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诸葛亮谋略人生 |
释义 | 《诸葛亮谋略人生》,书名,2008年岳麓书社出版。书中根据确凿可靠的史料,实事求是地论述他在干戈扰攘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辅助刘备、刘禅父子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肯定他的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 基本信息出版社: 岳麓书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丛书名: 大谋略家丛书 平装: 316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7806658726, 9787806658727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诸葛亮谋略人生》书中全面地展现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法制、哲学等思想领域的熠熠光采,揭示其以“拯世济民”、“兴复汉室”为核心的思想特征及对实践所起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助于读者对这位古代伟人的进一步了解。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编辑推荐《诸葛亮谋略人生》是大谋略家丛书之一。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诸葛亮(谋略人生)》将带你走近走下神坛的,真实的诸葛孔明。 目录序言 第一章 自我栽培的方法 一 智慧开门——从山东谈起 二 读好书 三 学古人 四 交益友 第二章 平步青云的秘密 一 超完美企划案——《隆中对》 二 欲擒故纵 三 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四 周公或王莽的选择 五 谈判之道 第三章 壮大人生的艺术 一 联合次要敌人 二 收好徒弟 三 选接班人 四 人尽其才 五 恶当除尽 第四章 纵横沙场的诀窍 一 以小博大 二 带兵有方 三 长于巧思 四 与司马懿套招 附录:诸葛亮年表 序言谈诸葛亮的人太多了,但根据什么来谈,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影响太大,据此来谈诸葛亮,当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后人假造的《诸葛亮兵法》,除了少数几则颇有根据,其他多属荒诞不经,也不能拿来当信史看。陈寿写的《三国志》虽然资料不多,经过裴松之的补充,却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再配合其他史料,勉强能勾勒出诸葛亮的形象。诸葛亮并非不可批评,不过如果连基本史料都没熟读,就想妄议前贤,是不是显得螳臂挡车呢? 偏偏有人喜欢这样。曾看过以“诸葛村夫一生十大败迹葬送蜀国”为题者,文中痛斥诸葛亮,很有翻案的气势,只是缺乏常识和知识,令人啼笑皆非。该文作者列举诸葛亮的“十大败迹”中,有骂他“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的,说他在执政期间,仅为完成“先主心愿”和自己《隆中对》的策略,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由于实力相差太远,无法收复中原,反令国家背上大包袱,直接影响继承人姜维,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论调错误百出,除了对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不了解,还弄错北伐的次数,也不晓得姜维并非继承人。此外,该文又批评诸葛亮“处理内部矛盾不恰当”,用两边安抚的方法来处理内部将士的矛盾。还举例说,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关羽不接受,诸葛亮派费诗拍关羽马屁,使关羽更加骄横,埋下失荆州的祸根。这种论调也错误百出,殊不知调和鼎鼐是领导人的必备功力,诸葛亮何错之有?还有,费诗根本是刘备叫去骂关羽的,与马屁何干?又与诸葛亮何干?历史读成这样,还敢出来翻案,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 由此看来,充分掌握史料,乃是评论历史人物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具备了,再来才是观点是否合情合理,角度是否一针见血,以及其他种种。本书在史料收集上,力求精确无误,“唯二”要自首的是在引用《后出师表》和“空城计”上,有必要解释一下。前者真假莫辨,学界迄今未有确论,因此现在断言该文是真是假,尚嫌太早。本书认为该文与诸葛亮的言论思想并无抵触,因此加以引证。至于空城计,由于内容穿帮之处太多,已可断定是郭冲杜撰出来的,只因情节实在是发人省思,敌我双方套招求生的例证古今皆有,应该大书特书一番,因此专章处理。 本书的目的在挖掘诸葛亮的智慧,因此与一般传记有异,不跟着年代走,而是依照主题需要,适时穿插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乃至于时代背景。有时为了对照处理,不免把罗贯中的大作拿出来骂一骂,但是他写三顾茅庐那段,我认为很能发挥诸葛亮“欲擒故纵”的智慧,引用不少。书后附上诸葛亮的年表,或可让读者更有时间概念,以免深陷五里雾中。 在写作过程中,两个研究所老同学给我不少意见。黄伟修曾亲访山东数月,有不少真实见闻,足可印证本书中的某些说法;老同学陈一弘好学不倦,博洽多闻,除了提供若干数据资料,也对我的三国观点有所纠正。两人亦师亦友,惠我良多,特此感谢。 写完诸葛亮,最大的感想是,人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才气,更在于“充分的社会化”。空有才华是不够的,多少人因此长吁短叹,抱怨怀才不遇,他们都搞错了。人要成功。还必须具备“带得走的能力”,例如口若悬河、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偶尔要心狠手辣,玩点权谋。这些社会化的行为,配合上优越的才能,才是成功保证。 文摘胡适会这么感动,跟他自己的遭遇不无关系。他名满天下,又喜欢交朋友,上自达官显贵,下至卖芝麻饼的小贩,胡适都能跟他们交心通信。他在生前显然做到了“交友以自大其身”的目的,影响力极大,思想因而能四海传播。跟他有一面之缘的人,动辄喜欢以“我的朋友胡适之如何如何”,来自我提高身价。胡适如此,诸葛亮亦然。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十年(公元197-207年)。他十三岁时,和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离开山东老家,跟随叔父诸葛玄流转四方。诸葛玄担任豫章太守约一年多,不幸在南昌西城一次民变中被杀,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都极为悲痛。面对那么黑暗而混乱的社会,诸葛亮仿效东汉末年名士、学者不愿做官而在家隐居的做法,带着弟弟诸葛均,来到襄阳城西约二十里的隆中寓居下来。 隆中是个美丽的小山村。周围群山环抱,环境幽雅。村里“猿鹤相亲,松篁交翠”。主峰乐山(即隆中山)高达数百米,古木参天,树林如海。登上乐山顶峰远眺襄阳,全城历历在目。向北俯视山下,沔水如一条玉带,绕着乐山缓缓向东流去。乐山西侧的古泉——老龙洞,一股股清泉源源不断流出,灌溉着山谷数十亩田园,使田问禾苗茁壮,郁郁苍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隆中秀美幽静的景色,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盏。”隆中至襄阳城,步行只需一个多小时。由于襄阳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各地瞬息万变的局势,不到一两天即可在这里传开。诸葛亮隐居此地,不仅有一个幽静的学习环境,而且外出寻师访友,交游士林也极为方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