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庄心光 |
释义 | 庄心光,棉纺织工艺技术和管理专家。在上海棉纺织业的产品开发、工艺质量、企业管理、技术改造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曾编写《棉纺工艺设计》、《棉纺织计算》等著作,畅销全国,推进了棉纺织行业的基础性技术管理。 生平简介庄心光,1924年1月8日生于上海市奉贤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上海当中学教师,幼年就读于上海惠中中学。学校在当时的法租界内,他亲眼目睹洋人盛气凌人,日本侵略军在华暴行,深感这些歧视和屈辱,主要是国家太弱、太穷,他认为只有发展工业才能救中国。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市大同大学电机系学习。一年后,改考诚孚纺织专科学校,攻读纺织专业,1944年毕业。该校师资强,管理严,基础知识全面,重视工厂实习,理论结合实际。学习期间不放寒暑假,所以在两年中,基本上学完了大学的主要课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庄心光去上海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一棉纺织厂(上海国棉一厂前身)工作。那时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舞弊成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他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信心,感到光靠工业不能救国。而上海共产党地下组织颇为活跃,受其影响,他曾参加一些外围进步组织的活动;解放前夕,积极参加护厂。 1949年上海解放,庄心光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195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该厂技术员、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总工程师、代厂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在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经济核算、技术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上海国棉一厂是一个20世纪20年代初建造的老厂,经过几年改造,到50年代末,生产面貌起了深刻变化,产品全部出口,主要纱支的质量和单产名列全市先进水平,1959年被评为上海市厂际竞赛优胜厂和全国工业先进厂。由于庄心光在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生产者;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并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 庄心光将在工厂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编写了三本著作《棉纺工艺设计》、《棉纺织计算》、《提高细纱条干均匀度的方法》,都由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畅销全国,深受读者欢迎。 庄心光于1977年调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任副经理兼总工程师、经理兼总工程师等职务,全面负责生产技术工作。当时公司所属各厂企业管理十分混乱,生产水平普遍下降。公司领导研究后,认为整顿企业除了首先要解决领导班子外,关键要从管理着手。庄心光亲自下厂抓先进典型,蹲点带后进企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行业迅速上水平。接着,他又围绕生产发展要求,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终于使全行业再创历史最好生产水平。 1987年,庄心光调任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副总工程师,兼任棉纺织行业管理处总工程师;1989年调上海市申益棉纺织印染公司任董事长。在这期间,他更感到在市场竞争中调整产品结构的重要性。他帮助手帕、毛麻行业开发250英支礼品手帕布、高档领带面料和羊毛内衬、全毛薄型花呢等织物,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八五”规划期间,庄心光已前瞻性地认识到我国棉纺行业将面临的危机。他竭力呼吁我国棉纺织工业,除考虑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品种结构外,要下大力气减少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还以此为目标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引起了不少领导的重视。 技术成就庄心光在上海国棉一厂孜孜不倦地工作了33年。开始任试验室技术员,后任计划科长,从1954年开始负责全面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他十分重视工艺技术的研究。由于工厂设备落后,只能生产粗中支平布与哔叽等织物,产品质量落后于国际水平,与国家标准也有很大差距。他知道要改变生产面貌,首先要根据工艺质量要求,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可是限于当时的实际条件,更新设备难以做到。因此,他紧紧的围绕降低棉结杂质、改善细纱条干均匀度、降低布面纱织疵和提高生产水平等方面,组织了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各种三结合小组进行工艺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他认为从理论分析入手深入研究,攻关方向就比较明确;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提高细纱条干均匀度工作中,他认为减少棉纤维短绒的产生和牵伸过程中加强对纤维特别是短绒的控制是影响细纱条干均匀度的主要关键。因此,他在清、梳工序,探索短绒产生的重点部位,制订各种方案,寻求产生短绒最少的工艺。在细纱方面,他抓住牵伸机构、前后区部位,解剖麻雀,试验分析。他改进日东式双皮圈牵伸皮圈架及其附件的设计,采用橡胶皮圈和缩小握持点等措施,较大地改善了条干水平。掌握这一规律后,他在日后的技术管理上,从原棉开始,把11毫米以下的短纤维含量作为短绒控制的指标。他注意到日东式牵伸装置的后区,大铁棍加压较轻,隔距不能调节,对粗纱捻度特别敏感,当原棉长度、细度变化,季节性温湿度变化时,管理上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大批粗细不匀的细纱,造成棉布大量降等。为了保证生产常年稳定,他摸索了不同条件下各种合适的粗纱捻系数,建立了粗纱强力日常测试制度,有效地降低了布面纱疵,保证了生产秩序的正常稳定。 庄心光长期不断地研究工艺技术,掌握生产规律,明确老机部件改造的方向,使上海国棉一厂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产品升级,工厂生产细支、高密、单纱纯棉府绸奠定了基础。 庄心光在工艺研究中,注意积累资料和数据,善于归纳、总结。他的《提高细纱条干均匀度的方法》、《棉纺工艺设计》等著作,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1958年大跃进浮夸成风的年代里,首当其冲的是“车速问题”,各厂纷纷在细纱机上加速。细纱机断头大增,挡车工来不及接头,断头飞花满车间飞。庄心光认为细纱机要加速,一是要有准备,二是要通过试验,三是要有专人负责。他积极向党委建议,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成立试点小组。通过整顿机械状态、调整工艺设计与加强细纱车间领导等一系列措施,攻关机台的锭速可以从11000转/分提高到13500转/分;然而,如果锭速再提高,就会出现摇头锭子增多、筒管跳动、断头率上升、接头来不及等情况。这说明在当时的设备技术条件下,车速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庄心光为了保证生产稳定,采取成熟一种纱支推广一种纱支的做法,并且提出速度宜小量加,逐步加,进度宁可慢一些,但是产量一定要真实。后来,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召开的增产经验交流会上,局领导要庄心光介绍国棉一厂的做法,他详细汇报了一厂试验加速的全过程,并以试验数据说明,根据当时工厂的工艺设备、技术条件,锭速加到13500转/分比较切合实际,这是当时经济效益最好的运转速度。他的分析论断,得到实践证实,并在行业中推广,有力地制止了盲目加速的做法,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国棉一厂和其他纺织厂一样,管理混乱,次布堆积如山。1970年1月,上海市纺织工业局驻厂工作组请庄心光复出,主持生产工作。他胸有成竹地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同时,要分清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定目标,订措施。他先后召开了工人和干部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启发引导。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订次布责任制、次布分析制,发动群众讨论实施。为了严格分清责任,又重点建立布机开车责任制和纺、织两部固定供应制,并相应建立评比考核制度。他为了落实上述措施,每天召集纺、织两部有关人员去布房间分析次布产生的原因,研究措施。实施两个星期后,次布下降一半;一个月后,生产正常,恢复原有水平。国棉一厂这个经验后来为上海不少棉纺织厂采用,起到良好的作用。 1977年,庄心光调任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革委会副主任,全面负责生产技术领导工作。当时公司有32个棉纺织厂,180 余万纱锭。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工厂生产秩序非常混乱,生产水平普遍下降。庄心光根据在基层工厂抓生产的丰富经验,深知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厂的基础工作走了样。可是,抓基础工作、抓生产技术管理,量大面广,从何下手呢?他想,如果能抓准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带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就能把生产搞上去。他以降低细纱断头为目标,要求把断头率由最高200-300根降低到50根以下,细纱单产达到38公斤以上。公司立即发动全行业职工开展达标竞赛。庄心光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组织公司有关人员下厂,抓先进典型在全行业介绍,然后再找后进厂,下厂蹲点,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当后进厂也达标时,再发动全行业通过评比奖励的方法,推动全行业达到目标。这种做法不仅进展速度快,大面积达标的效果也好,一个季度左右能使企业达到一个目标,这就为公司进一步提出的“降低纱织疵”、“少拆限拆坏布”、“用户满意”三个目标的实现,打好了基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行业创历史最高水平。集中反映在公司的经济效益上,连续四年每年平均以13.7%的幅度增长。大家都说这段时期是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部署工作连续作战最紧张的时期,也是公司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庄心光十分重视产品结构调整。他认识到市场上没有长盛不衰的产品,特别纺织品是消费性产品,行业要开发产品必须与时俱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上海国棉一厂只能生产一般中粗支市布与哔叽等内销产品;为了争取出口香港市场,迫切需要提高产品档次。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提出要生产难度较高的40×40英支纯棉府绸。当时庄心光负责全厂生产技术工作,他组织三结合攻关小组,分析技术关键,制订攻关方案,从纺部到织部,从原料到工艺,从设备到操作,从温湿度到生产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改造工作。40×40英支纯棉府绸试制成功,出口香港,价廉物美,大受市场欢迎,使日本三桃牌府绸不得不退出香港市场。在40×40英支纯棉府绸试制成功的基础上,国棉一厂又乘胜前进,开发了30×40英支纯棉府绸和40×40英支纯棉精梳府绸,全部出口香港和欧美市场。从此,上海国棉二厂老厂换新颜,从一个仅能生产一般中支内销产品的工厂跃升为能生产细支、高密、单纱产品,且全部出口的工厂,为国家创汇做出了贡献。 1983年,庄心光在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工作时,纺织品市场大量滞销,十分不景气。他比较了32英支棉纱每件的利润,精梳棉纱高出普梳80%;从今后产品发展方向考虑,棉型高档纺织品必须经过精梳工艺。因此,他认为纺织品市场出现低潮,正是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大好时机。他提出精梳机的改造分两步进行:一是抓精梳机的高产改造,二是腾出厂房大量增添精梳设备,为日后市场好转,调整产品结构,大幅度增加精梳产品做好准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行业每万锭细纱机配精梳机达到了0.8套,这就为公司后来扩大精梳产品出口,发展纯棉中高档产品和开拓涤棉、中长等混纺产品创造了条件。 1989年,庄心光在中外合资申益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该公司下属一个织布老厂合资前长期生产涤棉府绸,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深受市场欢迎;但庄心光认为合资厂的产品不宜与一般棉纺织厂产品类同,它应该生产市场上较少、要求较高,一般棉纺织厂很少生产或难以生产的中高档产品。为此,他提出要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当时国外市场需要迫切、卖价又高的纯棉精梳细支单纱织物。这一方向明确后,该厂产品逐步转向50-60英支纯棉精梳单纱及细布、府绸、斜纹、卡其等织物方向发展,成品畅销日本、欧美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台织机的年利润经常稳定在1万元以上。 庄心光在抓基础技术管理和产品结构的同时,强调企业必须保证生产的长期稳定以及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全面开展技术改造。他在上海棉纺织行业中,首先提出并实施棉纺织厂细纱、布机车间夏季最高温度的控制。当时,上海各棉纺织厂大都沿用建国初期设计的空调设备。由于生产不断发展,细纱、布机速度逐步提高,细纱、布机车间夏季最高温度甚至在34℃以上,每逢季节性变化,车间生产就会出现波动,纺部绞皮辊、绞罗拉、绞皮圈“三绞”现象普遍出现。庄心光去香港和国外棉纺织厂考察,发现主要车间的温度一般都控制在27℃。香港地区气温高、湿度大,但夏季细纱车间温度也控制在27℃,相对湿度在55%左右。车间凉爽,环境整洁,生产稳定,绝无“三绞”现象。然而降低夏季车间温度必然引起能源消耗的大量增加。他认为消灭生产波动,稳定生产秩序,是技术领导的首要任务。他从多年工厂实践的经验中寻找线索,经公司和工厂专业人员齐心协力,对原有空调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不仅做到了最高温度控制在30℃以内,而且能耗还有所降低。试点成功后,公司决定对全行业空调设施进行改造。根据当时的资金,可能每年改造10个工厂,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全行业的改造任务。对上海棉纺织工业长年生产稳定,水平提高,能耗减少,劳动条件改善,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 在上海棉纺织全行业老厂改造方面,考虑到上海棉纺织厂设备陈旧,量大面广,当时纺织工业部所属纺织机械厂可能分配给上海的新型设备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全行业改造需要,庄心光在公司领导层提出了自力更生,成立棉纺织科研所,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与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机械厂或军工厂合作,开发先进水平的棉纺织设备。他将狭幅布机改造成阔幅布机,扩大了出口产品数量,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合作生产了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等设备,为棉纺织厂的大面积技术改造做出了贡献。 20世纪80年代后期,庄心光对棉纺织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进行全面研究,提出了不少有见解和指导性的建议,他的《“八五”及2000年对传统棉纺设备技术改造的探讨》一文获第一届陈维稷优秀论文三等奖。在纺织工业部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会议和上海“八五”规划研究会上,他分析了大量资料数据,认为我国棉纺织工业不久将面临危机,原有的低价原棉和低工资成本的优势不复存在。他提出要着力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大幅度减少用工。他认为我国内地棉纺用工是香港、台湾地区的3-5倍,是发达国家的10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很大,这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不少地区获悉他的见解后,请他去做专题报告,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几年后的实践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有前瞻性的。 1990年起,庄心光被聘兼任上海市投资咨询公司专家,为公司承担的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咨询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议。 庄心光对工作勤于思考,善于探索,不少见解有前瞻性;作风认真踏实,分析精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依靠群众,不辞辛劳地全心投入,为上海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主要论著1 庄心光.棉纺织计算.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58 2 庄心光.提高细纱条干均匀度的方法.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64 3 庄心光.棉纺工艺设计.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7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