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准噶尔鸢尾 |
释义 | 准噶尔鸢尾 多年生密丛草本。植株基部包有棕褐色残存的老叶叶鞘。须根棕褐色,上下近等粗。叶条形,花期较花茎短,果期比花茎高,长达80cm,宽约1cm;有3-5条纵脉。花茎高25-50cm,光滑,茎生叶3-4;花下苞片3,内含有2朵花;花梗长达4-5cm;花蓝紫色,直径达9cm,外花被裂片提琴形,内花被裂片倒被针形,直立;雄蕊3;花药褐色;花柱分枝顶端裂片狭三角形,子房纺锤形。葫果三棱状印圆形,长达6cm,直径达2cm,先端有长呼,网脉明显;种子梨形,棕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基本信息【药名】准噶尔鸢尾 【汉语拼音】zhun ge er yuan we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ongarica Schrenk 【功效】消肿止痛 【科属分类】鸢尾科 【主治】咽喉肿痛;疮肿;跌打肿痛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高山草地、坡地及石质山坡。 【采收和储藏】根,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种子,8-9月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除去果壳及杂质,再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北及四川等地。 【功效分类】消肿止痛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根捣敷;种子研末调涂。 【出处】《中华本草》 产地分布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苏、联、伊朗、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 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草本,植株基部围有棕褐色折断的老叶叶鞘。地下生有不明显的木质、块状的根状茎,棕黑色;须根棕褐色,上下近于等粗。叶灰绿色,条形,花期叶较花茎短,长15-23厘米,宽2-3毫米,果期叶比花茎高,长70-80厘米,宽0.7-1厘米,有3-5条纵脉。花茎高25-50厘米,光滑,生有 3-4枚茎生叶;花下苞片3枚,草质,绿色,边缘膜质,颜色较淡,长7-14厘米,宽1.8-2厘米,顶端短渐尖,内包含有2朵花;花梗长4.5厘米;花蓝色,直径8-9厘米;花被管长5-7毫米,外花被裂片提琴形,长5-5.5厘米,宽约1 厘米,上部椭圆形或卵圆形,爪部近披针形,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3.5厘米,宽约5毫米,直立;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褐色;花柱分枝长约3.5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裂片狭三角形,子房纺锤形,长约2.5厘米。蒴果三棱状卵圆形,长4-6.5厘米,直径1.5-2厘米,顶端有长喙,果皮革质,网脉明显,成熟时自顶端沿室背开裂至1/3处;种子棕褐色,梨形,无附属物,表面略皱缩。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生于向阳的高山草地、坡地及石质山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