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竹干村 |
释义 | 竹干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阳头升乡阳头升乡万亩梨果基地的后堰塬面,是全县七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该村主导产业为梨果,通过果树大改型,精品果率达85%以上,群众90%以上的收入来自梨果产业。全村216户、1266口人,现有耕地4800亩。 竹干村简介该村现有党员28人,其中男性党员24人,女性党员4人。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始终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出发,遵循“十六字”的方针,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按照按照“三化、四注重”的发展方式重点培养。“三化”即“能力化”、“年轻化”、“知识化”, “四注重”即“注重在回乡青年和复转军人中发展党员”、“注重在农村致富能人中发展党员”、“注重在外出务工经商青年中发展党员”、“ 注重在村委会成员中发展党员”。在发展程序上,实行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审查制、责任制,从源头上严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2005年至2007年,我村共发展农村党员5名,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妇女党员1人;致富能人2人。 竹干村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力落实以“三级联创、三级互动”,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定期研究制度、调研制度、督查考核制度。以“两定一查三评”制度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民主公开原则、坚持平等原则。重点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主阵地作用。我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突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质量建设,较好地发挥了综合功能;并把现代远程教育做为重点,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信息闭塞、思路狭窄、眼界不宽、指导工作不利等问题。我们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成宣传党员、凝聚党员、教育党员的平台,建成联系我村致富、农民增收的信息纽带;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了我村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致富信息的中心,使农村党员开展活动有场所,支部办公有地方,致富增收有信息,远程教育有平台。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筹资投劳、加大投入,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一是整体推进,实施“四化四改”。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的绿化规划,投资1.5万元,在村中、道旁、房前、屋后栽植各种树木1900余株;硬化村中主巷道2000米;新安装路灯7个,规划垃圾倾倒,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同时,以改水、改厕、改圈、改厨为目标,大力实施沼气工程,共发展31户沼气户,目前已全部开始产气使用。二是统筹兼顾,完成“六通”。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狠抓基层设施建设,使“六通”目标基本实现。其中:自来水进户率达100%;实施农网改造,电网覆盖农户达100%;在村口建有候车亭,有客车直达县城,方便村民出行;村道路两旁全部绿化,并有排水渠;现安装固定电话100多部,移动电话400多部,通话覆盖率达90%左右;完成了卫星转星工作,闭路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三是严格标准,落实“六个一”。竹干村在“六个一”建设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采取自己集一点,合作筹一点,部门帮一点,向上要一点,多元化筹资。现寄宿制小学已投入使用,村卫生所、党员活动室、便民连锁店、综合科技服务中心和健身文化广场已经全部完善配套设施开始运营。其中,寄宿制小学投资30万元,占地1500平米,建筑面积达600平米、22间;健身文化广场为3000平米,硬化后周边用彩砖铺设,载植各类景观树50余株,建设规模和档次达到全县一流水平。 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竹干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了提高,为今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