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猪血木 |
释义 | 猪血木(EuryodendronexcelsumH.T.Chang)为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常绿大乔木,芽被短柔毛。叶互生,薄革质,叶缘具细锯齿。花小腋生,白色。果球形,肉质,成熟时紫黑色,花果期10-12月。现仅分布于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地区,且仅残存一个居群,居群内个体数量仅100余株,木材结构细致,不裂不挠,适于造船及建筑用材,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中文学名:猪血木 拉丁学名:EuryodendronexcelsumH.T.Chang 界:植物界 科:山茶科 属:猪血木属 分布区域:中国 种属概述学名:EuryodendronexcelsumH.T.Chang 中文学名:猪血木 科别:Theaceae 山茶科 属中文名:猪血木属 属拉丁名:Euryodendron 濒危类别:濒危 保护级别:2级 年降水量:1600-2200 花期:8-10月 果期:11-12月 现状:濒危种。猪血木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目前仅残存在一个分布点上,而且仅有2株。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15-25米,胸径60-150厘米;树皮灰褐色;芽被短柔毛。叶互生,薄革质,长 圆形,长6-10厘米,宽2.2-2.5厘米,边缘具细锯齿;侧脉5-7对,在近叶缘处弧曲联结,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甚明显;叶柄长5-7对,在近叶缘处弧曲联结,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甚明显;叶柄长3-5毫米。 如图一所示:1.花果枝;2.花;3.子房;4.子房横切;5.花瓣及雄蕊;6.雄蕊;7.果实。 花粉形态花小,两性,白色,2至数朵生于叶腋,花梗长3-5毫米;萼片近圆形,长约2毫米,边有缘毛 ;花瓣倒卵形,长约4毫米;雄蕊约25,花丝细长,花药被丝毛;子房球形,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花柱长2-3毫米。浆果圆球形,肉质,熟时紫黑色,直径2.5-3毫米;种子每室2-4粒,扁肾形,亮褐色,具网纹。猪血木的花为两性完全花,萼片和花瓣均为2/5螺旋向心发生,单轮排列,且有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方式。雄蕊的形成是先形成一个环形分生组织,然后在环形分生组织上以2/5螺旋产生5束雄蕊原基,每一束雄蕊原基的第一雄蕊原基都是在对萼的位置产生,其它的雄蕊原基在其两侧产生。3心皮顺序发生,愈合成3室单子房,柱头平截不裂。 花粉近球形或近长球形,极面观为3裂圆形。大小为(15.7-)18.5(-20)×(12.2-)14.5(-16.5)微米。3拟孔沟,沟长而较宽,中间稍缢缩,沟膜光滑;拟孔界限不清楚。外壁厚度为1.7微米,分层不清楚(LM),不明显的微弱细皱纹状纹饰。在两极还有少数小穿孔。 如图二所示:芽被短柔毛。叶互生,薄革质,叶缘具细锯齿。花小腋生,白色。果球形,肉质,成熟时紫黑色,花果期10-12月。 生长繁殖猪血木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能形成正常的种子和胚,实生苗可正常生长,自然状况下以有性繁殖为唯一繁殖方式。近期发现的许多猪血木幼苗和幼树,以前未曾报道过,由于近10余年来环境改善和荒山绿化,缓解了该植物的繁殖和自然更新压力,使其种群个体逐步增加和恢复。 鸟类是猪血木的种子散布者 如前述其孤株老树和幼苗、小树相互远离的孤株零散分布,可解释为,黄臀鹎等鸟类取食猪血木浆果,并在乡村的屋旁、路边、地旁或山坡林中树上停留时(或飞行中),排泄带种子的粪便,从而达到了种子散布,并导致上述分布格局。鸟类与植物间为互利关系,其种子无休眠期,鸟类消化其果实既不损害种子活力也不促进种子萌发,而仅是散布种子。 开花结实 猪血木为常绿乔木,春末(3月底至4月中旬)大量萌发新叶。初花期为每年7月下旬,盛花期为8月上、中旬,产花量较多,各花发育不同步,同一时间可看到有幼小花蕾和已完全开放并落瓣的小花。果期从8月下旬持续至12月,幼果小而绿色、继而生长膨大成红色,12月成熟时为紫红色浆果。有一半左右的幼果不发育。经解剖,成熟果实内均有发育正常的种子。种子数目多少与果实大小相关,一般子房3室、偶见2室,每室具胚珠6-8个,但平均每个成熟果实产种子6-8粒,最多达15粒、最少3粒。成熟种子圆肾型、外种皮革质亮褐色、表面有蜂窝状雕纹,内种皮紫黑色膜质,胚乳丰富呈弯弓型。胚发育正常,子叶和胚轴、胚根分化明显,白色。果实形态与杨桐属和柃木属植物近似,但大小介于两者之间。 生长习性猪血木的生长地属热带北缘及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21-23℃,1月平均温12-14℃,7月平均温27-28℃,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冬季雨量较少。土壤为砖红壤或赤红壤。通常生于土壤比较肥活的丘陵缓坡地或低丘沟谷疏林中。常和潺槁木姜子Litseaglutinosa(Lour.)C.B.Rob. 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Hance)Hemsl. 毛从楠Actinodaphnepilosa(Lour,)Merr. 豹皮樟Litsearotundifoliavar.oblongifolia(Nees)Allen 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 银柴Aporosachinensis(Champ.)Merr.等树种混生。 分布范围分布区极狭窄,根据过去调查见于广东省阳春县八甲乡驳木和羊蹄岗附近保育林中有10 多株,广西省平南县思旺乡村北保育林中有2株。目前仅羊蹄岗尚残留2株,海拔为50-150米。其余植株均已砍掉。 植株分布通过调查,文献记载的3株猪血木(林来官,1998)仅存坎头垌村旁阶地上1株;而记 载的八甲小学内2株已消失。在附近村庄又发现1株成年树,在多个自然村旁山坡林下零散分布幼苗和小树22株;在冲头村后山保育较完好的次生林中发现猪血木的自然种群,其包括8株乔木和51株小树和幼苗。至此在八甲地区共发现猪血木植株80余株,估计仍有100余株,成熟个体10余株。 如图三所示: 孤株老树 共5株。其中坎头垌村附近1株,分布于村旁阶地土坎上、沙壤、PH值7.1,高约25m、胸径1.1m,树干基部心材已腐蚀中空。当地政府于1985年指定为保护名木古树,用水泥填充、帮助支撑,该树生长正常、能开花结实,但由于周围均为旱地、树冠下除树干的地面均被耕作,丧失种子更新条件。三叶村内路旁1株,2000年5月观察时仍生长正常,2000年10月再次观察,由于村民建房已被砍伐,经实测其胸径50cm、高约18m、树龄约72年(根据树桩年轮测定)。 澄洞村内民屋旁一株成年树,高15m、胸径30cm,1999年正常开花结实、有大量花并产生紫黑色浆果,但该株植物在牛厩旁、树干长期用于拴牛、树基部地面大量积水和牛粪渗淹,该株植物已于2000年逐渐枯死。在中田村(离被保护大树约5km)大塘民宅旁发现1株大树,胸径1.5m、存枝高10m,该树干基部中空,有火烧或雷击迹象。据当地村民介绍,已有上百年历史,现存枝条生长正常,3年来观察未开花结实。在大塘村与冲头村之间的竹根富村后山次生林中发现有猪血木成年树1株,高15m,胸径30cm。这5株孤株老树均单独地分布于屋旁、路边,相互远离,其周围未发现猪血木小苗和幼树。 萌生苗及小树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在该区域小丘陵山坡林下,仍有许多猪血木小苗和幼树。在坎头垌村山岗和缓坡台地次生林中,发现小树8株、小树砍伐后留茬萌生苗2株。在三叶村后山发现猪血木小树8株、伐茬萌生苗2株。另在石头塘村后山也发现猪血木小树砍茬萌生苗2株,而冲头村后山竹林中有51株小苗和幼树。从该类小苗和幼树的分布式样看,一般均在林内或树下,总体呈零散分布,而且周围没有发现猪血木母树及其树桩,其为实生苗可确定无疑。 濒危及保护濒危原因猪血木主要在人类活动频繁的乡村一带分布,不同于其它大多数珍稀濒危植物均分布于保护区内,其直接暴露在人类的活动影响下,因此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干扰是造成猪血木濒危的主要原因。由于猪血木树干挺直、心材美观,村民在建筑房屋和打造家俱时常常砍伐猪血木作建材,直接造成其数量减少,特别是50年代大炼钢铁所造成的大量砍伐,对猪血木数量减少影响巨大。同时人类活动不可避免的对当地的生境造成影响,使猪血木的濒危状况进一步加剧。另外从该种植物的分布格局看,其孤株成树均分布于村边路旁,并呈零散分布,树龄均在65-100年间,而该地区是开发较早的区域。 濒危现状1.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和措施猪血木的重要特有珍稀性,仍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到目前为止,该植物由于分布区位于人口密集、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极高的八甲镇,与其它珍稀濒危植物比较的最大不同点是其更直接地暴露在高度频繁的人类活动压力下,而其它珍稀濒危植物大多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而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目前虽然阳春市有关部门和镇政府非常重视其保护,但缺乏专门的保护机构和运行经费以及可行的保护方案,是对其开展有效保护的一个难题。 2.极少的存活植株仍然被破坏村民的生产活动与猪血木的生存发生冲突时,残留的猪血木植株只有面临被砍伐。如三叶村一株猪血木大乔木,因村民建盖新屋,该树妨碍屋边便道,于2001年初被砍伐。而上嵊村村民屋旁的另一株猪血木成年树,因长期拴牛,无意间致其死亡。在冲头村后山上次生林内2株猪血木乔木因家庭纠纷,被作为发泄对象砍伐。显然其珍稀特有的重要价值,没有带来相应的影响,从而不受当地居民重视。虽然调查显示该地区猪血木植株估计超过100余株,而且还可能分布到更远的其它邻近区域,比原来该种植物仅残留3株的状况有所改观,但作为一个物种,如此少的个体仍是相当危险的,按IUCN的濒危物种评价标准,成熟个体低于250株,仍属于临界濒临灭绝(CR)物种。 3.濒危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除已有的分类和濒危基本情况调查资料外,需要对其保护生物学特性、传粉方式以及种群遗传多样性等深入研究,才能确定其濒危机制。该种植物目前极度濒危的状况,从上述结果和掌握的资料看,可以肯定不是有性生殖障碍或种子不育导致。除人为砍伐使其种群数量减少外,其濒危的自然原因和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据野外调查发现成熟植株的根系上均具有发达的根瘤,其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据访问,当地以前打鸟活动较频繁以及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造成鸟类减少也可能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之一。而种子萌发后生长以及与根际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可能存在的遗传单一性等,均可能是猪血木植物日趋减少的内在原因。 保护价值猪血木为茶科单种属植物,兼具红淡经属Cleyera和柃属Eurya的形态特征。对研究这些类群的亲缘关系以及它在厚皮香亚科Ternstroemoideae中的发类位置等都很有科研价值。木材结构细致,不裂不挠,适于造船及建筑用材。 猪血木为虫媒植物,传粉者为蜂、蝇、蝶等类的多种昆虫,在花上共捕到17种昆虫,其中9种在各居群均见分布,其传粉途径正常,为异花授粉植物。有鉴于猪血木分布地高强度的农业开发及城市化建设对其传粉昆虫生存及分布的影响,建议在对猪血木的保护策略中注意保护其传粉昆虫。 保护措施目前尚无保护措施。保存在村旁的2株极易遭受破坏。建议挂版保护现存植株,严禁砍伐。产区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应采用育苗,扩大栽培。 (1)尽快在该地区及在广西平南,详细调查清楚该种植物的个体数量和分布,为定位保护提供准确资料。 (2)尽快完善该区域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的实施,并进一步申请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相应的配套经费,使该区域众多濒危植物的保护落到实处。保护鸟类应作为保护猪血木的措施之一。 (3)从各种渠道申请立项,开展濒危植物物种生物学、特别是繁殖生物学的研究,为濒危植物的科学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案及技术。并结合该植物的繁殖特性,研究可行的人工繁殖技术和实施人工种扩大种群数量。采取人工采集种子、特殊处理后育苗,以及扦插繁殖或组培快繁,对于该植物的人工种质保育和种群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并考虑进行共生真菌培养、接种真菌育苗等研究。 (4)鉴于猪血木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多数分布在私有林内,采取与村民利益相结合的保护措施和机制是必须注意的。 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插种繁殖,种子寿命短,采后应即播种或层积贮藏。建议少量剪取一年生枝条进行扦插繁殖试验,也可试行组织培养,加快育苗。扦插育苗试验,最好有自动连续喷雾的装置。猪血木属于热带北缘及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有分布的物种,分布区极其狭窄,且在广东八甲镇仅分布于海拔50-200米的沟谷疏林,加之猪血木的种子萌发时需要较好的保湿、保鲜条件,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荫蔽度。这些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猪血木种质资源的繁殖和更新速度。 植物价值科研价值对研究这些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它在厚皮香亚科中的分类位置等都很有科研价值。 经济价值木材结构细致,不裂不挠,适于造船及建筑用材,猪血木在植物分类学上,被归于山茶科厚皮香亚科猪血木属,其外貌与同科的柃属和红淡比属植物相似,但猪血木为高大乔木,花两性,单一柱头,顶芽细小被柔毛,明显区别于雌雄异株、柱头分离的柃属植物和小乔木或灌木、顶芽无毛的红淡比属植物。因此,猪血木这种较特殊的系统学位置,对山茶科植物的系统演化、物种形成、地理分布,乃至杨桐族各类群的系统关系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猪血木树干挺直,心材美观,是分布区当地较理想的建筑用材和家具用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关历史历史记载,猪血木曾成片分布于中国广西平南和巴马、广东阳春市八甲镇等地,但是由于人类对自 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生境的严重破坏,导致在广西的分布点,猪血木已经灭绝,目前仅在广东八甲镇有零星分布,且植株数量极其有限。据1989年出版的《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傅立国主编)记载:猪血木仅残存在广东八甲镇的一个分布点,而且只有2株。 值得庆幸的是,通过2002年对猪血木资源的详细野外调查,科研人员又新发现80余株猪血木,目前已知的猪血木个体数约100余株,成年植株少于20株。该数目虽较原来的2株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作为一个物种,如此少的个体仍然是相当危险的,按照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关于濒危物种的划分标准,猪血木被正式收录为临界濒临灭绝(CR)物种,同时,猪血木亦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亟待积极有效的保护。作为中国特有的濒危单种属植物,猪血木数量如此稀少的原因既有其自身因素,也是外界高强度人为干扰和破坏的结果。 相关新闻《南方日报》2001年10月31日报道:中科院华南植物所发现珍稀猪血木,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在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考察时,发现了多种珍稀植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20多种。继8月中旬首次考察之后,本月22日华南植物研究所叶华谷高级工程师再次带领科研人员深入该保护区,经过3天艰苦工作,又有两株猪血木被发现,至此地球上猪血木的数量由原来发现的3株增加到5株。叶华谷等通过对树茎和空心树头的研究,肯定一棵猪血木具有1500年的树龄。 专家们还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虎颜花及呈群落性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杜鹃红山茶。发现被称为活化石的侏罗纪植物桫椤、黑桫椤、大果五加、粘木、阳春耳草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及一些珍稀花卉。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位于阳春市八甲大山的西南,面积达15万公顷。 参考文献1.茶科濒危植物猪血木的生态与繁殖特性; 胡晓立,何瀚,王跃华,闵天禄,曹丽敏;《云南植物研究》2002年06期 2.中国特有植物猪血木的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申仕康,马海英,刘湘永,王跃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环境》-2007年16卷6期 3.濒危植物猪血木的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跃华,申仕康,申国柱,王博轶,胡晓立,王敏,刘湘永,《西部林业科学》-2007年36卷4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