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淄博职业技术学院
释义

淄博职业学院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一所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5年来,淄博职业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大力实施内涵主导型战略,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全力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全面优化软硬件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概述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教职工943人;校园占地面积1719亩,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512万元,馆藏图书62.8万册,教学用计算机3250台,多媒体教室142个。共有12个系,52个专业。现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8门山东省精品课程、4个山东省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3个山东省实训基地、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专利、9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主编教材、98项省级以上立项课题。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办学综合实力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办学指导思想

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突出高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办学效益,争创全国一流职业学院。

办学理念

崇尚实践精神,铸就技术品质

立足区域经济,培养职业人才

面向世界办学,打造教育品牌

奋斗目标

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学院

学院精神

求真务实,拼搏创新,团队合作,争创一流

校训

只有拼搏,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验

院系设置

机电工程系

电子电气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

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会计系

工商管理系

旅游管理系

艺术设计系

国际学院

文化传媒系

公共事业系

汽车工程系

建筑工程系

动漫艺术系

护理系

医学技术系

药学系

中专部

高点定位铸一流 立足实际壮筋骨念

早在建院伊始,淄博职业学院就高点定位,明确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学院的宏伟目标。2005年国家提出要建设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淄博职业学院立即将其列为奋斗目标,全院上下凝神聚力,全力争创。

实现目标靠什么?淄博职业学院经过对全国高职发展情况的广泛调研充分认识到:作为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的高职院校,只有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才会形成强劲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着眼这一认识,并结合学院自身实际及淄博乃至整个山东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势,该院明确提出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突出高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办学效益,争创全国一流职业学院” 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结合,艺术、外语等人文学科协调发展,建立综合性、国际化、高技能教学型的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并逐步提炼形成了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学院精神、校训等一整套系统的学院核心理念。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在这些既立足实际、贴近市场又富有远见卓识的核心理念系统指导下,该院针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46个大专专业,涉及制造、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农林、土建、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和艺术设计等十二个大类,基本覆盖了区域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种类。

在大鱼吃小鱼的市场竞争时代,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竞争说到底是实力的较量。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在建院之初,学院就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全力加强基本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2005年学院在原主校区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了21000平方米教学宿舍综合楼和报告厅,并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满足了学院办学规模持续扩大的基本需要。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学院启动了新校区建设,并在规划设计中紧紧把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学院自身特点,突出了以森林式大学、生态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等为核心理念的设计思想。2005年11月22日一期工程南校区2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于2006年8月建成,入驻学生10000余人。与此同时北校区22万平方米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之中,下半年即可投入使用。

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为了强化这一优势,学院全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功能先进的千兆校园网,建成了数控技术实训室、电气智能平台实验室、网络实训室、CBE化工仿真实验室、生物制药综合实训室、物流实训室、动漫和艺术设计实训室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校内实验实训室。此外还在北京、广东等省内外企业建立了320个校外实训基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的数控技术、电子电气与自动化技术被评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其中电子电气与自动化技术中央财政支持170万元;“市场营销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微生物基础”和“财务会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人才强校抓根本,机制创新谋发展

人才是兴校之本,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淄博职业学院系统实施的人才强校战略,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该院每年拿出100万元,连续三年,用于教师攻读硕士以上研究生、到企业挂职锻炼,所需费用全部由学院支付。每年拿出100万元,连续三年实施“岗位创新”工程,鼓励教职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评出了60项创新课题。面向全国引进了420余名“双师型”教师和硕士、博士,以及一大批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企业中层以上骨干加入教师队伍;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担任名誉院长;聘请25名博士、专家为客座教授,并定期来学院进行指导;聘请了4名省内知名的专家教授为驻校顾问、12名大学退休教授作为督导员;制订优惠政策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组建高层次教师梯队。

经过连续5年的努力,学院师资队伍迅速迈上一个大台阶。目前该院拥有教职工94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89人,博士及在读博士7人,硕士及在读硕士316人。“双师”素质的教师达70.9%。电子电气工程系教授曾照香还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成为全省高职院校唯一入选的教师。

有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还得创新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激发调动出方方面面人才的办学活力和潜力。立足这一认识,淄博职业学院在人事制度、预算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机制创新与人的进步的相辅相成和和谐互动。

管理重心下移,改革干部选用考核机制

2003年起学院实行院、系两级预算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和组织管理扁平化,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组织效率。改革干部选拔机制,打破级别和资历,将干部的职级职务与岗位职务相分离,实行竞争上岗,每两年一聘,使一大批有能力有朝气的优秀干部迅速充实到了各个领导岗位。建立各系、处室绩效考核体系,对12个系和18个行政处室的工作进行细分,分别建立精细严格的考评体系,每学期对各系处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排名,每年对成绩优异的集体和主要负责人给予重奖;对连续两年考核末位两名的系主任和末位三名的处长调整工作,使系处负责人与本团队绩效紧紧联在了一起,从而实现了系处负责人由注重工作过程的调度到注重工作实绩的根本性转变。

打破传统评价方式进行绩效考核

学生培养水平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最终标准。围绕这一标准,学院打破教师职称身份,将岗位课酬与教师职称分离开来,建立了院、系、学生三个层面的教师教学质量评议机制,根据评价成绩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分A、B、C、D四等,依据等级计发课酬,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创新教学和学生管理机制

办学质量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淄博职业学院抓住质量管理主线不放松,从2003年起连续两年实施从严治校工程,建立起了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2005年组织开展了“质量管理年”活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将服务理念渗透到学生教育和管理之中,创造性实施了24小时全时段“无缝隙”覆盖管理工作法,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既为学生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又消除和化解了各类隐患,及时解决了各种突发事件,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培养模式多元化 学生市场零距离

高职院校要想办出特色和水平,并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图生存、实现持久发展,就得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淄博职业学院坚持就业导向,锁定职业,校企合作,形成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多证制”等多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该院不少专业学生未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更为可喜的是,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毕业后很快就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生产技术骨干。

订单培养——直接就业无障碍

淄博职业学院先后与新华制药、东岳集团等多家单位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密切合作,通过学院、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学院化学工程系与中美新华百利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订单式”合作,目前该公司60%以上的员工来自该系,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生产技术骨干。 学院与淄博商厦共同招收了30余名贫困学生学习汽车维修,学费由企业全部支付,每个月还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下属的远方汽车贸易公司工作。与远方大酒店和鲁中财会培训中心达成协议,招收50名大、中专学生并负责培养。其中中专学生三年所需费用(共6900元)全部由企业承担,大专生三年的费用由酒店承担一半。学生在校接受一年培养后到酒店顶岗实习两年,毕业后自主择业。这种上学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培养模式,圆了贫困生的大学梦。

“工学结合”—— 培养学生过硬本领

今年6月,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系与日本独资企业东星表业公司签订的联合招生订单式培养协议规定,双方联合招收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学生入学就签订培养协议和就业合同,前两年每月一周的时间到企业学习、工作,学习体验5S管理、企业文化熟悉工作岗位。第三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最后根据工作岗位相关的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开学前,专业教师先到企业接受生产培训;学生在企业期间,专业教师带队,并在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去年11月,该院旅游管理系38名大专生走进东岳集团宾馆,开始了别开生面的“在酒店里上大学”生涯。学生在酒店里半工半读、顶岗工作。学院和酒店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师进驻酒店,所有课程在酒店完成。每名学生在顶岗学习期间每月可以得到800至1000元补贴,毕业后可自愿留在企业工作。对于学校来讲,这有利于及时吸收产业实践信息,并根据实践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具针对性;对于学生来讲不仅有利于实践能力提高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毕业后顺利上岗,还可以增加收入。

产学研一体——院企学生一举三

学院以“产”为方向、以“学”为基础、以“研”为纽带,把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使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学院生物食品技术专业就是这种“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成功范例。学院围绕该专业教师研究开发的菌种、酱油、醋等6种专利产品建立了实验室和实习工厂,把课堂搬到实验室和车间,专业课多在实验室和实训车间进行,使学生的理论、实践和研发能力同时得到了提高。生物工程系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教师对企业生产和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设计,先后为6家企业设计了生产车间,发明专利《低盐固态酱油酿造的方法》被两家企业采用,其中一种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企业每年接受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实现了互惠双赢。

学院以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为本位,以建设生产性教学工厂为突破口,注重学训交替、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生产性实训。建有生物技术、汽车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等设备完善、技术力量较强的生产性教学工厂。汽车维修技术和驾驶技术培训基地现已形成集驾训技术培训、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出租客运、道路客运以及加油站、汽车装具于一体的多元教学功能教学基地,拥有驾训车辆87台、1个1500平方米的训练场、1个汽修厂、1个加油站、1个汽车装具厂、1个出租车公司,已成为鲁中地区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驾训培训基地之一。

跨国合作——出国留学便捷平台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为了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技能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和语言优势的复合型人才,把学院打造成区域经济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基地,该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法、英、美、俄、韩等15个国家的大学进行了友好往来,与加拿大福雷明大学、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师范大学等多个国外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务管理学院合办的赴法留学班赴法国留学设有三年制本科、五年制硕士,目前已培养赴法留学生3批;另外该校的赴澳、俄、加等国留学班还可专本免试连读,学费低廉,可获双证书。这些都为有志于出国的学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便捷平台。

学院学生以优秀的品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及第二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自2004年起,学院学生代表队连续三年在山东省计算机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05年“薛城双语杯”山东省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中,电子电气工程系学生荣获高职院校团体第一名及个人第一名等。在山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学院体育代表队获得5金1银3铜9枚奖牌,取得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服务一方拓空间 辐射带动排头兵

淄博职业学院坚持立足区域,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技术研发和服务,成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教育服务基地,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学院设有国家和省市化工、机械、电子、建筑、信息、会计、普通话、旅游等20余个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基地,拥有国家、省级多个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基地,是淄博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淄博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培训基地、淄博市化学检验工培训检验基地、淄博市质检培训基地、淄博市再就业培训基地、淄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等,年培训人员15000人以上。如举办了农村干部大专班,开展了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淄博市进网作业电工等,学院还是全国计算机考试考点、全国商务英语考点等。积极加强与本科院校的合作,与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合作,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及在职研究生教育。

积极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发挥教师的智力优势,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攻关项目,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先后为13家重点企业集团进行产品开发。数十名教师被聘为企业技术顾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发明专利13项,其中《低盐固态酱油酿造的方法》被山东淄博巧媳妇食品有限公司等投入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食品加工中心生产的菌种占据山东菌种市场的重要份额。

5年来,学院形成了较完整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突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以及省市媒体对学院进行了多次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九万里风鹏正举,八千里路云和月。目前淄博职业学院人正奋力拼搏,努力争创10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