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福司 |
释义 | 名片 百福犹多福。《诗·大雅·假乐》:“干禄百福,子孙千亿。”《墨子·鲁问》:“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於鬼神。”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殃销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大会》:“捧云浆,谩歌百福受天庆,喜 江 东新造,典午重昌。” 百福司百福司镇位于来凤县西南,地处鄂、湘、渝交界之地。镇政府驻百福司,面积185.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百福司、新安、捏车坪、冉家、舍米湖、合光、沙道湾、石梁子、观音坪、梅子动、拦河、廖家坝、堡七、斧头落、新才沟、岩坝子、荆竹堡、可洞、安家堡、木车坝、洞塘坝、安抚司、怯道河、高洞。 基本简介①镇名:百福司镇。 ②美称:一脚踏三省、摆手舞之乡。 ③人口:2.87万人。 ④特产:金丝桐油、西兰卡普、竹篾编扎。 来凤县百福司镇位于湖北省恩施州西边陲,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之地,东与湖南龙山县接壤,西与重庆酉阳县毗邻,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 地跨东经109°07′至109°21′,北纬29°04′至29°07′,全镇国土面积184.13平方公里,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酉水河由北向南穿镇而过,怯道河从西向东横贯全镇,两水系于百福司集镇相汇,再向东直奔洞庭。两水之上,架四座石拱桥连接鄂、湘、渝。酉水乘船可达湘、渝,公路可直通黔、蜀,水陆交通方便。 建国初期,设卯洞区,下辖13个乡;1958年10月撤卯洞区,设卯洞公社,下辖11个管理区;198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县辖镇,定名百福司镇,下辖6个乡(1997年改设管理区,2003年撤销). 百福司镇属二高山地区,平坝与山地面积比为1:7.地势西高东低,峻岭重叠,沟壑纵横。全镇平均海拔389米,最高海拔1127米,最低海拔339.90米。 百福司镇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1260小时,无霜期269天,年平均降雨量1494毫米,年平均气温16.8℃至18.5℃。 农作物以水稻 、玉米 、薯类为主,林业和土特产以松、杉、油桐 、花生、中药材等较好 ,其中“金丝桐油”闻名中外,1958年,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笔题写并授予“金丝桐油,名冠全球”锦旗。 百福司由来百福司镇历史悠久 。据康熙《卯洞司志》载 ,自唐、宋迄元,世授宣抚使,镇守边夷,几百年来承袭土司制度,至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土司制度,设智乐里(漫水司)、勇敬里(百户司)和仁育里(卯峒司)。后,因“户”与“福”谐音,且取福有吉祥之意,改百户司为百福司。百福司又名卯洞,因此地有一天然伏流洞,酉水伏流200余米,相传是祖师爷鲁班为治水患,卯时掷“五尺”凿洞而成,故名曰“卯洞”。 百福司土家族百福司镇是土家族的聚居地 .彭 、田、向氏等土家族人世居其地,为恩施州土家族居住最集中之地,民风民俗浓厚淳朴。好客、朴实、勤劳的土家山民世代传承,凝结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习俗底蕴,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土家人熏大块腊肉,吃鼎罐饭,饮包谷酒,喝油茶汤,跳摆手舞,盖土花被,住吊脚楼,是酉水流域土家族保留风俗习惯最为完整的地方。民间工艺以纺织“西兰卡普”和竹篾编扎最为着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土家人的住房多为木屋瓦房。小康之家以三柱四棋为正屋,殷实人家有五柱八棋,还有七柱十二棋和“四合天井”的大院。两边配有厢房或转角楼,有正屋配单转角楼和正屋配双转角楼。正屋中间叫堂屋,正上方板壁上安有神龛,是祭祀祖先、宴请宾客之所。堂屋两边的左右房叫人间,人间又以中柱为界,分成两间。后面一间卧房住人,前面一间叫火堂。火堂中有一火坑,用四尺长、五寸厚的石板围成方形。火炕内架三脚架,作煮饭、炒菜、热水之用。火堂是一家吃饭、取暖、休息之所,客人来了也坐在坑边。火坑上吊一个木架,供炕腊肉或烘烤实物之用。火炕后面是主人住房,内设牙床、衣柜、大柜,有的摆三滴水和五滴水牙床。厢房常用作灶房,客多时做菜饭,还可以安放碓、磨。吊脚楼分上、下两层,楼上是闺女织锦、绣花和读书的地方。楼沿上有各式各样栏干,窗上雕有各种人物、故事。楼下一般作放粮食的仓库,有的作猪圈、牛栏和厕所。殷实富户修走巴转角楼,飞檐翘角,十分壮观。大户人家用砖修封火院墙,只有一个门进出。有的有还修冲天楼,一般修三层,最高修五层。为了安全,很多人修朝门。朝门两边砌砖墙或编竹篱围成庭院,俗称天井坪,铺上青石板,作晒谷、晒桐、晒茶子用。 神州第一摆手堂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摆手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土家先民发祥于长阳武落钟离山,巴务相为其最早的领袖,号为廪君,古称巴人。巴人后迁至施南(今恩施州)、湘西(现湘西州)、渝水(今重庆市)等地,少数迁至贵州省境内,来凤舍米湖村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的群山中,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据村里老人讲,他们都是唐朝末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代。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唯好摆手舞。古巴人战争阵前舞蹈谓巴渝舞,后由渔猎发展为以种养为主的农业生产后,巴渝舞加进了一些农耕畜养动作,演变为后来的摆手舞,现今已成为土家族人民的传统舞蹈。 来凤县现存摆手堂3处,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大门形似牌坊状。在大门与神堂之间,有一条石铺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神堂的墙壁是石块砌成,屋面覆盖人字披黑色布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拱飞檐,显得古朴厚重。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现存古碑系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维修摆手堂时所立。这里有上千年的古寨,几百年的古堂,为渝东、湘西、鄂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发祥地,因而被誉为“摆手之乡”、“神州第—摆手堂”。 每逢新春佳节,舍米湖寨内热闹非凡,人们披红戴绿,男女老少齐到摆手堂,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群众围绕松树跳舞,鸣锣击鼓,先敬奉土司王,然后举行摆手舞,以舞祭祖,欢庆丰收,并预祝新的一年兴旺吉祥,五谷丰登。清咸丰年间陈秉钧在《题土王词》一诗中形容:“五代兵残铜柱冷,百蛮风古洞民多,而今野庙年年赛,里巷犹传摆子歌。”同治年间彭施锋著诗云:“福石(百福司)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迭,一片缠绵摆子歌”,更证明摆手歌舞在该地相当盛行。 落印瀑卯洞离镇中心一公里,位于来凤百福司镇境内,是一座天然形成的隧洞,洞长220米,宽58米,洞高38米,洞内景色奇特,洞外景观雄伟、壮观、奇异、惊险。关于卯洞,在酉水流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鲁班师徒云游至酉水河上空,被这里秀美的山水所吸引。于是鲁班在酉水上游的佛潭绝壁上(即来凤的仙佛寺)修凿佛像,又由于鲁班听说下游有一壁悬崖挡住了水流,百姓常受水患,就叫其徒弟去下游打通水道。等到鲁班将佛潭的佛像凿好,准备离开的时候,才发觉弟子因为太累,没有将阻挡水道的绝壁凿通,于是用木棍在悬崖下戳了几下,便形成一个狭小的洞,因为当时是卯年卯月,所以称之为“卯洞”。鲁班临走前,又在佛潭扔下一只草鞋,每隔20年变成一只铁船,疏通下游的卯洞。所以人们常说:“要等卯洞开,需等铁船来”。美丽的传说给卯洞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仙人洞在洞口的正上方,一百多米处有一个圆形的小洞,此洞名曰:仙人洞,据说那是在几百年(或者更长)以前先民遗留下来的杰作,是先民用来埋葬棺木之所,但无人能想象出先民是怎么在那没有任何辅助性工具的情况下,在陡峭的悬崖绝壁上雕琢出这奇特的洞穴的,先民的智慧让后人无不称绝,这也给仙人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上穿洞主峰鸟瞰,落印潭、卯洞尽收眼底。卯洞卯洞,四十八洞。南岸较著名的有月亮洞,洞口形如月亮;燕子洞,洞容深不可测,数不清的岩燕遮天蔽日。北岸的大洞内有石磨龛,两块钟乳石,一似石磨,一似缠头帕的妇女在推磨,惟妙惟肖。正洞和大洞比肩而存,路径相通,洞内有大厅,厅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尤其四块巨石,像龙、像凤、像麟、像龟,人称“四大灵石”,不由人叹其大自然的造化!“石上垂莲花十数瓣,天然生成,非人工。”这是《来凤县志》卷六的《地舆志·古迹》中的话,描述卯洞内石钟乳的多姿多彩。“南山卯洞太奇绝,山势回环水势灭;其中灵怪多异常,大洞正洞景差别。”这是清代来凤一位知县游卯洞后的诗作。 卯洞卯洞风景区位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的酉水河来凤县百福司镇段,距张家界风景区230公里,距湘西里耶秦简出土地70公里,距黔江小南海110公里,距渝怀铁路龙潭站80公里(赵世炎故居). 卯洞是一座骑跨在酉水河上唯一的,最壮观、最雄伟、最奇绝的一座大山河洞,洞高38米,宽58米,长220米;洞内奇特,游人无不称口叫绝,沿河两岸石峰溶洞星岁棋布,比比皆是。“落印潭”、“仙人洞”、“卯洞”美丽的传说至今。 卯洞是一个大伏流洞,酉水从洞中穿过,形似“卧龙吞江”,气势恢宏。与卯洞毗邻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大小溶洞数十个,有的洞穴在山顶,有的洞穴在山腰,有的洞穴在绝壁上,有的洞穴在河水边,各溶洞或背靠背、或面对面、或上下对应、或左右相依,形成了奇特的溶洞奇观,叫人自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卯洞还是百户司土司城所在地,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1992年对老司城“八景之一”的仙人洞进行考古挖掘,从悬棺中发掘文物131件,文物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大,文化内涵之丰富,在有悬棺葬习俗的地区都属罕见,也进一步佐证了卯洞景区历史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传说鲁班和弟子仙游路过来凤时,看见来凤仍是一片汪洋,当地人民深受水患之苦,顿生为来凤造福之念。于是,师徒二人分工,由鲁班修建佛潭,以保佑来凤人民幸福安康;弟子凿开飞龙山排水,以消除来凤人民水患之忧。待鲁班完成佛潭修建后去看弟子开山的进展时,却发现弟子在偷懒睡觉,飞龙山并没有开通。此时,鸡已叫三遍,天快亮了,于是鲁班灵机一动,拿起手中的拐棍在飞龙山上戳了一个洞(因是卯时,此洞故名卯洞).同时,鲁班脱下一只草鞋丢进佛潭水中,说道:要得卯洞开,需等铁船来。 古书院解放后本县古书院尚存朝阳书院、桂林书院的主体建筑。朝阳书院大殿于 1984年拆毁,现仅存桂林书院。该院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嘉庆九年,同治五年均进行过扩建或维修。现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仍可见当年风貌,今为百福司中学学生宿舍。 旅游开发强劲升温百福司镇文化底蕴丰厚,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去年9月,该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今年,该镇聘请武汉大学专家编制旅游产业开发总规和详规,总投资近100万元。争创“湖北省旅游名镇”。 该镇着力挖掘、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即弘扬舍米土家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万担桐油下洞庭,十万杉条达九州”的古商贸文化,打造以“卯洞”为代表的原生态地质公园文化,挖掘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及“土家食道”的饮食文化等。通过争取项目,引资开发,充分展现“吃土家饭、住吊脚楼、品土司文化、赏卯洞地质公园、购土特产品、看民俗风情表演”六大卖点。 如今,百福司镇成为旅游开发的一块热土,吸引了众多投资商和旅游专家的目光。不久的将来,百福司镇定会成为鄂、湘、渝边区旅游观光的胜地。 民族风情图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