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竹刻工艺 |
释义 | 竹刻工艺基本信息竹刻制品是指在扇骨、笔筒、文具、对联等上面雕刻文字和图案的精美工艺品。我国人民历来爱竹,竹子因其节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四季长青,故自古以来被视作祥瑞之物,为人们所喜爱,几千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和描绘的对象,竹子一直都是朴素而气质高尚的象征。 工艺特点竹刻工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竹刻工艺善于应用竹材的不同层面的质差和色泽变化,表现雕刻层次。竹刻工艺品随着年代的久远,竹材的皮层干透后变得色浅,接近白色;而竹肉表层纤维紧密,色深,细腻晶莹,越往里纤维越少而且变粗。年代越久远,竹肉表层色泽会越来越深,如琥珀般呈棕红色,与竹皮、竹肉里层的色差越发明显,达到宝光灿灿,滋润无比。留青雕便是利用色差来表现图文或文字,经常把玩,汗水油脂浸润,渗入肌理,艺术效果更佳。 2、竹刻工艺造型独特。竹刻工艺品多见弧形的臂搁和筒形的笔筒,这是由于竹材呈筒形,由竹节连接而成,这一特定的形态形成了竹刻制品以弧形板条状和筒形为主的造型特点。同时,圆雕受竹根形态的限制,形成雕刻摆件的独特造型,竹根粗短,尖端实心,形状呈纺锤状,其直径通常大于节距。利用竹根的形态雕刻,变形成了“船”的特定造型。竹根的根结四周长有根须,密而弯曲,如果应用如人物头像雕刻,则类似于头发或胡须,具有巧夺天工之妙。此外,竹根纤维较短,横截面呈点状,用以雕刻蟾蜍、佛手等物品,能取得质感逼真的神奇效果。 雕刻方法一、立体雕:1、圆雕:即立体雕。大多为五面雕刻,底面留款识,大部分摆件为主,以竹根为主要材料。 2、透雕:画面以外空白处镂空。或层次之间透空,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以香筒、笔筒为主。大多为四面体雕刻。以竹筒为主要材料。 3、高浮雕:不作镂空的具有相当立体感的浮雕。以三面体雕刻为主,常用于笔筒,以竹筒为主要材料。 4、浮雕:具有一定立体感的浮雕,以正面雕刻为主,主要用于笔筒。 5、深雕:又名陷地深刻,是凹刻中最深的一种,具有相当的立体感,和浮雕、透雕等法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凹刻的浮雕,如金属模具中的阴模。此种刻法不多见,主要用于笔筒。以雕刻蔬菜、荷花等到为主。 二、平面雕刻:1、 浅浮雕:以平面雕刻为主,略作有立体感的层次,又名薄地阳文,如同印纽雕刻中的薄意雕。 2、 留青雕:又名皮雕,是皮雕中的凸刻法,将图文留于竹皮(青)上,其余铲去为底(地)。如果图文再以浅刻法,分出层次,使具有深淡的墨色效果,为留青雕之上品。常用于笔筒、臂搁、扇骨上。以表现字画的用笔,用墨为其特色。 3、 保青:一般用于对竹对联的镌刻,保留竹材表现的留青层,对书法字体按笔划进行施阴刻。 4、 深刻:刻痕较深,不必借助高光即能看清刻痕的凹刻。宜于刻书法作品和勾勒法之画,有碑刻的韵味,大都用于臂搁、扇骨、笔筒及翻簧制品。为一般竹制工艺品常用之法。 5、 浅刻:刻痕很浅,往往需要在高光下才能看清刀痕的一种刻法,为凹刻之最浅者。大都用于臂搁及扇骨,以表现画的笔墨意趣为主。 6、 皮雕:即在留青竹上作凹刻,此种刻法很少见。以浅刻、深刻法相结合,刻字画均宜,具有很强的书画表现力。 7、 翻簧:又名贴簧,是一种竹制品的名称。可在竹簧上作浮雕、浅刻、深刻。竹簧大多制成器具,往往是一般商品,数量较多,罕有佳构。以深刻为主要刻法,刻痕中常嵌石青、石绿等色。现在还有彩色浮雕,和电烙烫画。 8、 细刻:又名毛雕,以刻线条为主,大多一笔以一刀刻成,刻痕带有毛刺。 9. 镶嵌:是把经过处理后的竹片,竹条和木质材料一起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组合镶嵌成屏风,灯具,家具,器皿一类的物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