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庄电一 |
释义 | 庄电一,高级记者,详细介绍了庄电一的记者之路,从各个方面了解庄电一的记者生涯,庄电一是一名“草根记者”,从他关注的社会、文化、教育、西部问题、生态环境等问题一一阐述,向人们展示了一位“草根记者”的一生。 中文名:庄电一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6年 职业:高级记者 简介高级记者。1984年,光明日报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宁夏记者站记者,庄电一在上百名报考者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中。 荣誉多年来,庄电一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心声,发表稿件3000多篇,300多万字,有百余篇作品在全国、地区、行业性评比中获奖。他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连续3次被评为宁夏“十佳记者”。2000年,他获得地球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宁夏先进工作者;2004年,他被评为宁夏首届名记者、获全国林业宣传突出贡献奖。 百里挑一1984年,光明日报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宁夏记者站记者,28岁的庄电一以第一名的成绩在上百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光明日报社“百里挑一”,选中了他。20多年的时光证实了报社挑对了人,因为《光明日报》挑到的不仅是一名合格的记者,而且是一名不知疲倦的行者、不懈求知的学者、不断思索的智者三者于一身的优秀记者。这之前,他是一名教师,一名对戏剧创作感兴趣且写出几个剧本的文学爱好者,他的这段“戏剧史”在以后的工作中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他的不少报道,都有形象化的描述,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美国的大学教授、《费城公报》记者卡洛尔里奇在其著名的《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一书的导言中写道:“让读者看见,令读者在乎。遵循这两条原则,你将造就出获奖记者。”庄电一的许多报道哪怕是揭露社会问题的报道就是如此:他总是力图用准确、精练、形象、生动的语言把读者拉进现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20余载紧握生态关注“接力棒”1993年5月5日至6日,我国西部地区发生特大沙尘暴,死亡近百人,损失数十亿元。庄电一由此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他第一个发了稿,两天后中央电视台才播出这一消息。接着,他又深入采访,写出深度报道《沙暴向人类发出警告:塞上明珠还能存多久?》。就在沙尘暴降临的前后,宁夏的局部地区爆发滥挖甘草、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他又写出《滥挖甘草事件》的报道,并执笔配发了《请爱惜家园》的短评。这篇稿件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进行了转播,《文摘报》、《报刊文摘》等报刊也都在突出位置做了转载。接着,他又发表长篇通讯《“挖”来的灾害》,对一些地区的短视行为提出尖锐批评。1995年7月1日,《光明日报》突出位置发表了他的述评《请记住沙尘暴的警告》,又被一些报刊转载。1998年,当又一次挖甘草大会战爆发和又一次沙暴来临时,他又写出更尖锐、更深刻的述评《甘草濒危,沙暴频来》,再次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再一次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转播,并被其他报刊转载。 关注生态问题从当记者之初,庄电一就一直关注西部地区乃至中国的生态问题,先后发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稿件150余篇。有20多篇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或其他版面头条的位置。他还在《中国环境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减灾报》、《生活时报》、《宁夏日报》、《黄河报》等报刊发了大量与环保有关的稿件,其中有不少稿件被这些报刊安排在突出位置。他有多篇与环保有关的作品获奖。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庄电一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向“纵深地带挺进”,对于黄河水污染、宁夏“黄宝”干草大面积挖掘造成当地环境生态恶化、久打不停的土炼油、生活垃圾的处理、土地沙化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让他的责任感日益增强。他走进现场,深入分析生态破坏的原因,写出了《治理黄河水质污染刻不容缓》、《莫让“黄宝”变“黄祸”》、《太西煤,再不容滥采乱挖!》、《岂能用生活垃圾填湖围堰》、《土炼油成为动植物的“黑杀手”》、《是沙进人退,还是人进沙退?人类面临严峻抉择》、《黄沙吞噬了黎明村》、《“太西煤”呼救》、《羊多为患需节制,过度放牧酿苦果》、《“苦涩”的蜂蜜》等引起社会关注的环保文章,体现了一个记者的忧患意识。其中,为了反映被沙漠吞噬的黎明村的“前生今世”,庄电一四进偏远的黎明村。当天牛灾害使宁夏第一代农田林网丧失殆尽,生态环境因此恶化时,他写出一系列报道,其中长篇通讯《人与天牛之战》影响最大,直接推动了全国许多专家对天牛防治的关注和研究,对日本向我国天牛防治无偿提供5亿日元技术援助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宁夏发生外地利用铁路排空车皮转运垃圾、转移污染事件时,他又率先写出报道《宁夏成了垃圾场吗?》,引起全国各界强烈关注。随后,他又写出《偷运垃圾者应受制裁》一文,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查处。 社会呼吁今年,当退耕还林的补贴政策进入“倒计时”阶段时,他和宁夏一名记者进入南部山区,深入基层,用4天的时间走访了乡村负责人和许多农户,写出了长篇述评性通讯《“2605项目”的悲剧会重演吗?》,反映了退耕还林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 20多年来,他对宁夏乃至西部的生态问题一直密切关注。这根接力棒,他一直握在自己的手里,进行着这种“孤寂的长跑”。也因为他这种对生态的关注,在第30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时,他获得了“地球奖”,是光明日报社第一个获得这项荣誉的人。 社会文化教育事事关注1995年7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梁从诫结束了在西北三省区的考察,针对接待中的问题说:“西北地区那么穷,为什么还要这么铺张?能不能省下搞接待的钱干点正事?”这话让庄电一震惊。一种责任感促使他把接待上的铺张浪费问题写了出来,并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如何接待才算礼貌周到、热情有度?如何才能体谅基层的困难,真正办点实事?这些迎来送往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被他一一道来。 针对“行会”、“片会”泛滥的现象,他于1996年在《光明日报》上呼吁《该控制一下“行会”、“片会”了》,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对这种不正之风,他长时间进行跟踪,并多次给予揭露。 2006年9月,他在甘肃省敦煌市采访,发现随着自然、人为破坏的加剧,莫高窟崖体侵蚀、洞窟坍塌、塑像断裂、壁画脱落问题日益突出。一种忧患意识促使他写出了《兼顾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让敦煌国宝有个“喘息”》。 对教育,他更是十分关注。从湖南来到宁夏南部山区、献身当地教育事业的土家族青年杨成珠,身患重症,仍然坚守在讲台上。庄电一在长篇通讯中给予热情赞颂。在青海山区,他看见在艰苦环境辛勤耕耘的老师,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带着感情写出通讯《带干粮住校的老师们》;大学生晕倒在操场,折射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他拿起笔来写出了关注青少年健康问题的深度报道。 “草根记者”的平民情怀庄电一虽然是一名高级记者,但他一直活跃在采访一线,他的足迹踏遍了宁夏的山山水水。就是在青海、甘肃、陕西、新疆等地也留下了他勤奋的身影。他从不浮在都市里盲目跟风,也从不追求发稿数量,他关注的是那些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他的写作体现了一个记者的责任感与平民意识,他把为老百姓说话当作自己的责任,为老百姓鼓与呼。那些把“读者拉进现场”的报道,是他常年在生活基层行走,发出草的声音,同时,他也将根深深植在民众中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