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卓娅 |
释义 | 卓娅简介全名: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卓娅生平 在苏联的伟大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涌现出很多卫国英雄,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就是她,她的名字叫卓娅·科斯莫杰扬斯卡娅。 卓娅于1923年出生在唐波夫州一个名叫“山杨小林”的村子里,两年后,弟弟舒拉出生。他们的父母都是教师,1938年,父亲在“大肃反”运动中莫明其妙地“失踪”。1930年5月,卓娅一家迁居到莫斯科。卓娅读到了一本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女英雄的故事,这位叫丹娘的女英雄在白匪军面前英勇不屈、拒不招供,最后英勇牺牲,她的形象在卓娅心中永志不忘。 1938年10月,年轻的卓娅加入了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1941年11月16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莫斯科城内已经可以听到隆隆的炮声。 热忱、纯洁、勇敢、聪慧的卓娅对母亲说:“妈妈,我要去参加游击战争……妈妈,你也知道,当法西斯向莫斯科冲来时,我们是不能袖手旁观的。” 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卓娅跟一批热血青年一起于10月潜入敌后,11月底在莫斯科以西86公里的彼得里谢沃村焚烧德军马厩时不幸被捕,虽受尽折磨也不肯吐露半点秘密。11月29日临刑时18岁的她对德国军人高喊:“你们可以把我绞死,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有两万万人,他们会为我报仇的!德军士兵们,趁现在还不晚,赶快投降。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她对村民们说:“永别了,同志们!别怕,同他们斗……为自己的人民而死,是幸福!” 右上图的雕塑是为纪念卓娅而建。卓娅雕像和当时18岁的她被德军绞死时的表情一模一样。战后和母亲 弟弟 舒拉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当卓娅英勇就义的事迹传到莫斯科后,斯大林给司令朱可夫下了一道命令,立即将残害卓娅的德军步兵团番号,通报给所有红军部队,在未来的作战中,只要俘虏了这个团的官兵,一律格杀勿论,不准接受他们的投降。 1942年2月16日,她被追授苏联英雄的称号。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卓娅和舒拉是同胞姐弟,小学、中学时其在同一个班级学习,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卫国战争爆发后,姐弟俩先后入伍,投身到枪林弹雨之中。姐姐卓娅深入敌后,执行任务时被俘,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弟弟舒拉进入坦克学校学习,成为一名坦克手,在战场上驾驭坦克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多次立功受奖,在攻打哥尼斯堡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本书是真人真事,作者科期莫杰米杨卡娅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 书的目录: 作者序/白杨村/新生活/得返故乡/女儿/光辉的名字/儿子/外祖母/姐弟俩/看看世界去/西伯利亚/冬天/难忘的印象/还乡/妈妈回来了/莫斯科/节日/瘟馨的夜晚/上学路上/新居/悲痛/她还是个孩子/新学校/希腊神话 …… 书的目录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梗概。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细致而又朴实的人物描写,平淡的富有情趣的平民生活,苏联独特的自然景色,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阐述,我更愿意用纪录片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小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来描绘战争,她把她的心血都花在战前那段美好的日子。聪明懂事的女儿,还有调皮的男孩子,幸福的一家人... 卓娅墓所在地——新圣女公墓卓娅·卡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墓碑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新圣女公墓。墓碑是用深灰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雕像表现了女英雄英勇就义的最后时刻。雕像生动地表现了卓娅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墓碑周围鲜花怒放,墓碑的台阶上摆放着人们献给女英雄的鲜花。卓娅墓的正对面是女英雄的弟弟舒拉和两位英雄的母亲——《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的作者柳博芙·季莫费耶芙娜·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墓地。 卓娅的纪念碑和纪念馆今天,在明斯克公路86公里标记处还耸立着一座纪念碑,它的底座上镌刻有这样一句话迹:“卓娅,民万古流芳的苏联女英雄,1923-1941年”。而在莫斯科州鲁斯区的彼特里谢沃至今仍保留着一座为卓娅建的纪念馆。在卓娅的故乡唐波夫州的山杨小林村的教堂里,卓娅的形象不带一丝苦难痕迹,与新圣母公墓中卓娅墓上的雕像风格截然相反。当卓娅一家生活在这里的时候,乡亲们都很尊重他们。小卓娅被人们称作是“小天使”,她无论何时都带着天真的笑容。在乡亲们心里,卓娅永远是那个带着笑容的“小天使” 苏报披露女英雄卓娅被叛卖经过1986年11月29日,在苏联女英雄卓娅殉难四十五周年之际,苏联《劳动报》根据历史档案材料向读者披露了这位共青团员当年被叛徒出卖的经过。 那是在1941年11月中旬,卓娅等十人组成一支小队去敌后炸毁德国法西斯的军事目标。这 支小队又分成几个小组,卓娅、克赖诺夫和克卢布科夫三人为一组。 就在11月26日夜,胆小的克卢布科夫在执行任务时被捕了。在敌人的审讯下,他招供说“不是一个人到村子里来的”。根据克卢布科夫提供的线索,德军搜索了村子。完成任务后还未来得及撤离的卓娅便这样落入了敌人的手中。 德军绞死卓娅的时候,把彼得里谢沃全村人都赶到刑场上去,但却把叛徒克卢布科夫锁在屋里。之后克卢布科夫在德军间谍学校受过训,准备混到苏联游击队里去搜集情报,没有得逞。194 2年4月,苏联军事法庭判处克卢布科夫死刑。 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小说故事就是讲述着这位女英雄的故事。 凶残的德军不仅强暴了她还在牺牲后将她的一只乳房割掉。 右上角的雕塑是为纪念卓娅而建。卓娅雕像和当时18岁的她被德军绞死时一模一样。 卓娅牺牲的消息传到了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得知卓娅牺牲的情形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亲自签署了一道特别命令:苏联红军绝对不允许接受杀害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任何官兵的投降,而且一旦抓到该团士兵,一律格杀勿论。 电影 卓娅 1944 苏联外文名称 Zoya 更多中文片名: Зоя 导演: Lev Arnshtam 主演: Galina Vodyanitskaya Tamara Altseva Aleksey Batalov 国家/地区: 苏联 上映 1944 剧情 在德军占领的别特里歇沃村口,德国哨兵抓住—个正准备投掷燃烧瓶的游击队员,敌人在审讯时发现她是—个姑娘。这个被捕者起初以沉默对抗审问,继而义正词严地训斥这帮法西斯。敌人对她施以酷刑,叫她供出自己是什么人。她死也不开口。当她被关进牢房后,她开始回忆自己短短18年的经历。她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她在幸福中度过童年时代,她从小性格顽强,受到热爱真理、热爱祖国的教育,17岁时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模范。第二年,爆发了... 幕后花絮 本片获得了1946年苏联国家奖金,是根据—个真实故事拍摄的。主人公坚贞不屈,英勇为国捐躯的动人事迹在人民中间传诵。导演满怀热情地将它搬上银幕,影片揭示出这—功迹产生的根源,以及英雄性格的形成过程,极大的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希腊神话中的卓娅(Dryad)是自然仙子宁芙(Nymph)的一支,专门掌管森林和树木。每个卓娅都与她所看护的树木同时诞生,她会居住在这棵树附近,或者就住在树里。根据树木种类的不同,卓娅又分为几支。比如看护橡树和白杨树的哈墨卓娅,看护月桂树的达芙苎;而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数美莉亚了,在女性出现之前,就是这些岑树的卓娅作为男子的配偶,让人类得以延续。 卓娅们大都面容娇好、体态婀娜,曾有人撰文赞道:“她们高颧骨,大眼睛,瞳色或是墨绿或如琥珀,不然就是紫罗兰一般的淡紫。她们的肤色和发色会随着季节交替而变化。在秋季,卓雅的头发会变成金色或红色,肤色则比平日的浅褐色略深,与其发色相衬。远远看去与秋日的落叶混融成一色,很难分辨。到了冬天,卓雅则发肤皆白,林中的积雪又成了她们最好的掩护。而在春秋时节,卓雅肤色浅褐,而头发则和周围的树林一样漾着动人的翠绿色。” 如此摄人魂魄的魅力,无论是宙斯还是阿波罗,波赛东还是赫尔墨斯都不惜拉下老脸,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更不用提那些成群结队拜倒在她们枝下的埃及王子、希腊国王了。不过据说卓娅们一旦被男性见到,就会化身成纤细的树苗,所以我们想真正一睹芳容还是相当困难的…… 与草地仙子利蒙妮亚得、山岳仙子俄瑞得、海中仙子涅瑞伊得等宁芙不同,卓娅并非长生不朽,她们的生命与所看护的树木息息相关。如果这棵树枯萎了,那么卓娅就会同它一道凋零。因此肆意砍伐林木的人都将受到诸神的惩罚,当然卓娅对他们也不会手下留情。 不过卓娅并非强力的神祗,遇到危险时一般都是靠自己超凡的美貌来魅惑敌人,也有记载说卓娅可以将触怒她们的人变成树木。不过这化人为树的魔法并非每个卓娅都能掌握,而世上又常有那没心没肺,不知怜香惜玉之人,所以在希腊神话中卓娅们可谓命运多怆。 相传有个叫伊偌西赤森的人要盖房子,他来到一处林地,拣了棵最大的橡树,一 斧下去,就见树干流出鲜血。面对如此异状,这糙人竟毫不犹豫继续砍伐。此时一个美丽的卓娅显身在他面前,苦苦哀求,希望他不要对自己下此毒手。但这伊偌西赤森简直是禽兽不如;为了一栋房子,它继续着那可怖的谋杀。最终,无助的卓娅和她深爱的橡树一起香销玉陨了。虽说后来农业女神得墨忒尔惩罚了这个暴徒,但如此令人发指的暴行还是令我这女权主义者食不知味,睡不安寝。 电视剧《江姐》中的小卓娅小卓雅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后来皆被国名党反动派杀死,江姐等人上刑场时,也有小卓娅,大家叮嘱她:“小卓娅,一会儿不论叔叔还是阿姨压在你身上都不要哭,好吗?” 在刑场上,江姐等人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住了小卓娅这个弱小却寄托着希望与未来的生命。 小卓娅其实是有原型的,她与《红岩》中出现过的“监狱之花”是同一个原型,当时渣滓洞监狱有两个一两岁的孩子,其中一个小女孩狱中难友给她起名为卓娅,她是左绍英烈士在狱中于1948年所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