘出不快,用升麻、虫蜕、笋尖煎汤调服;倒靥,用虫蜕煎水调服。 紫金散『13』【药物组成】禹余粮(火煅,醋淬7遍)3两,赤石脂3两,龙骨3两,白芍药3分,甘草(炙)3分,川芎3分,附子(炮,去皮脐)1两,熟干地黄(洗,焙)1两,当归(洗,焙)1两,干姜半两(炮),肉桂(去粗皮)半两。 【处方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方剂主治】冲任虚损,月水崩下,淋漓不断,腰腹重痛,五种带病。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麝香少许,食前米饮调下。 紫金散『14』【药物组成】白矾1两,黄丹1两,硇砂3钱。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二七五。 【方剂主治】恶疮。 【方剂功效】追毒,去死肉。 【制备方法】上为末,于铫子内一处同炒,去尽水为度。 【用法用量】量疮贴之。 紫金散『15』【药物组成】明羽泽(即明矾,煅)3钱,溺中垽(即人中白,煅)、百虫疮(即五倍子,煅)5钱,赤铅华(即东丹,炒紫色)1钱,玉虚(饣术)(即冰片)1分,水银腊(即轻粉)3分。 【处方来源】《走马疳急方》。 【方剂主治】走马疳。遍口生疳作秽,臭烂延及咽喉,败坏甚速。 【制备方法】上以前4味各等精制,共为末,加后两味少许,再为极细末用。 紫金散『16』【药物组成】当归(酒浸)半两,玄胡索半两,川芎半两,肉桂半两,香附子1两,乌药1两,紫荆皮1两,木香(煨)1钱,甘草1钱。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三五。 【方剂主治】妇人血气相搏,心腹急痛。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点下;霹雳酒下亦得。 紫金散『17』【药物组成】生大黄不拘多少。 【处方来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方剂主治】龈肿痛楚。 【方剂功效】解风热,疏积壅,去口气,止牙宣,白牙。 【制备方法】入罐内,煅存性,研为细末。 【用法用量】早、晚用少许擦之,温水漱口。 紫金散『18』【药物组成】紫荆藤皮2两,降真香1两,续断1两,骨碎补1两,无名异(烧红,酒淬7遍)1两,琥珀(别研)1两,蒲黄1两,牛膝(酒浸1宿)1两,当归(洗,焙)1两,桃仁(去皮尖,炒)1两,大黄(湿纸裹,微煨)1两半,朴消(别研)1两半。 【处方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方剂主治】打仆伤折,内损肝肺,呕吐不止;或瘀血在内,心腹胀闷。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浓煎苏木、当归酒调下,并3服。觉微利即止。 紫金散『19』【药物组成】紫草半两,赤小豆1合,黄芩半两,漏芦半两,车前子半两,黄柏半两(锉),糯米1合(炒令焦)。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十四。 【方剂主治】一切热毒疮。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生油调令稀稠得所。 【用法用量】外涂,1日3次。以愈为度。 紫金散『20』【药物组成】天南星(去皮脐)半两,甘草(细锉)半两,白矾半两,乌梅(取肉)1两。 【处方来源】《御药院方》卷五。 【方剂主治】一切痰嗽,昼夜不得眠睡。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用慢火于银器内炒令紫色,放冷,再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临卧时身体都入铺内,只坐地,用齑汁7分,温汤3分,暖令稍热,调煎药末服之。咽下便仰卧高枕,想药入于肺中,须臾得睡,其嗽立止。 紫金散『21』【药物组成】粪碱(煅过)1钱,血竭1钱,茄皮(烧灰)5分。 【处方来源】《遵生八笺》卷十八。 【方剂主治】下疳疮。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搽患处。 紫金散『22』【药物组成】信石1钱,雄黄1钱5分,硼砂(炒)1钱5分。 【处方来源】《明医指掌》卷八。 【方剂主治】疔疮。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拨开疮口敷之2次。 紫金散『23』【药物组成】厚朴(姜制)7分,苍术7分,川芎7分,茯苓7分,当归7分,半夏(制)7分,白芍7分,羌活7分,独活7分,牛膝7分,陈皮4分,桔梗4分,枳壳(麸炒)4分,白芷4分,麻黄3分(去节,净),甘草5分,桂枝4分。 【加减】咳嗽,加杏仁(去皮尖)、五味子各5分;泄泻,加肉豆蔻(煨)、粟壳各5分。 【处方来源】《竹林女科》卷一。 【方剂主治】妇人出嫁后,经脉动时感冒寒邪,遍身疼痛,手足麻痹,或寒热头痛,头目昏迷。 【用法用量】生姜3片,葱白3茎,空心热服。 紫金散『24』【药物组成】蛇黄2两(锻令通赤,酽醋淬7遍,醋内淘过,控干)。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方剂主治】齿根挺出,牙龈溃烂痒痛,血出不止者。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用法用量】漱口令净,手蘸药末,轻揩患处,热漱冷吐,频用为妙。 紫金散『25』【药物组成】炒苍术1两,炒黄柏2两,黄连5钱,生石膏2两,黑山栀1两,青黛5钱,花椒1两,枯矾2两,烟膏1两。 【处方来源】《中药成方配本》。 【方剂主治】鬎鬁头,天泡疮,皮肤湿疹。 【方剂功效】杀虫止痒。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用油调敷患处。 紫金散『26』【药物组成】黄连1两(锉如茱萸细,用茱萸1两同炒令紫黑色,去茱萸不用)。 【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庄氏家传》。 【方剂主治】小儿、大人感阴冷伏热泻痢。 【方剂功效】消疳积。 【制备方法】上为末,猪胆为丸,大小任便。 【用法用量】未断乳小儿可粟米大10丸,加至20丸,米饮送下。或大人伏暑冲热,即茱萸倍之为末,而用米饮调下;或小儿大瘕泻,亦倍茱萸,此以意观冷热增减茱萸也。常服大消疳积,当为丸服,遇急病散服。 【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紫金丸”。 紫金散『27』【药物组成】黄丹1钱5分,轻粉2钱5分。 【处方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方剂主治】瘤干枯有疮口者。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干掺疮口。 紫金散『28』【药物组成】焰消8两,硫黄4两,代赭石3两,甘草3两(焙)。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一三二。 【方剂主治】伤寒有热,烦躁不安者。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生姜、蜜水调下。其躁即止。 紫金散『29』【药物组成】信石1钱,雄黄1钱5分,硼砂(炒)1钱5分。 【处方来源】《明医指掌》卷八。 【方剂主治】疔疮。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拨开疮口敷之2次。 紫金散『30』【药物组成】台麝香2钱,重楼3钱,千金霜1两,明雄黄2钱,朱砂2钱,红芽大戟1两5钱,文蛤2两,山慈菇2两,黄连3钱。 【处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方剂主治】山岚瘴疫,无名肿毒,瘟疫伤寒,绞肠腹痛,赤白痢疾,呕吐泄泻,急惊抽搐,五疳毒蛊,癍痧麻疹,疮疡丹毒,喉风乳蛾,皮烂红肿,中毒中恶,四时瘟病,湿温黄疸,神昏气促。 【方剂功效】解毒防疫。 【用药禁忌】忌生冷硬物,孕妇勿用。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7厘-1分,白开水送下。吹入鼻孔少许。可防疫疠传染。 紫金散『31』【药物组成】定粉(研)1两,铅丹1两,大枣2两(去核),莨菪子1两半,诃黎勒(炮,去核)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方剂主治】休息痢。 【制备方法】上相和捣成团,以面重裹于火中烧,令烟尽取出,去灰土令净,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