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注意 |
释义 | 1 汉语词语◎ 汉语词语◎ 基本信息【词目】注意 【拼音】zhù yì 【英译】[pay attention to;attend to;take notice of;be careful;look out; take care;take sth.seriously] 【基本解释】 留意。关注。 ◎ 详细解释含义 1. 留意 2. 重视;关注 出处 1. 留意。谓把心神集中在某一方面。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论》:“《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盘中卼臲不自定,四座亲宾注意看。” 明 宋濂 《<太古正音>序》:“时天子方注意郊社宗庙之祀。”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这样的人在农村里是少见的, 道静 不由得对他注意起来。” 2. 重视;关注。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唐 白居易《与希朝诏》:“自首领已下,卿宜等第给付,其部落家口等远经跋涉,宜稍安存,以劝归心,用副注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考察留用》:“留台省当谪者数人,其所注意则仅 钱给事 ,及御史 张似渠 等三四人而已。” 示例 1. 注意钻研业务 2.要注意,法律必须得到忠实的执行 ◎ 心理学名词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心理学内容功能((一)选择功能 (二)保持功能 (三)调节功能 (四)监督功能) 种类((一)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 外显性注意与内隐性注意) 特征((一)注意的稳定性 (二)注意的广度 (三)注意的分配 (四)注意的转移) ◎ 概念◎ 简介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总是在感知着、记忆着、思考着、想象着或体验着什么。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很多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而要获得对事物的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就需要使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有关的对象。人在清醒的时候,每一瞬间总是注意着某种事物。通常所谓“没有注意”,只不过是对当前所应当指向的事物没有注意,而注意了其他无关的事物。 ◎ 注意和意识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与意识相比,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Baars,1997)。 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人从睡眠到觉醒、再到注意,其意识状态分别处在不同的水平上。 总之,在注意条件下,意识与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特定的对象,从而使意识内容或对象清晰明确,意识过程紧张有序,并使个体的行为活动受到意识的控制,而进入意识的具体过程则可能是无意识的,即有时包含了无意识过程。 ◎ 功能◎ (一)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 (二)保持功能外界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通过注意才能得以保持,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很快消失。因此,需要将注意对象的一项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中,一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 (三)调节功能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 ◎ (四)监督功能注意在调节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使得注意向规定方向集中。 ◎ 选择性注意的模型◎ (一)过滤器模型过滤器模型是英国心理学家布卢德革特提出的。他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致负担过重。 ◎ (二)衰减模型该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提出的,认为注意之外的信息传递通道没有被关闭,而是衰减。 ◎ 生理机制注意从其产生方式上说是一种定向反射。20世纪巴甫洛夫让其助手训练狗形成了对声音的食物性条件反射,他本人也去参观指导。巴甫洛夫发现,每当他出现时,实验动物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明显地受到抑制。巴甫洛夫分析认为,他在场成为一种新异刺激(陌生人),实验动物对这种新异刺激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反射,并抑制了已经建设立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把这种特殊的反射称为定向反射。因此,所谓定向反射是指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将感官朝向刺激物,试图探明它是什么的反射。按照巴甫洛夫的话说,“每一分钟落在我们身上的各种新的刺激帆就在我们本身引起相应的运动,以便我们更好地、更完全地去审视这些刺激物。我们注视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倾听发出来的声音,用力地嗅着接触到的气味。而且,如果这新的物体是靠近我们的话,还想去抚摸它。总之,就是力图用各种相应的外部感官去把握和占有各种新的事物。定向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巴甫洛夫把注意称为定向反肘。指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将感官朝向刺激物。定向反射一开始带有非条件反射性质,当环境中有新异刺激物出现时,有机体不由自主地去意它,这就足定向反射初期的具体表现。在这种非条件定间反射的基础上,以后又进一步发展了条件性的定向反射,如人类有意识地观察、探索活动等。这种条件性的定向反射主要受人们的需要、功机和活动目的所支配。 ◎ 外部表现人在注意某个对象时,常常伴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主要有: 适应性运动; 无关运动的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表现为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它具有选择的功能,也就是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注意还具有保持的功能,即感觉记忆的材料必须经过注意才能进入短时记忆,如果不加注意,它就会很快消失。此外,注意还有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 种类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抑制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 (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状态。 ◎ (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培养间接兴趣 合理的组织活动 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 (三)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无意后注意通常是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例如在刚开始做一件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但是在对工作发生了兴趣以后,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了,而这种注意仍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 ◎ 外显性注意与内隐性注意注意可以区分为外显性注意与内隐性注意。外显性注意是指直接把感觉器官转向外界刺激来源的动作,而内隐性注意是对几个可能的感觉刺激中的一个产生知觉集中的行为。内隐性注意被认为是一个对感觉全景的特定部分的信号进行增强的神经过程。 ◎ 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环境或同一活动上的注意持续时间。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 (二)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二是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 (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 (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即一瞬间意识能把握的事物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能否较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上;注意的转移,即注意能否根据需要较快地从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注意的分配,即能否同时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事物上。 ◎ 注意障碍注意障碍是指注意过程中发生的心理障碍。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均需要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时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注意障碍有: ◎ 注意减弱患者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至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 ◎ 注意狭窄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 研究历史◎ 1850年代到1920年代在詹姆士的时代,只有一种研究注意的方法:内省法。在注意研究方面的成就很少, 尽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Walter Benjamin和Max Nordau都认为这是智力研究的主要领域。例如,这一时期一个主要的争论是是否可能同时注意2个事物(注意的分配)。一些人觉得他们做不到,另一些人说他们可以。没有实验,解决这个争论是不可能的。 ◎ 1920年代到1950年代从1920年代到1950年代,注意的领域仍相对不活跃。这时心理学的主流是行为主义。 ◎ 1950年代至今在1950年代,心理学家恢复了对注意的兴趣,当时随着所谓认知革命的到来,主流的认识论从实证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认知革命承认,像注意这样的无法进行观测的认知过程,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合理目标。 在1990年代,神经科学家开始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来推想大脑是如何完成注意的任务。由于这些昂贵的设备只能在医院中找到,心理学家寻求与神经科医师进行合作。选择性注意的大脑成像研究的先驱是心理学家Michael Posner(以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著称)和神经学者Marcus Raichle。他们的研究很快激起了整个神经科学界的兴趣,在此之前,他们还只是关注猴脑的研究。随着这些技术创新的发展,神经科学家对这类结合了认知心理学和大脑成像的新技术的研究日益感到兴趣。虽然认知心理学家很早就使用脑电图的技术来研究选择性注意的大脑机制,但是新技术测量大脑局部活动的能力,恢复了大批研究者的兴趣。这些实验的结果表明与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和猿猴 literature的广泛一致。 ◎ 最近的研究注意仍然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许多詹姆士时代的重要争论仍然没有解决。例如,尽管大多数科学家接受注意可以分配,唯尚未能掌握有力的证据。直至现在,仍没有被广泛接受的较上述詹姆士的定义更为具体的定义。由于缺少进展,使得外界许多人揣测,注意其实是泛指许多没有共同机理的单独的过程。 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包括寻找引起注意的讯号来源、这些信号对于感觉神经元调节的影响,以及注意跟其他认知过程,如工作记忆的关系。 3 莫拉维亚著书籍◎ 图书信息书 名:注意 作 者:(意)莫拉维亚,曹金刚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 ISBN: 9787544710862 开本: 16开 定价: 23.50元 ◎ 内容简介《注意》是一位小说家兼记者以及他正在写作的一部小说的故事,而小说家本人正是他在写的这部小说的主角。他希望以日记的形式积累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一部记录自己与妻子爱情故事的小说。但是,当他重新阅读自己的日记时,却发现它并不能反映自己所要表现的现实:他已经不再爱自己的妻子,而且想尽办法冷落和疏远她。同时,当他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位昔日令自己迷恋的女人身上时,很多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这位妻子和母亲不仅把年轻女子介绍给她的男性“客户”,而且利用这个便利条件为自己的丈夫提供性消费的工具,甚至还曾经教唆年幼的女儿为男人提供同样的服务。另外,父亲与继女之间乱伦的关系,或者可能成为乱伦的关系,也成为书中的作家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现实问题。这位父亲试图打破乱伦的禁忌,同时又在以清醒的旁观者的身分观察和分析着这种关系。当他正要放弃小说的写作时,却觉察到日记本身就是一部小说。 ◎ 作者简介阿尔贝托·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1907—1990)举世瞩目的意大利二十世纪划时代小说家。他在毕生创作的近十八部长篇小说和十二部短篇小说集中,剖析了人的绝望感和忧虑,探讨了人的社会存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凸现了道德和行为、目的和手段、生存自由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的理想和现实的迥然不同。他认为:“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现代人怎么变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了。”他的小说故事性强,有多部被拍成电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