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椎实螺 |
释义 | 外形特征椎实螺是腹足纲椎实螺科软体动物的统称,雌雄同体。具螺形贝壳,螺旋部一般低矮。形小如椎实,壳薄,暗色,半透明。螺旋部尖,体螺层颇大,壳口宽阔,无厣;体柔软,能缩入壳内。头部有伸缩性的触角1对,触角内侧基部有眼;头部腹面具口器,短而膨大。体右侧前方有生殖孔,雌孔和雄孔分离。有肺以营呼吸,但因入水生活,故其外套膜的一部分,又延伸成次生性鳃。 冬季潜伏于泥土中冬眠。 分布范围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常成群栖息在小水洼、池塘、湖泊、水库、浅水小溪及灌溉沟渠内。许多种类为人类、畜类、禽类及鱼类的寄生吸虫的中间宿主,对传播疾病起着及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有些种类可作为中等污染水体的指示生物,如静水椎实螺(Lymnaea stagnalis)等。 生物学价值椎实螺是华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对该类型的寄生虫传播有重要影响。 同时,其体表外壳的左右旋相对性状是生物学著名课题“母性影响”的实际案例,长期被选入高中生物学课本 杂交试验: 1.过程:椎实螺进行正反交,F1旋转方向都与各自母本相似,即右旋或左旋,F2均为右旋,F3才出现右旋和左旋的分离。 正交 反交 ♀(右旋)SS×♂(左旋)ss ♀(左旋)ss×♂(右旋)SS ↓异体受精 ↓异体受精 F1 全部为右旋(Ss) 全为左旋(Ss) ↓自体受精 ↓自体受精 F2 1SS∶2Ss∶1ss(均右旋) 1SS∶2Ss∶1ss(均右旋) ↓ ↓ ↓ ↓ ↓ ↓ F3 右旋 右旋 左旋 右旋 右旋 左旋 (SS)(分离)(ss) (SS)(分离)(ss) 3 ∶ 1 3 ∶ 1 如果试验只进行到F1,很可能被误认为细胞质遗传。 F1的旋转方向同母本一致。 2.原因: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是由受精卵分裂时纺锤体分裂方向决定的,并由受精前的母体基因型决定。 右旋──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右侧分裂; 左旋──受精卵纺锤体向中线左侧分裂。 母体基因型受精卵纺锤体分裂方向椎实螺外壳旋转方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