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释义

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Zibo Hi-tech Industry Devleopment Zone)坐落于鲁中腹地,辖区面积121.13平方公里,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科技部命名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简介

十余年来,创业者们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秉承“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宗旨,艰苦拼搏、奋力开拓,让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科技新城区耸立在齐鲁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大地上。

目前淄博高新区内各类企业已达到3000余家,有国内的11家在境内外上市公司入驻高新区,另有韩国三星、美国百利高、PPG、荷兰DSM等世界性大公司已经进区发展。

作为高科技发展的窗口,区内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技术中心22家,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淄博博士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各类高新技术企业95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家。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5亿元,同比增长28.2%。

几多艰辛,几多收获。淄博高新区在重点发展以医药及精细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光机电一体化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集中、以园区建设促发展的独有新特色。

政策

政府大力支持

面向投资者,我们除执行国家和省的优惠政策外,还将在地方税收、土地征用、配套设置、物资供应、能源保证及进出口贸易方面为您提供更为优惠的条件。

1992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主要包括东部医药化工区、北部科工贸综合区和柳泉路科技开发一条街,是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外向型工业加工区于1992年12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3、38平方公里,为利用外资、对外加工贸易的集中区。

1993年7月和1996年11月,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淄博开发区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开发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淄博开发区行使统一的党政领导,开发区党委、管委会、经济发展总公司合署办公,实行党、政、企三合一的领导体制。开发区党委管委会按照“精简高效”、“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设立了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下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土地局、财政局、审计局、劳动人事局、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局8个直属部门,另外还分别设立了公安、工商、国税、地税4个分局。淄博开发区现行管理体制适应了开发区建设需要,促进了高新技术开发和外向型经济的协调发展。

建区以来,为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开发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高新技术进行开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改革奋进,使全区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8年,淄博开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4倍;技工钫总收入47、4亿元,比1992年增长5、5倍;工业总产值46、5亿元,比1992年增长6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30%,利税总额达到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42680元/人`年,进出口贸易额9280万美元。截止1998年底,各类进区企业已由初期的200余家增长到现在的1100余家,其中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6家,三资企业123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区内工业企业从业人员43580人。经过6年的发展,淄博开发区已成为淄博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龙头区、示范区和扩大开放的窗口区。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几年来,淄博开发区的决策者们始终本着“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的原则,把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放到突出位置,不断强化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从而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区伊始,正遇上国家整顿金融秩序。在资金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开发区的建设者们发扬“勇于改革,不畏艰难,开拓奋进”的他业精神,采取吸引外资成片开发、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带资开发、驻地镇村参与开发、土地片开发等形式,完成了各项急需工程使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一是抓好“形象”工程。从整体布局到局部设计都严格按照现代化城市功能配套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统筹规划区内设置,使开发区在外部形态和内在功能上体现出一种特有的面貌。二是强化以道路为重点的配套建设。修建、硬化各类道路20条,总长度45、1公里。区内以济青高速公路、魏北路、开发区中路、309国道为主的南北纵穿的城市交通网已建成。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区内全长12、9公里的张店东北外环路年内可望简易通车。三是狠抓绿化建设。建区以来,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40余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30%以上。在绿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突破发以往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模式,创出了一条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城市绿化与农村多种经营本结合的多渠道、多方式搞绿化的新路子。四是建设了一批生产、生活设施。建成年吞吐能力3万标箱集装箱中转站,兴建保税仓库2处、标准厂房7幢,华瑞园商住区累计竣工面积已达26万平方米,高标准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均已投入使用。五是吸引外资进行成片开发。与香港中银集团的合作,对方一次性注入资金500万美元。六是注重软环境的改善。

为加快进区项目建设速度,减少一次性投入规模,实行了企业免交电贴等费和区电力公司贷款办电,获利还贷的办法;针对新税制改革以及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坚持自费改革,先后出台了财政返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进区企业输各种手续的收费标准一律下调20%。近年来,又积极探索对一定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无费区”试点的新路子,通过免收生产期的所有费用,增强开发区的吸引力,促进科技会含量高的企业快速增长。目前,区内金融、保险、邮电、供水、供气、供热、电力等配套健全,起步区“七通一平”工程基本实现,形成了淄博开发区得天独厚的基础设施优势,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已初具规模。

加大力度招商引资

建区以来,淄博开发区的建设者们始终把招商引资放在各项工作之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产业规模,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的实现奠定了基础。6年来,相继与国外三十多家公司、财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的,拓展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特别是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保持与东南亚各国经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加大对美国、西欧、非洲等地区的招商力度,利用各种招商形式,瞄准高科技,主攻大项目,累计完成进区项目97个,总投资18、92亿元,总建筑面积67、4万平方米。1998年,进区项目数量是开发区建立以来最多的一年,许多项目已经显现出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首先,加大了多项合资合作协议。其次,不断调整对外招商策略,实现了招商方式的多样化。在坚持常规招商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委托招商和定位招商的工作方案,选择了6个国家和国内2个城市聘请了委托商和设立办事联络站。同时,积极实施网上招商,利用开发区国际互联网站,建立了全市范围的对外招商网络。

最后,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加大全员招商力度。根据淄博市产业结构和本区特点,选择了30个国外公司驻华机构及30个国内、市内大公司、大企业和15个重点项目,实行管委会和各部门负责人项目联系制度,每个部门都制定了招商引资任务,并对在建的重点项目成立了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在不断加强专业招商队伍的同时,将招商引资历工作和为进区企业服务作为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形成了全区人人关心、参与、支持招商引资的局面。截止1999年初,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淄博开发区投资,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已达123家,实现合同利用外资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外商投资行业涉及电子、电力、机械、塑料、化纤、轻工、建材、房地产等。

大力推进科技开发

从建区以之日起,开发区就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高新技术生长点,郑重地写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第一页。坚持以科技开发为先导,大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不断壮大科技力量,高新技术辐射和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高新技术推介活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换。高新技术转化项目中有70%左右来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成果和技术。二是加快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正规化建设。高创中心——硅研院孵化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场内与场外相结合,与科技单位、大电讯院校联合兴办科技专业孵化器的路子。高创中心现已培养孵化科技企业20余家,高科技项目40余个,亚大制药、博特通讯、星海电子等一批企业经孵化已顺利毕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开发区科技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三是在项目引进中,始终注重保持高新技术项目的主导地位。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在区内安家落户,如砷化镓、磷化镓光电材料、激光粒度分析仪、真空镀膜玻璃、脉动式燃烧锅炉、ic卡智能电话机、零时差数据采集仪、通讯电缆干燥设备、遥控通讯监测设备等,先后在区内加工投产,并逐步显示出巨大的高科技带动和示范效应。

有的项目,如新陶盛精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的等静压陶瓷模具,填补了国内空折,并通过产品扩产,在盘活存量资产、带动地方经济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四是加强与国际高科技园区、国际科技经济信息网络的沟通。1996年,与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国际互联网以及国家科委火炬计划电子信箱联网,使开发区的资料直接进入世界信息高速公路,为实现高新技术国际化开辟了新路子。五是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6项,省级火炬计划14项,获国家级新产品奖2项。六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机制。为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上的导向作用,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吸引社会各方面入股,形成多元化风险投资机制,向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进行参股、入股、贴息、担保,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制定了高新技术成果奖励办法、无费区试点方案等政策措施,努力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经过几年的发展,开发区已呈现出高科技产业、大企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大,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日显突出的特点。目前,全区新药物及精细化工、新材料及其深加工、光机电一体化三大主导产业基本框架基本形成,区内已有高新技术企业35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1/3。

抢抓机遇大胆开拓

近年来,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发展速度迅猛,规模不断扩大,资本积累日益雄厚,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欲望。为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工业向高层次、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大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开发区与市工商局经过多次调查研究,1997年初,联合创办了淄博民营科技工业园,并出台了《关于建设淄博民营科技工业园的意见》,就财政、税务、土地、收费、户口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开发区通过不断完善园区公用设施配套建设,健全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务体制,简化进园手续,降低收费标准等措施,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

1999年春,民营园一期工程全面启动,二期工程正逐步展开,累计开工建设企业32家,建成投产或即将建成投产的15家,开工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4亿元。这些进园的民营企业大多是生产型工业企业,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大,全市重点扶持的十大民营骨干企业中,有4家进园。在建企业中,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10家,过3000万元的企业4家。二是科技含量高。如星海电子公司生产的光缆传输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三是市场前景好。如鲁洲汽车配件厂生产的高级轿车刹车盘,全部出口美国。进园企业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淄博民营科技工业园已成为开发区乃至全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几年来,开发区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断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强化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五好村”、“明星村”、“文明单位”越来越多,一批批高素质的“带路人”、“领头雁”正在茁壮成长。二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下基层、进企业,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已成为开发区每个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深受中外客商及企业的欢迎。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借助新闻媒体,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外向型”经济和“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区内地方经济稳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4年,石桥镇被列为“淄博市科技兴农实验示范基地”区内城镇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1996年四宝山镇被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1997年四宝山、石桥镇合并建立宝石镇后,新的机制、新的措施带来了新的变化。1998年,宝石镇实现社会总产值8、5亿元,较上年增长18%;利税总额5450万元,增长16、7%利润总额2600万元,增长16%。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1998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较上年增长6、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50元,增收320元。为了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宝石镇于1999年确定建立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1999年上半年,总体方案已通过论证,正步入运作阶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