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猪肉药膳
释义

猪肉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猪肉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猪肉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猪肉槐花汤

.猪瘦肉60克,槐花30克,煮汤服食,治痔疮。

猪肉杏仁汤

原料:瘦猪肉50克,杏仁10克,北沙参15克。共煎煮汤饮。日服2次。清肺,化痰,生津。治咳嗽少痰,口渴咽干,咽痒等。

菊花肉片

原料

瘦猪肉500~600 g,菊花瓣100 g,鸡蛋3个,精盐、料酒、味精适量。

制法

1.轻轻洗净菊花瓣,将肉洗净切成片;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料酒、精盐、淀粉,调成糊状物,投入肉片拌匀备用。

2.将肉片入油锅炸熟;锅内留油少许,投入葱、姜拌炒片刻,加入熟肉片、清汤、菊花瓣拌炒均匀,以味精调味拌炒几下即成。

功效:

祛风清热,平肝明目;适用于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的供血状况,可作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经常食用的膳食。

猪肉藕节雪梨汤

原料:瘦猪肉100 g,藕节15 g,雪梨2个。

制法:将猪肉下沸水中汆透滤去血水,捞出后切块;藕节切碎;雪梨洗净去核及蒂,切成4半。上料共入锅,注入清水适量,煮至肉烂熟,饮汤食肉和梨。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补血,适用于牙龈出血。

肉丝雪里蕻百叶丝

原料

瘦猪肉50 g,雪里蕻100 g,百叶丝100 g,精盐、酱油、植物油、葱、姜适量。

制法

1.将猪肉洗净切成细丝加盐拌匀;雪里蕻切碎,百叶洗净切丝。

2.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至七成热,先将葱、姜放入煸至发黄有香气,再下猪肉丝,炒至肉丝变色尚未熟透,立刻放雪里蕻和百叶大火快炒,肉丝熟透入味即可。可在乏力畏寒时食用,每日1次,连食用5~7天为1疗程,冬季可常食用。

功效

养胃健脾,益气养容,用于食欲不振、脘腹隐痛、大便不佳、血白乏力。雪里蕻辛温无毒,宣肺化痰,温中利气,补益气血;猪肉滋阴润燥;百叶养胃脾,补气。最适于脾胃虚寒者食用。

蒸鳝鱼猪肉

原料:黄鳝250 g,猪肉100 g,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1.鳝鱼去内脏切片,猪肉洗净切片。

2.将鳝鱼片、猪肉片放入碗中,用调味品拌匀,上笼旺火蒸至熟透即可。每日晚餐食用200 g左右,连服3~4日。

功效:益气养血,养容健身,用于面色苍白无华、精神疲倦、乏力气短、多汗、心悸、失眠、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者。

莲子百合炖猪肉

原料:莲子30 g,百合30 g(鲜品可用50 g),瘦肉250 g,精盐、味精,其他调味品适量。

制法:1.将猪肉切成小块,莲子、百合洗净;锅内加水适量,先煮猪肉至水沸,再放入莲子、百合煮至肉烂。

2.加盐、味精等调味品即可。每日晚餐食肉,睡前饮汤。

功效:滋补五脏,安神,用于心烦失眠、多梦、腰软乏力、食欲不振、腹泄、干咳、皮肤干燥、手足心热、遗精者。

蒸太阳肉

原料:肥瘦肉50 g,鸡蛋1个,香油4 g,酱油6 g,精盐1 g,味精少许,葱姜末少许,水淀粉10 g,清水15 g。

制法:1.将猪肉剁成泥,放入碗内,加入葱末,姜末、酱油、精盐、味精、香油、水淀粉及清水搅匀成馅。

2.在小盘内抹一层香油,把肉馅摊入盘内,呈中间低四周高形状,把鸡蛋磕在盘内的肉馅上,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即成。

功效:蒸太阳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适宜于营养不良的儿童食用。

参芪瘦肉片

原料:人参10 g,生黄芪15 g,猪瘦肉250 g,木耳50 g,葱花、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1.将人参、黄芪煎浓汁,猪肉洗净切片。

2.木耳水发;将药汁焖炒猪肉和木耳,加葱花、精盐、味精炒至熟食用。每日晚餐食用。

功效:补益元气,主治体弱气虚、四肢无力等元气亏虚之症。

双参肉

原料:人参15 g,海参15 g,猪瘦肉250 g,香菇30 g,青豌豆60 g,竹笋60 g,味精、精盐、香油适量。

制法:1.将海参发好,切块;香菇洗净,切丝;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竹笋切片。

2.将以上4味与人参、青豌豆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炖煮,以瘦猪肉熟烂为好,加入精盐、味精、香油各少许即可。每日1~2次,每次适量,每周两次。

功效:大补气血,强壮身体,消除疲劳;适用于久病体虚不复,或年老体衰、精神萎靡、身体疲倦者。

归芍地黄炖猪肉

【配方】当归12克,白芍9克,熟地黄12克,桂皮6克,瘦猪肉250克,食盐等调料适量。

【用法】将瘦猪肉洗净切块,当归、白芍、熟地黄用纱布包好,与桂皮一起共放沙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至猪肉烂熟时,去药包加入食盐等调味,食肉饮汤。

【功效】养血补血,温中散寒。

【主治】产后血虚之身痛。

【简介】猪肉,为猪科动物猪的肉。又名豕、豚等。

【功用】滋阴润燥,益气养血,补中健脾。主治热病津伤,肺胃阴虚,干咳少痰,虚热烦渴、大便燥结;气血两虚,形体消瘦,身倦乏力,头晕目眩、产后乳汁缺少;脾胃虚弱,食少纳呆,身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少华等。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咸。人肺、脾、胃、肾,肝经。

【用量用法】内服:煮汤饮服。外用:敷贴。

【现代研究】瘦肉和肥肉均含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钙。此外,瘦肉中含胆固醇。

【进补应用】

1.脾虚积滞,脘腹闷塞不舒,纳果食少,谷物不化或泻痢等;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患者的保健食品 山楂肉干:猪肉500克,山植50克,酱油、料酒、葱、姜、花椒、味精、麻油、白糖、菜油各适量。将猪瘦肉洗净,沥去水分。山楂去杂质,洗净,先取半量,放在沙锅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投人瘦肉,煮熬至六成熟时,捞出瘦肉,切成肉条,加适量酱油、料酒、葱末、姜片、花椒,将内条拌匀,腌渍1小时左右,沥去水分。将菜油倒人铁锅,用中火烧热,投人肉条,待肉色微黄时捞起,沥去油。

将余下的山植用油略炸,与肉于反复翻炒,文火烘于。酌加麻油、味精和白糖,拌匀。当菜佐餐用。

2.脾胃虚弱,消瘦乏力,面色萎黄,肢体浮肿,饮食减少 里脊肉粥:猪里脊肉100克,粳米150克,食盐、川椒粉各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猪里脊肉清水洗净,切碎,用菜油略炒,与粳米一并放在锅内,加入清水运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至米熟烂。酌加食盐、川椒粉调味,稍煮一二沸,每日早晚餐食用。

3.妇女产后,气血不足,乳汁缺乏 黄花菜肉饼:猪肉400克,黄花菜80克,面粉1000克,葱。

姜、盐、酱油、味精、菜油各适量。将猪肉洗净,剁成未。黄花菜用水泡发后洗净,切碎,与肉未合并,加入少量葱花、食盐、酱油、姜末、味精,调成肉馅。面粉加入适量清水,和成面团,分成小块,包人肉馅,做成肉饼,油煎或烙熟,分顿食用。

4.肺阴亏虚,干咳少痰;或心脾阴血亏虚,失眠多梦,纳食减少 黄精炖猎瘦肉:猪瘦肉200克,黄精50克,葱、姜、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将黄精、猪瘦肉用清水洗净,分别切成小块,一并放人沙锅,另人适量清水,酌放葱姜,料酒和盐,隔水蒸2小时左右,以猪肉熟烂为度。捞出黄精调味即可。吃肉喝汤。

5.小儿疮疖脓肿 猪瘦肉100~200克,生地50克,茯苓100克。共煮汤服食。

6.黄疸 猪瘦肉100克,鲜鹅不食草50克(捣烂),煮汤服食;或猪瘦肉100克,鸡骨草50克,红枣4枚,煮汤服食。

7.痔疮 猪瘦肉100克,槐花50克,煮汤服食;或猪瘦肉250克,万年青根150克,水煮至肉烂熟,滤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日1剂,连续用。

注意事项

多食猪肉易助湿生痰动风,凡身体肥胖或痰湿内盛者慎用。据文献记载,猪肉不宜与乌梅、桔梗、黄连、苍耳、胡黄连、大黄、养麦、鸽肉、虾、芫荽、羊肝、牛肉、鳖肉同食。

眩晕生黄芪、天麻各30克,公猪瘦肉(或公羊肉)80克。药和肉共煮,不加任何调料,早晨空腹食肉喝汤。此为1剂,一般2—3剂可愈。

体质虚弱猪肉400克,花旗参80克,无花果10粒,盐适量。猪肉切块,放入滚开水中川烫约5分钟捞出,洗净,沥干;无花果稍微压破,花旗参切片。煲锅中加水2000毫升烧开,加入所有材料,中火炖煮90分钟,最后放盐调味食服。此方生津益气,健脾开胃,润泽皮肤。可治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等症。

产后缺乳猪肉末500克,水泡发黄花菜250克(干品约100克),切碎,加盐、葱等作料调成肉馅,再用和好的软面包成馅饼,或烙或油煎,分数次食用。

慢性肠炎猪瘦肉100—200克,无花果干品60克,加水隔水蒸熟,调味食用。

慢性支气管炎猪瘦肉200克,莲子、百合各30克,共加水适量煲熟,调味食用。此方适治慢性支气管炎症属气阴两虚。

贫血新鲜猪皮150—200克,红枣15枚,加水煲2小时,以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次。

血小板减少新鲜猪皮500克,去毛,洗净,切成块,加水适量,炖煮成粘稠的羹汤,再加入红枣250克,继续炖煮。待红枣熟后,放入适量冰糖,分次食用。常吃除可治血小板减少外,对血友病、鼻出血、牙龈出血、紫癜以及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也适用。

烧烫伤猪毛烧灰,用茶油调搽伤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