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竹林寺
释义

竹林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东郊狮子山上,是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个女出家人净检法师而建。重建的竹林寺再现千年古刹竹林寺深幽清净的意境,由南北山门,主院,西侧院及佛塔五部分组成。净检法师是徐州人,生于西晋末年(公元291年),24岁出家,70岁圆寂,故乡人为了纪念她,于东晋永和年间,修建竹林寺。后历朝屡废屡建,明清时期为徐州八大寺之一,直至上世纪50年代完全废毁。查百度地图,全国有数十座竹林寺,兴废程度不一。

中文名称:竹林寺

类别:佛教寺庙

地点:江苏省徐州市等

竣工时间: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

开放时间: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

馆藏精品:佛教

同名寺院:河南、山东、山西等

河南省竹林寺

河南洛阳嵩县竹林寺

竹林寺院位于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洛阳西南80公里的嵩县城南(纸房镇)五公里处的莲花胜地,寺院占地200余亩,此地山峦叠嶂,山清水秀,松柏葱郁,竹林茂盛,四季青幽,林下溪流潺潺、银光粼粼,临之青灵之气感人,观之令人心旷神怡。饮之强身健骨。有色彩神奇的真珠潭、五色变泉,有其味甘甜,治疗多种疾病的古井矿泉水,有与竹林寺同龄的山茱萸一棵,又名搔痒树,至今仍盛开不衰;寺内有雕刻精美,内涵深邃,闪耀佛文化光辉,体现其思想精华被誉为亚洲第二部石刻的金刚经,是领略佛学经典、哲学、佛教文化的精粹。

竹林寺院建寺悠久,名僧法师多在此修炼,在北魏时期,据传竹林寺院曾出现何首乌“人参王”把地上的竹林寺带升上天,因而有“天上竹林、地上少林”的美传。北魏太和17年(公元493年)佛教真言宗教创始人善五畏禅师从印度来中国弘扬佛法,听到嵩县竹林寺升天的故事,就亲自来到竹林寺原址,目睹这里竹林茂密、环境优美、大为感动,发现这是个风水宝地,这里山明林茂、莺飞鱼翔、令人心旷神怡,堪称仙境佛国净土,善无畏禅师就发动十方善男信女,在竹林寺院原址修建寺院,与龙门卢舍那大佛反面雕刻是同一时间,竹林寺院自建成后,名僧法师及出家者多到此修炼,成为中州第一名刹古寺,竹林人参何首乌王升天到现在已有1500多年,人们关于竹林升天的口碑,在佛教界与百姓中方兴未艾。

竹林寺建寺悠久环境优美影响深渊,寺院在解放前,竹林繁茂、寺院有索椤树数课、枝叶繁茂、冲人云天、索椤果籽累累、令人赞叹、松柏葱郁遮天蔽日,殿中大佛小佛数尊、栩栩如生、四季香火缭绕、游人络绎不绝、五色变泉、常年显现、细流有声、鱼蟹满沟、游人如寺后流连忘返,解放后,在“破四旧,炼钢铁”岁月中,索椤树被砍,变泉被填,竹林几乎 被伐光,香火断然,佛像被推,房屋倒塌,院内无鸟声,空中无莺飞,院内一片冷落景象。1987年宗教开放,纸坊村干群,捐资捐物,重修大佛殿,观音殿,整修寺院道路,栽培竹子,花木,寺院面貌焕然一新,香火常燃,游人不断。1998年党和 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位同志落实宗教政策,向竹林寺院资助玉石观音萨塑像等珍品。为竹林寺的佛文化资源开注入强大动力,加速开发竹林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是古迹再现,更反映时代要求,人民愿望,并将带动南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洛阳之南的关林庙、龙门石窟、两程故里、陆浑度假村、姜公庙、伊尹故里、汤王庙、元圣祠、三聘台、顺王庙直至中州名寺古刹竹林寺,形成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人文景点。

河南省嵩县竹林寺

江苏省竹林寺

竹林寺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是由我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在洛阳创建并命名的。净检法师是徐州人,生于西晋末年(公元291年),24岁出家,70岁圆寂。

徐州人为纪念其功绩,将东晋永和年间曾在东郊狮子山上的青园寺改建为竹林寺,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了。

据载,佛祖释迦牟尼曾经到天竺的一个叫揭摩陀的小国弘法,国王高兴,改信佛教,并送竹林给佛祖,还在竹林建殿堂让佛祖居住。佛祖便把这地方取名“竹林精舍”,又叫“竹林寺”。

净检法师将寺院取名“竹林寺”,一方面指佛祖的传教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竹是气节的象征。

竹林寺历朝屡废屡建,直至上世纪中期日寇侵华,竹林寺被肆意劫掠,千年古寺毁于一旦。

徐州竹林寺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新建的竹林寺坐落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北侧骆驼山,占地约35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属于典型的“山上寺”。

主要建筑有山顶的大殿、观音阁、中国第一比丘尼纪念堂、三座碑亭、南北山门等五组建筑。是汉文化景区二期工程的主体部分,工程将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地形及自然环境,整体规划竹林寺建筑群体,再现千年古刹竹林寺深幽清静的意境。

竹林寺今后的发展将本着特别研修,农禅体验,社会慈善,观光演艺,国际交流等五大文化建设,配套完善相关设施。

旅游路线推荐

从南山门上,有三个理由

如果你是初次来汉文化景区,建议你从南山门上。原因有三,竹林寺景区位于汉文化景区的北部,浏览完一期的景观后,你的位置正好位于南山门;二是从南山门上,根据建筑位置的设计,便于你层层递进了解竹林寺文化;三是考虑到体力,浏览竹林寺是要爬山的。

南山门的门前广场就是净检法师的法相,底座内外各有24瓣莲花,象征24岁出家。 南山门是殿堂式的,供奉着两尊金刚力士。早期佛教的金刚力士只有一尊,后来中国人喜欢对称,就又添了一位。他们的职责类似于“传达室”看门的卫队长。

往上走便是天王殿了,中间供奉着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根据五代时宁波奉化契此和尚的模样塑造的。相传,契此和尚是个天气预报专家,只要人们看到他脚穿湿布鞋,第二天肯定下雨。

过了天王殿,便是三圣殿。这里主要是供出家人念佛修行的场地。殿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以及他的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108种麻烦,到这里尽除

从三圣殿往西,就是刘英、笮融纪念阁,这两位都是为徐州佛教做出贡献的人,楚王刘英是刘秀之子,晚年信奉佛教,开创了以徐州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佛教流传的局面,也使得徐州成为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城市之一。

东汉末年,笮融参加黄巾起义失败后,投靠徐州刺史陶谦。他信奉佛教,在任期搭建佛寺,寺庙之大可容纳数千人。

纪念阁一侧是钟鼓楼。佛寺钟鼓的敲法是有讲究的,所谓晨钟暮鼓,就是说,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先击鼓,以钟应之。早晨敲钟要在破晓前连击三遍,每次紧钟18下,慢钟18下,反复三遍,共108下。

为什么要108下?据说是因为人有108种麻烦,钟鸣108响,尽除人间烦恼了。

291级台阶,你可以数一数 往上,便是大雄宝殿了,拾阶而上,共291级台阶,象征着净检法师公元291年出生。291台阶,共分为七段。 在大雄宝殿的正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

往西,至净检法师纪念堂,堂内供奉有净检法师坐像。

往东,绕大雄宝殿后至观音阁。观音阁通高23米,内设楼梯,可供游人登高望远,俯瞰整个景区及主城区。整个山林的改造和绿化小品以竹子为主,15万株竹子连片。

浏览完观音阁,可至北走,穿行于竹林之间经北门下,观看北门牌坊。

山东省竹林寺

竹林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胜古刹,位于烟台市莱山区福临夼岱王山阳坡上。寺院内竹林葱茏,文物荟萃。据史志记载,北宋金大定二年有名僧在此创建竹林寺,由山门、正殿、后殿和东院侧殿组成古刹。寺后为岱王山,山石嶙峋,下览大海,名山秀水,景色宜人。佛教僧侣到此谒拜视为圣地,来旅游者络绎不绝,香火缭绕不断。

竹林寺在明万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两次重修,“文革”期间遭到彻底破坏。1996年由哈尔滨北晨国际贸易集团投资与烟台善德发展总公司恢复重建,于1997年10月开光,使千年古刹再展新颜。重建的竹林寺仍在古寺旧址,整个建筑庙群由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东西配殿组成,按古代帝王建筑特色进行设计,充分显示了寺院的气势非凡和豪华气派。山门上镶嵌的“竹林寺”三字和“大雄宝殿”四字是中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

烟台竹林寺路线

从烟台市里去竹林寺比较方便,乘坐5路公交车直达竹林寺终点站。

首班车:06:50

末班车:18:00

5路(竹林寺) (三站市场-竹林寺)

三站市场 - 烟台通信公司 - 工人文化宫 - 烟台中心广场- 南大街名品服装商厦 - 东方医院(少年宫) - 华联商厦 - 建设银行 - 虹口宾馆 - 烟台一中 - 东山干休所- 金沟寨 - 海滨小区 - 东海宾馆(前七夼) - 迟家 - 电力小区 - 石沟屯 - 莱山通信分公司 - 梁家 - 竹林寺

河北省竹林寺

阳原县县城东北40公里有青元山,竹林寺就坐落在青元山的中峰台上。据《阳原县志》载:"青元山,地当观山之背,千峰环向,若揖若拱。该山由五座矗立的山峰所组成,人们习惯把这五座山峰分别称为东、南、西、北、中"小五岳"。四周的山峰如莲瓣,中峰如莲台,整个山势如一朵莲花,故称五岳莲山,旧时山上就建有五岳庙。竹林寺就建在莲台之上,形成了"莲座中心,万山朝圣"、"千峰环向,若揖若拱"之胜景,寺东山下有峪水由北向东南峪口滚滚流去,这就正符合道教选址所推崇的"四灵兽"、"天门"、"地户"名山形胜格局要求了。登上竹林寺后,立刻产生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离天很近、离天宫很近之感。

四川省竹林寺

距眉山市丹棱县城14公里处的杨场镇,从杨场镇沿着一条乡间小泥路南行约3公里,便来到佛教圣地竹林寺。

竹林寺的山不高,但山上的树木繁茂蔽日,一棵硕大的榕树出类拔萃夺人眼目,红墙碧瓦的大雄宝殿依稀可见,陡峭的石阶在万竿翠竹的掩映中通向山顶。竹林寺建在丹棱县杨场镇境内的九龙山半山腰的翠竹林中,四周在竹林四百余亩。竹林寺始建于晋武帝时期,原名叫“静众寺”,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16处)改名竹林寺至今。竹林寺依山傍水,背负形同九龙的青山,寺庙地貌恰似龙嘴,龙嘴喷出碧水,蜿蜒缠绵,遂成金流河,竹林寺兀立于莽莽的竹海之中,其势态蔚为状观。

观竹林寺之竹,或挺立于山头,或隐身于溪谷,或依恋于大殿左右,或顾盼于亭阁前后,特别是月夜。千般色彩与婆娑的竹影与缭绕的云烟交相辉映,故有“竹林烟月”之美称。据传当年诗仙李白漫游全国,途径竹林寺,被竹林寺那“竹林烟月”的美景唤起他思乡之情而写下了这不朽的诗篇《静夜思》。

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更是给竹林寺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位于珍珠湖畔的漏空洞,是传说八仙过海时,韩湘子遗落在人间的一支竹箫变成的。每当清风月明之际,临进洞口,还能听到洞中隐隐约约传出悠杨的洞箫声。

竹林寺后山上的望妻碑,铁桶山分别流传着唐代皇帝李享寻妻沈珍珠到竹林寺和唐代广远将军花敬定的神话故事。

文人雅士苏东坡、黄庭坚、杨升庵以及高僧佛徒也曾游览竹林寺并留下诗文碑刻,大文豪苏东坡曾云:“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竹林寺周边山脉均不高险,用周末一天时间便可将竹林寺以及后山的珍珠湖、铁桶山、杜鹃山、漏空洞、将军崖等众多景点全部游完。留宿竹林寺一夜你还能亲身体验一下“竹林烟月”的意境。

竹林寺,位于丹棱县南大门重镇杨场镇,夹(江)丹(棱)蒲(江)公路穿镇而过,北距丹棱县城14公里,南到川西南旅游环线自(贡)--(安)公路的夹江县中心镇不足10公里,旅游交通十分方便。

竹林寺景区,由九龙山,石牛山,铁桶山,金牛江河,龙华寺水库,珍珠湖等山水组成,幅员面积5 .2平方公里。主要的风景名胜有:竹林烟月、善讽亭、丞相墓、一线天、寨子岩石佛、九龙嘴大佛、雷沟石坊、徐氏宗祠坊、漏空山、望妻碑、墨林、听涛轩、珍珠湖等等。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空气清新,幽雅静谧,流水淙淙,鸟语花香,环境可人。兰花、山茶花、杜鹃花等众多山花点缀其中,竹参、竹蛙、透山龙等珍稀动植物隐现其间,令人目不暇接,情趣横生。

站在九龙嘴山顶一望,多姿多彩的松林翠竹布满山丘,如大海波涛起伏,令人叹为观止。在竹林寺景区,你可以碧绿的金牛江、龙华寺水库、珍珠湖中摇船荡舟,观赏两岸美景,洗尽心中烦忧;你可登山临岸俯瞰松竹神韵和层层梯田;还可漫游林间小道,观赏栩栩如生的石佛,探寻幽深神秘的一线天、漏空山溶洞、出气洞,瞻仰神奇古老的石牌坊和摩崖石刻造像,聆听当地老农讲述唐代广元将军花敬定血战铁桶山、竹林寺毛仙女、望妻碑等神奇美丽的传说故事。在你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要游览领略丰富的人文景观。

竹林寺佛教源于东汉时期,初建寺庙名净众寺。唐代元和年间,因寺周植竹300余兴数万竿而改名竹林寺。相传诗仙李白24岁时从家乡彰明县(今江油县)出发,经成都、蒲江、丹棱上峨眉期间游览过竹林寺九龙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等历史文化名人曾游竹林寺,留下许多赞美诗篇。唐五代时,丹棱县城东人可朋弃官回乡,披缁于竹林寺18载,与卢延让、欧阳炯、方干、齐己、贯休结为诗友。可朋一生写诗千余首,汇编成《玉桑集》,名篇《耕田鼓》震惊当朝。广政9年(公元956年),皇帝孟昶赐钱十万、布五十匹奖励可朋。明代文学家杨慎《升庵诗话》云:“唐世诗人,射洪陈子昂、彰明李太白、丹棱僧可朋不相上下。”

南宋时,夔州路提点刑狱李墍,历史学家李焘之子,丹棱龙鹄山人,晚年辞官回乡,常住竹林寺,潜心于琴棋书画,辞世后归葬于竹林寺侧,今名丞相湾。明代万历年间僧一真大师建经书楼,藏经万卷。清代丹棱县令毛震寿拨巨款缮竹林寺,题写"竹林烟月"于寺后崖壁上,并志以诗:"寒烟避出一林秋,露下天高月满楼;古树深篁山寂历,道心诗梦两悠悠。"历代文人雅士、高僧佛徒游览竹林寺留下的许多诗文碑刻和野趣盈然、妙趣横生的秀丽山水会让你流连忘返。

山东省竹林寺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龙潭的上边,今长寿桥东北,原来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悬云寺。这里风景宜人,寺的周围翠竹青青,松柏苍郁,溪水潺潺,曲径通幽,风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之誉。据说竹林寺是泰山古刹,建修年代无考,自唐以后屡兴屡废。据记载,竹林寺元代元贞年间元代名僧法海重修,声名远播,以至“东振齐鲁,北抵幽燕,西逾赵魏,南距大河,莫不闻风趋赴。”至明,高丽名僧满空拓建,寺又趋兴盛。明末文人萧协中曾描绘竹林寺的优美环境:“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抵寺,竹木参天,朱樱满地,晨钟晚磬,另一凄清。” 明杨志学游竹林寺诗吟道:“西天复此门,山半一泉温。云壁时时动,龙珠日日翻。飞扬李白句,倾倒孔融尊。归路夕阳好,凉风吹广原”。后竹林寺在一场火灾中焚毁,现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风格重新修建。

满空和尚是明宣德年间从高丽航海到此的外籍僧人,满空航海到中国后重建泰山竹林寺、普照寺,并住持20余年。满空圆寂时,火化得舍利子百余颗,足见其确为高僧。据说,道行越深,死后舍利子的数目就越多。

当然竹林寺还有许多传说,其中之一是这样说的。相传,从前竹林寺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经常虐待小和尚,让他干又脏又累的活,小和尚每天上山拾柴。拾少了,还要挨打!

这天,小和尚在马蹄峪拾柴,来了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他们每天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玩耍。每次在黑天前,这两个小孩帮助小和尚拾得满满一筐柴。

老和尚见小和尚天天都比以前拾的柴多,心生诡计,套出原委,知道了两个小孩原来是人参娃娃,用红线套住了那个小女孩。用大镢刨了回来,并将它交给小和尚,让小和尚放到壶里煮,再三叮嘱千万不要偷吃,然后去请他的那些朋友去了。

小和尚并不知道那个大萝卜似的东西,原来就是人参娃娃。快煮熟的时候,壶里飘出了诱人的香味,小和尚忍不住掰下一点尝尝,结果忍不住,越吃越想吃,最后给吃没了。

小和尚害怕老和尚回来又要打他,干脆就将壶里的汤都倒了。等师傅回来,就说煮化了,水也干了。他提着壶,围着寺庙浇了一周,刚刚浇对了头,就听“轰隆”一声,整个寺院摇摇晃晃,离开地面,向天上升去。

这时老和尚领着他请的那些狐朋狗友也回来了,一看寺院升起,知道不妙,赶紧抓住庙台。寺院越升越高,老和尚一时眼晕,掉下来,摔死了。

寺升到半空中,就悬在了云彩上。从那以后,人们就将升上天的竹林寺叫“悬云寺”。

据说,每逢雨过天晴,站在竹林寺的地基旁边,还可以隐约看到天上的悬云寺,还能听到寺里的鸡鸣和钟声哩!

河北省竹林寺

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北关村东北300米处的竹林寺,乃冀州古城的四大名寺之一。因其四面环水,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而又名“悬空寺”。

明朝时冀州守州大臣命人将此云幻奇景绘图以传,嘉靖年间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楼幻景,在州城东北修建古寺,取名竹林寺,香火极盛,后因洪水冲击等原因而毁废。清朝末年,当地百姓曾自行投资,在遗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但也早已毁坏。

1986年开始,冀州二铺村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了原衡水地区第一个旅游景区灵秀山庄。这座总面积148.8亩的景区,四面绿水环绕,重修后的冀州古刹竹林寺高耸其间,现已成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旅游定点单位。

灵秀山庄分三个景区。前部为玄门、慧目街、购物区、游船码头;中部为竹林寺、悬空岛、紫薇山、长城、迷宫、镇海塔;后部为北岛度假村、旅社等。悬空岛与北岛皆四面环水,隔水相对,使水面形成了一个“8”字,故此这里的水面称之为“8”景湖。

时值佛法兴盛,竹林寺多次进行大规模整修。由监院惟俊法师,知客法宏法师和众位法师的引领之下,以“充分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建设人间净土”为发展目标,使这座千年古刹,法幢高树,海众安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前,竹林寺主要由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组成。殿宇恢宏,建构有序。大雄宝殿中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乃国内所罕见。 竹林寺的东北角建有镇海塔,塔基为一迷宫,若登塔必先过迷宫。寺北建有度假村,并有紫微山与玄门遥相呼应,上有楼台亭榭,飞瀑流泉;下有溶洞,妙趣横生。城内桃红柳绿,一派祥和。寺内晨钟暮鼓,恬淡悠闲,繁华闹市有一片宁静乐土,十分难得。

时序已进入新世纪,竹林寺以其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宏伟壮丽的殿宇建筑和秀美幽雅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竹林寺早已成为人们学佛、观光、祈福、休闲的佛教胜地。 交通: 自驾车可沿衡水市区红旗大街或106国道南行至迎宾大街,然后北行到竹林大街即到。亦可从衡水市内乘开往冀州市的公共汽车,半小时一班,很是方便。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北关村东北300米

福建省竹林寺

位于长乐市古槐镇高楼村龟山麓,临溪而建,距市治南14公里。建寺时间两说:旧志作梁太清元年(547),一说唐大中十一年(857)。户曹林勣“故居有修篁千亩,夹涧清晖”,遂舍而为寺。旧有三十六池馆胜迹、石人峰等胜景。建有放生池、藏经室、安适轩等。宋元祐间,知县袁正规建“白云亭”、“溪会亭”,已圮。寺右有宋苏才翁题记、蔡襄“龟山”等摩崖题刻。寺内有清光绪丙戌年(1886)铁钟、光绪丁酉年楷书“宏开觉路”寺额等文物。

浙江省竹林寺

竹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镇惠济桥北堍,建于南齐年间(四七九~五○二年)。传至后晋天福八年(九四三),寺僧高昙「得异授而兴医业」济世治病,并设有女科。佛教寺院本是参禅礼佛的地方,但有时也有济世治病的功能,有的寺院还设女科。浙江萧山竹林寺女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南宋绍定六年(公元一二三三年),谢皇后久病不愈,延请竹林寺和尚净暹诊治,很快康复。为此,朝廷封净暹为「医王」,并赐寺名为「惠济」,赐匾两块∶一曰「晓庵」,一曰「药室」。

以后代代相传,直至民国初年,历时近千年,医名传遐迩。清人作诗云∶「门前车马暄,声声疗苦难」,就是描绘当时竹林寺门庭若市,病人拥挤的情景。寺院设有诊堂、药室,治疗女科疾病确有良效。其良方只秘传而不外泄,直至清初才流传民间。此后,以竹林寺僧名义刊行的女科秘方不断出现,版本众多,流行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竹林寺女科医籍有一百三十种之多,其方剂大多实 用有效。

佛教僧侣治疗女科疾患,可以追溯到晋朝。当时有位名叫于法开的和尚,在旅逆中遇到一位妇人正难产,他马上给予治疗,先令病人进服羊肉羹,然后施以针刺。不一会儿,产妇平安地分娩了。

寺院中的女科,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由多种因素促成。这些因素大致有∶一、大乘佛教要求僧侣学习「五明」,包括佛学、音韵、逻辑、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以便弘佛,「普渡众生」。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僧侣懂得医药。二、僧医诊病,采用传统中医的诊察方法,雅而不「粗」,易为女病人接受。三、僧医在处方时,不仅注意有效,而且还考虑药物价廉和采集方便,以便减轻 病人的经济负担。有时寺院还「施舍药物」以赈济贫病。四、僧医利用病人对宗教的虔诚而能吐露真情的心理,获得可靠的病情资材,并进行精神开导,使病人精神上有所寄托,可以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当然,寺院开设女科,主观上是推行佛教「普渡众生」的教义,但是,客观上则对妇女的医疗保健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山西省竹林寺

竹林寺位于九龙岗之西,坐落在中央台南麓竹林村附近,距台怀镇6公里。若乘车到竹林寺,但觉渐入开阔幽远之境,寺区百花竞放,寺中山泉流下,群山浅浅环围,人在其中,宛然置身于一朵硕大的莲花之中。这处颇具神幻色彩的地方,早在唐代既有法照大师在此建大圣竹林寺,既而成为盛唐的一处闻名全国的净土道场。

竹林寺始建于唐朝代宗年间,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以后虽每有兴建,但大唐的深痕印迹至今犹存。法照大师创建的竹林寺,不仅规模宏大,庄严绮丽,而且仪规尽善,声誉隆盛。因此,在半个世纪以后,吸引了当时入唐求法高僧圆仁慈视大师。圆仁慈觉大师是日本比睿山延历寺的第三代座主,也是日本天宗的著名高僧,他以“请益僧”的身份,在唐开成年间(838)来到五台山的两个多月中,就在竹林寺住了半个月,进行了细致的参观考察,认真学习了该寺的教理仪规、斋礼佛式和五会念佛,随行弟子惟正和惟晓,还在寺中的万圣白玉戒坛(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两座戒坛之一,另一处在嵩山。在五台山、嵩山受戒才能成为正式僧尼),请登坛大德灵觉受了具足戒。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当时竹要寺的庄严和隆盛。圆仁回国著述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对竹林寺有详尽的描述。说那时的竹林寺有律院、库院、华严院、阁院、佛殿院和念佛的般若道场。由于圆仁的介绍,使竹林寺的声誉在日本历久不衰(当时,日本就有两座佛寺先后命名和改名为竹林寺)。在五台山竹林古刹正殿前,矗立着1942年日本僧人上阪泰山为圆仁慈觉大师立的纪念碑,它已成为中国文化交流的见证。以后,凡来五台山的日本佛徒信众,都要来此观光礼竭。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法照还是圆仁,他们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好往来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竹林寺背倚中台,坐北向南,依山建造,占地2142平方米。自法照创寺以来。历代不废修葺,其中明朝建的释迦牟尼舍利塔,堪为五台山有代表性的建筑(这座塔是明成化年间,一农夫在柴犁出石椁中珍藏的数百粒光芒璀璨的舍利,弘治四年燕京穆氏建塔收于其下的。)这座高25米的楼阁式砖塔,五层平面八角,形制宏伟秀丽。塔外可上至三层,层层雕构斗拱、塔檐、依座、椽飞、瓦垅清晰秀雅。塔内可上层五层,内供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地藏等13尊佛像,是五台山唯一能走上去的塔。竹林寺到嘉靖年间,,由古灯重建。万历年间镇澄法师再建。原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正殿、配殿、禅院等。后因风雨侵蚀,人为破坏,已颓废不堪。近年来,由妙江法师依原址重建,新建的大圣竹林寺已完工的有:藏经楼,大雄宝殿,文殊殿,天王殿,钟鼓楼,教学楼,尊客堂,综合楼,东西丈室等。其雄伟浩大的气派,叫人刮目相看,已成为五台山著名的中国男众佛学院。

江苏镇江南山竹林寺

位于夹山之中。夹山地处招隐山之后,因漫山竹海故又名竹林山。

竹林寺本名夹山禅院,东晋法安禅师始建。因寺庙处于幽深的竹林之中,远远望去,只见竹林不见寺,故名。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南巡亲书寺额。

雍正十年(1732),皇帝下诏重建,计有殿宇259间,规模甚为宏大。

咸丰六年(1856)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咸丰八年和尚雪峰仿旧寺重建,刚砌成百间,两年不到又毁。

同治三年(1864)和尚旭雯再率徒弟回山修建,规模已不如前。

竹林寺依山而建,一组石阶,一层平台,上下五层,层层登高,竹林繁茂,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寺前有月牙河,河南有数株古老银杏树,高耸入云。寺门前原有凝翠亭,背山面水,风景优美。山门天王殿已修葺一新,共五间,门上石额为“竹林禅寺”。从天王殿入寺,拾级而上,至第三平台,地面宽广,两旁建东西客堂,各五间,设计精巧,形制古朴。夹山原有万竿修竹,千株巨松,古老的栎、柏、银杏杂错其间,竹林寺更显得幽深而韶秀。清汪懋麟由衷抒怀道:

润州到处皆幽绝,最爱城南古竹林。

无数乱山藏寺小,几多篱径入门深。

老松千尺响天籁,疏罄一声来梵音。

胜地殷勤数回过,翻怜身世久浮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1: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