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诸佛庵镇 |
释义 | 诸佛庵镇位于霍山县西北部,是霍山西北部的经济商贸中心。它素有“小上海”之称,距县城18公里,辖1个社区居委会、12个行政村,284个村民组,共3.5万人口。山场总面积20.55万亩,森林覆盖率70.5%,耕地16565亩。境内最高山峰嵩山寨海拔1071米,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的资源大镇、经济重镇、工业强镇。 乡镇介绍霍山县诸佛庵镇地处大别山腹地,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与金寨县、裕安区接壤,总面积180平方千米,人口3.5万。改革开放以来,诸佛庵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被确定为全省中心建制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重点扶持中心镇,2004年3月跨入全国重点镇行列。 诸佛庵镇区位优势明显,距县城18千米、省道318线7千米、宁西铁路43千米、省城合肥140千米。镇政府所驻中心集镇建成区面积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万人,人流、物流、信息流发达,是霍山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小上海”之称。作为历史悠久的商贸中心,集镇辐射范围不仅涵盖本市三县(区)12个乡镇,而且延伸到湖北省、河南省的部分地区,辐射人口10余万人。 诸佛庵镇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3.5万。这里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是江北毛竹第一镇,茶园、桑园、板栗园等种植园规模及产量均列全县前茅,水电开发潜力大,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矿泉水等分布广、储量大,小岘春、黄芽、菊花茶、瓜片、山野茶、橡粉、茶油、金针茶等有机食品已开发成功或有待规模开发,天麻、杜仲、桔梗的栽培已具相当规模。 诸佛庵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始终坚持“工业富镇、竹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确立了“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同时努力实施以改造提高为主要内容的集镇建设工程,以招商引资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富镇工程,以产业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振兴工程,以发展林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工程,以交通、通讯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工业经济以毛竹等特色资源加工开发为龙头,逐步涉及建材、缫丝、纺织、食品、制炭、包装、饲料、日用品生产等众多领域;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镇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面貌焕然一新;1999年以来诸佛庵镇连续荣获全县综合考评先进乡镇称号,其中三个年度综合考评第一名,镇党委也被安徽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诸佛庵镇被称为“江北毛竹第一镇”,毛竹总面积达15万亩,蓄积量2500万根,年产毛竹500余万根,素有“安徽竹子之乡”之称,到处可见“万亩竹海”壮美景观。为推动毛竹产业化发展,2009年,该镇规划实施了5200亩的“安徽省霍山县毛竹现代科技园区”项目,全面提高了全镇毛竹园栽培管理水平,为毛竹加工业培育了高产、高效、优质的产业基地。2010年,诸佛庵镇被省经信委批准为全省新增43个产业集群专业镇之一,成为“安徽省毛竹产业集群专业镇”。为加快毛竹产业集群镇发展步伐,该镇规划实施了“霍山诸佛庵毛竹加工园区”,园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含“一个核心区、三个组团”,以诸张路为轴,围绕集镇两翼,打造以毛竹加工为特色的工业长廊。 全镇现有1所幼儿园、23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构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县第二人民医院配有较先进的医疗设备,镇卫生院一所,村医疗室27个,形成镇村医疗卫生网络,基本满足了群众治病就医、防疫保健的需要。 产业结构诸佛庵自然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2000年以来,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增加,年均产量在5000吨左右,油料作物也达到40多吨,自给程度大大提高。该镇盛产毛竹、茶、桑、栗,2008年毛竹园10万亩,位居全县之首,有“江北毛竹第一镇”之美称;茶叶生产是当地传统产业,全镇有茶园面积7700亩,其中有机茶连片基地4000亩,茶叶无性茶苗繁殖基地100亩。2002年春,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验收,1394亩茶园获得茶叶有机转移证书。2008年产干茶342吨,其中名优茶114吨,年均两季养蚕达1万张,产茧350吨,是霍山缫丝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板栗基地逐年扩大,板栗产量在逐年攀升。中药材、食用菌等产量亦很可观。支柱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更加繁荣。 自然资源境内群山环抱,奇峰罗列,植被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充沛的雨量,形成发达的水系,水力资源可开发6000千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陆续在石家河、桃源河上兴建了水口、金家湾、高板岩等水库,水库的兴建带动了全镇农田水利设施的大范围改造;全镇有10座中小型水库,381口山塘,100多道堰坝,10余处小灌区工程等。 经济发展诸佛庵镇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美誉。全镇森林覆盖率76%,毛竹园面积8万亩,立竹量1400万根,年采伐量350万根,是“安徽竹子之乡”、“江北毛竹第一镇”;有机茶园面积8000亩;桑园面积7000亩,两季养蚕能力1万张;板栗面积8000亩;水能蕴藏装机7000千瓦,均列全县之首。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矿泉水等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葛粉、橡粉、茶油、水竹笋、山野菜、黄牛、山羊、山鸡等有机食口发展前景广阔;天麻、杜仲、贝母、茯苓、灵芝、桔梗等名贵中药材储量丰富。 茶叶生产是本地传统产业,2002年春,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验收,1394亩茶园获得茶叶有机转移证书。现年产干茶342吨,其中名优茶114吨,自主开发的传统贡茶“小岘春”及“桃源云雾”、“菊花茶”等名优品牌。全镇现有桑园6400亩,年均两季养蚕达1万张,产茧350吨,是霍山缫丝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板栗基地正在逐年扩大,板栗产量在逐年攀升。中药材、食用菌等产量亦很可观。支柱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更加繁荣。 诸佛庵镇是原三线军工企业江北厂、红星厂、皖西厂、皖化厂的坐落地,从20世纪末开始,利用三线军工企业江北机械厂搬迁后遗留的厂房,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私营工业园区,也是全县唯一的专门以竹加工为主导的特色工业园区,吸引外来客商在这里投资办厂,生产竹地板、竹木复合地板、竹车厢板、竹建筑模板、竹方格笼、寿司卷、餐帘、竹筷等5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日本、西欧等国内外市场。经过规划建设,以原三线军工企业遗留厂房为建筑主体的三大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通过内引外联、招商引资等形式,现已引进企业38家,安置劳动力1800余名。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 基础建设诸佛庵镇坚持“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商业富镇、文明育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逐步引导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浓厚的生态保护氛围,从机关到学校、从社区到厂矿、从集镇到农村,掀起了全民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高潮。该镇还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先后建成农民公园、垃圾填埋场等一大批环保设施和“水、厨、卫、厕、圈”五改的生态家园工程,使俊卿村跃入全省生态百佳县,大干涧村获得全县生态农业示范村行列。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名单中,诸佛庵镇荣登该榜。 诸佛庵镇以绕集镇而过的深水河为基础,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筑起1500米长护镇大坝,修建了宽阔的滨河大道,建成了环境优美的“滨河风景区”;以映山红路为主轴,新开辟了茶园路、茗香路、竹簧路、平安路,三纵四横新型的集镇框架已基本形成。1999年投入460万元建成了长6.8公里,宽12米,由318国道通往集镇的高标准公路。2000年投入10万元编制了《诸佛庵2000~2010年集镇发展规划》,包括集镇建设规划、集镇环保规划、绿色系统和景观规划、防灾规划等15个详细的子规划;2003年投入20万元,对规划进行修编,并出台了《诸佛庵镇2004—2020年总体规划》。 省级以上表彰和命名: 1、1994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安徽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2、1994年被省林业厅授予“安徽竹乡”光荣称号3、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4、1999年被确定为“全省中心建制镇”5、2000年被确定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6、2001年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7、2001年被省工会授予“新建企业工会先进乡镇” 8、2002年2月被省委宣传部、省计生委授予“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9、2002年10月被省农委、省体育局、省农体协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10、2003年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宣传文化中心》11、2003年被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授予“先进乡镇标兵”12、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13、2004年被省委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组授予“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14、2004年被省建设厅授予“全省村镇建设先进镇”15、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镇”。 旅游资源诸佛庵人杰地灵,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诸佛庵镇是皖西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追求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诸佛庵有近千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境内有远近闻名的万亩竹海、华东地区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有霍山县历史上八大景观之一的“松山瀑布”、全县三大景区之一的“仙人冲系列景点”,还有“美人酣睡”、“大小风洞”、“西石门”、“冰坑”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在集镇东侧的东阳山上,诸佛庵以茶园的自然景观为背景,2000年投入150万元,兴建了占地200亩的“岘春园”农民公园,配建了仿古牌楼、长廊,溢香亭、磨茹亭。2003年又新添花坛小景和60米长廊,为集镇居民提供了休息娱乐场所。并将继续实施二、三期工程建设,新建根雕花鸟市场、垂钩中心。 诸佛庵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是“红色游”,这里是“诸佛庵兵变”“桃源河暴动”的发起地,全镇现存革命遗址8处,烈士墓4座,纪念碑2座,是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游的理想之地;二是“绿色游”,这里有“万亩竹海”,有原始森林,有岘春农民公园,可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三是“自然景观游”,这里有“狮山睡美人”,有“嵩山瀑布”,有“仙人冲系列景点”等等,美景甚多,引来游人不断。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3533 男 6875 女 6658 家庭户户数 396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3003 家庭户男 6545 家庭户女 6458 0-14岁(总) 3282 0-14岁男 1719 0-14岁女 1563 15-64岁(总) 9172 15-64岁男 4632 15-64岁女 4540 65岁及以上(总) 1079 65岁及以上男 524 65岁及以上女 55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238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