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庄奎章 |
释义 | 庄奎章(1894~1969)惠安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任厦门中学校长,同安、莆田教育局长。抗战爆发后赴印尼,任井里汶中学校长等。旋赴新加坡,任爱同学校校长,南侨师范学校校长,星洲教师公会主席。其间参与组织抗日同盟。1949年弃教从商创办光明书局。历任新加坡福建会馆执委,中华总商会董事新加坡书业公会名誉会长等职。 庄奎章,惠安山腰(今泉港区山腰镇)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生,1969年病逝于新加坡。庄奎章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抗战前南渡新加坡,任过教员、校长。后因反对殖民地教育,被吊销教员执照,转而从商,创办光明书局,成为富商,曾在惠安公会等社团任要职。 庄奎章早岁家贫,但自少聪颖好学,后来就学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听过鲁迅的课《中国小说史略》。 大学毕业后,庄奎章致力于教育事业。二三十年代在集美中学、厦门大同中学教过书,当过省立厦门中学校长,担任过同安县、莆田县教育局局长。1926年鲁迅到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在省立十三中任教的庄奎章约了几位北师大同学前往拜见鲁迅。那是一个星期天,鲁迅很高兴地和他们谈了话,并应他们之邀,到南普陀用午餐。鲁迅日记中记载着此事,并且记有庄奎章的名字。 抗日战争爆发后,庄奎章浮海南渡,受聘于印尼井里汶中学,任校长。由于他热爱华族文化,热爱华文教育,被选为荷印中华教师总会主席。他为维护华教做出的各种努力,引起荷兰殖民地政府的不满,只好转到新加坡。在那里先后任爱同学校、南侨师范学校校长。 日本南侵时,庄奎章出于爱国热情和民族义愤,参与组织抗日同盟。新加坡沦陷后,他避难于苏门答腊,靠种地 为生。在流亡期间,他写了不少诗,自称为流亡诗稿。这些诗真实地记录了庄奎章匿居期间的艰苦生活和思想感情。他的诗格律谨严,音韵、节奏讲究;用词雅中有诙谐,俗中含有儒雅。 日本投降后,庄奎章返回新加坡,重抄旧业。因他的威望和才干,一度被选为星洲教师公会主席。那时,殖民地政府实施一套教育政策,企图扼杀华族文化,扼杀华文教育。庄奎章代表广大华族的意愿,反映华族教师的心声,仗义执言。他的言论惹恼了殖民当局。殖民当局吊销了他的教师执照,砸了他的饭碗。 无奈之中,庄奎章只好别作良图,半路出家学做生意。他一生为文,浮也因为文,沉也因为文,走投无路,做生意也离不开文。别的他做不来,对笔墨纸砚、书籍仪器他还略通门路,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于是,他开设一书店,叫光明书局,批发文具、仪器。他运筹策划,靠着文化界、教育界老朋友、老弟兄们的帮忙和支持,竟然鸿图大展,发了大财。就这样,他再次因文而沉之后,又因文而浮。 除了在惠安公会、庄氏公会任职之外,庄奎章因为为文成绩卓著,当上新加坡书业公会名誉会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