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释义

通用名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曾用名 英文名 PIPERA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 拼音名 ZHUSHEYONG PAILAXIXINNA 药品类别 青霉素类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疏松块状物;无臭;极易引湿。

药物分析

方法名称: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中哌拉西林(C23H27N5O7NaS·H2O)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方法原理: 供试品经称取制成流动相溶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54nm处检测哌拉西林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 1. 甲醇

2. 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3. 10%氢氧化四乙胺溶液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板数按哌拉西林峰计算应不低于 1600。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流动相: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10%氢氧化四乙胺溶液 水= 400+50 3 547,用磷酸调pH值至5.5;

2.2 检测波长:254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 称取供试品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精密称取本品适量。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哌拉西林钠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分别制成每1mL含0.02mg的溶液。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供试品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溶解后,摇匀,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54nm处测定哌拉西林钠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391。

药理毒理

哌拉西林是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具广谱抗菌作用。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其他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本品对肠球菌属、A组、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亦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包括脆弱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许多厌氧菌也对哌拉西林敏感。哌拉西林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不吸收。正常人肌内注射本品1g后0.71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为52.2mg/L,6小时血药浓度为 1.3mg/L。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本品1g后即刻血药浓度达 58.0mg/L和142.1mg/L,6小时分别为0.5mg/L 和0.6mg/L。给严重肾功能损害病人(内生肌酐清除率≤5ml/L)于30分钟内按体重静脉滴注70mg/kg,1小时后的血药浓度约为 350mg/L。本品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7%~22%,表观颁容积(Vd) 为0.18~0.3L/kg,分布半衰期(t1/2?)为11~20分钟,在骨、心脏等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在脑膜有炎症时在脑脊液中也可达到相当浓度。正常肾功能者哌拉西林血消除半衰期(t1/2?)为0.6~1.2 小时,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者可延长至3.3~5.1小时,在肝内不代谢。本品系通过肾(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和非肾(主要经胆汁)途径清除。静脉注射1g后,12小时尿中排出给药量的49%~68%。肝功能正常者10%~20%的药物经胆汁排泄。很少量药物经乳汁排出。血液透析4小时可清除给药量的30%~50%。肌内注射前1小时口服丙磺舒 1g,可使血药峰浓度(Cmax)增高30%,血消除半衰期(t1/2?) 延长30%。

适应症

适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哌拉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亦可用于有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

用法用量

本品可供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成人中度感染一日8g,分2次静脉滴注;严重感染一次 3~4g,每4~6小时静脉滴注或注射。一日总剂量不超过24g。婴幼儿和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为每日按体重100~ 200mg/kg。新生儿体重低于2kg者,出生后第1周每12小时50mg/kg,静脉滴注;第2周起50mg/kg,每8小时1次。新生儿体重2kg以上者出生后第1周每8小时50mg/kg,静脉滴注;1周以上者每6小时50mg/kg。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局部症状:局部注射部位疼痛、血栓性静脉炎等。 3.消化道症状:腹泻、稀便、恶心、呕吐等;假膜性肠炎罕见。 4.个别患者可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和疲倦等。 6.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大剂量时,因脑脊液浓度增高,出现青霉素脑病,故此时应按肾功能进行剂量调整。 7.其他:念珠菌二重感染、出血等。

禁忌症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 本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1.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或普通拟杆菌)所致的阑尾炎(伴发穿孔或脓肿)和腹膜炎。2.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非复杂性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蜂窝织炎、皮肤脓肿、缺血性或糖尿病性足部感染。3.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所致的产后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性疾病。4.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仅限中度)。5.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中、重度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内肺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全身和(或)局部细菌感染。

【化学成分】 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

【药理作用】 哌拉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药。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革兰阴性菌:大多数质粒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催产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莫根杆菌属、嗜血杆菌属(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多杀巴杆菌、耶尔森菌属、弯曲菌属、阴道加特纳菌。染色体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弗劳地枸橼酸茵、产异枸橼酸菌、普鲁威登斯菌属、莫根杆菌、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压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属(洋葱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革兰阳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生脓链球菌、牛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绿色链球菌、C族和G族链球菌)、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包括MRSA)、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奴卡菌属。厌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拟杆菌属(二路拟杆菌、二向拟杆菌、多毛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口腔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不解糖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难辨梭菌、产气荚膜杆菌)、韦荣球菌属、放线菌属。

【药物相互作用】 1 本品与庆大霉素联合对粪肠球菌无协同作用。和某些头孢菌素联合也可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属的某些敏感菌株发生协同作用。 2 体外试验中,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可以灭活氨基糖苷类药物。当本品与妥布霉素合用时,由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能使妥布霉素失活,使妥布霉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肾脏清除率及尿中排泄将分别下降11%、32%和38%。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如血液透析患者,联合应用妥布霉素与哌拉西林时,前者的药代动力学将发生变化。 3 本品与丙磺舒合用,可以使哌拉西林半衰期延长21%,他唑巴坦半衰期延长71%。 4 哌拉西林和羧苄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一样,与能产生低凝血酶原症、血小板减少症、胃肠道溃疡症或出血的药物合用时,将有可能增加凝血机制障碍和出血的危险。如抗凝血药:肝素、香豆素、茚满二酮;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尤其是阿司匹林、二氟尼柳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其他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或磺吡酮。 5 本品不能与其他药物在注射器或输液瓶中混合。与其他抗生素同用时,必须分开给药。不得与只含碳酸氢钠的溶液

【不良反应】 1 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有: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等。消化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局部反应:如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水肿等。其他反应:如血小板减少、胰腺炎、发热、发热伴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这些反应发生在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治疗时。2 此外,本品尚可见下列不良反应:腹泻、便秘、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斑丘疹、疱疹、荨麻疹、湿疹等。烦躁、头晕、焦虑等。其他反应:如鼻炎、呼吸困难等。

【禁忌症】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酶抑制药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使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者禁用。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灰黄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3.本品在少数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导致出血,发生后应及时停药并予适当治疗;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 4.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可引起直接抗球旦白 (Coombs)试验呈阳性,也可出现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升高、高钠血症、低钾血症、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多。 5.有过敏史、出血史、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或抗生素相关肠炎者皆应慎用。 6.本品不可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静滴。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本品有损害,但尚未在孕妇中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排除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1.在体外本品与氨基糖甙类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2.本品与头孢西丁合用,因后者可诱导细菌产生?-内酰胺酶而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出现拮抗作用。 3.与肝素、香豆素、茚满二酮等抗凝血药及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合用时可增加出血危险,与栓溶剂合用可发生严重出血。 4.本品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能同瓶滴注,否则两者的抗菌活性均减弱。

药物过量 应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血液透析可清除哌拉西林。

其它信息

贮藏 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包装

有效期

主要成分

通用名 哌拉西林钠

化学名 (2S,5R,6R)-3.3-二甲基-6-[(4-乙基-2,3-二氧代-1-哌嗪甲酰氨基)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拼音名 PAILAXIXINNA

英文名 PIPERACILLIN SODIUM

CAS No. 59703-84-3

结构式

分子式 C23H26N5NaO7S

分子量 539.54

规 格 按C23H27N5O7S计算 (1)0.5g (2)1.0g (3)2.0g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使用说明书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使用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商品名:

英文名:Piperacillin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Pailaxixinna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哌拉西林钠,其化学名为(2S,5R,6R)-3.3-二甲基-6-[(4-乙基-2,3-二氧代-1-哌嗪甲酰氨基)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23H26N5NaO7S

分子量:539.54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疏松块状物;无臭;极易引湿。

【药理毒理】

哌拉西林是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具广谱抗菌作用。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其他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本品对肠球菌属、A组、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亦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包括脆弱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许多厌氧菌也对哌拉西林敏感。

哌拉西林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不吸收。正常人肌内注射本品1g后0.71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为52.2mg/L,6小时血药浓度为1.3mg/L。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本品1g后即刻血药浓度达58.0mg/L和142.1mg/L,6小时分别为0.5mg/L 和0.6mg/L。给严重肾功能损害病人(内生肌酐清除率≤5ml/L)于30分钟内按体重静脉滴注70mg/kg,1小时后的血药浓度约为350mg/L。

本品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7%~22%,表观颁容积(Vd)为0.18~0.3L/kg,分布半衰期(t1/2a)为11~20分钟,在骨、心脏等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在脑膜有炎症时在脑脊液中也可达到相当浓度。

正常肾功能者哌拉西林血消除半衰期(t1/2b)为0.6~1.2小时,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者可延长至3.3~5.1小时,在肝内不代谢。本品系通过肾(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和非肾(主要经胆汁)途径清除。静脉注射1g后,12小时尿中排出给药量的49%~68%。肝功能正常者10%~20%的药物经胆汁排泄。很少量药物经乳汁排出。血液透析4小时可清除给药量的30%~50%。肌内注射前1小时口服丙磺舒1g,可使血药峰浓度(Cmax)增高30%,血消除半衰期(t1/2b)延长30%。

【适应症】

适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所致的败血症、上尿路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哌拉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亦可用于有粒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

【用法用量】

本品可供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

成人中度感染一日8g,分2次静脉滴注;严重感染一次3~4g,每4~6小时静脉滴注或注射。一日总剂量不超过24g。

婴幼儿和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为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新生儿体重低于2kg者,出生后第1周每12小时50mg/kg,静脉滴注;第2周起50mg/kg,每8小时1次。新生儿体重2kg以上者出生后第1周每8小时50mg/kg,静脉滴注;1周以上者每6小时50mg/kg。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局部症状:局部注射部位疼痛、血栓性静脉炎等。

3.消化道症状:腹泻、稀便、恶心、呕吐等;假膜性

肠炎罕见。

4.个别患者可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和疲倦等。

6.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大剂量时,因脑脊液浓度增高,出现青霉素脑病,故此时应按肾功能进行剂量调整。

7.其他:念珠菌二重感染、出血等。

【禁忌症】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使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者禁用。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灰黄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3.本品在少数患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导致出血,发生后应及时停药并予适当治疗;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

4.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可引起直接抗球旦白(Coombs)试验呈阳性,也可出现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升高、高钠血症、低钾血症、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多。

5.有过敏史、出血史、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或抗生素相关肠炎者皆应慎用。

6.本品不可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静滴。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本品有损害,但尚未在孕妇中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排除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药物相互作用】

1.在体外本品与氨基糖甙类药物(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2.本品与头孢西丁合用,因后者可诱导细菌产生b-内酰胺酶而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出现拮抗作用。

3.与肝素、香豆素、茚满二酮等抗凝血药及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合用时可增加出血危险,与栓溶剂合用可发生严重出血。

4.本品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能同瓶滴注,否则两者的抗菌活性均减弱。

【药物过量】

应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血液透析可清除哌拉西林。

【规格】

按C23H27N5O7S计算 (1)0.5g (2)1.0g (3)2.0g

【贮藏】

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