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柽
释义

当代革命家

朱柽(1922-1993),江苏省吴江人,曾任福州市政协一至四届委员、五届常委、六至八届副主席,民盟福州市委第八、九届主委。

朱柽17岁时认识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受其影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活动。抗日战争期间只身来到福建永安,后加入民盟地下组织,担任民盟福建省筹委会组织委员会干事。他利用在《中央日报》社担任“生活副刊”编辑和资料室主任的职便,收集中央机关报和进步报刊社论、评论以及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文章,提供给民盟组织作为学习宣传资料。他在民盟组织委员会领导下,团结青年知识分子,发展成员,筹建民盟基层组织,联络开展各项斗争。1949年受民盟福建省筹委会的派遣,朱柽前往香港向中共华南局福建组汇报工作。解放前夕,朱柽接受任务回到福州收集敌军情报送香港中共组织,并积极参与组织民盟同志迎接福州解放。

解放后,朱柽在中共福建省委对台工作委员会工作,1951年保送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2年“革大”结业后调入福州市民盟机关工作,担任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56年调任福州市人民政府文化处任副处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虽然身处逆境,但坚信党的领导,做好各项工作和参加劳动锻炼。

文革之后,朱柽得到平反,他更加振奋精神。回到民盟后,他与其他一些老同志一道主持恢复福州市民盟组织工作,帮助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开展教育研讨,组织盟员为“四化”建设服务。

朱柽一生为民盟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奋斗了40余年,他坚持不懈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这个坚定的信念和愿望终于在他弥留之际得以实现。捧着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朱柽激动得热泪盈眶。

朱元璋之子

朱柽: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

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柽被明成祖朱棣封到南阳为唐定王。他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建造了豪华的王府和王府花园,仅王府宫殿就有800多间。南阳百姓满足不了王室的挥霍, 朱柽就强令百姓把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节余一顿饭的口粮全部上交王府。有位在王府花园修垒假山的老石匠,终日劳累,饥饿难忍,夜晚回家后就挖些野菜熬汤充饥。不料被在王府山上赏玩夜色的朱柽发现了炊烟,即命人把石匠抓来审问,问他为何大胆违反禁令。石匠辩解说没有做饭,只是煮一点野菜汤。朱柽派人去揭锅查验,果然是野菜汤,石匠才得幸免一死。以后老石匠每晚回家,都煮点野菜汤喝。人们都纷纷仿效。为了躲避王府的追查,傍晚见面时都互致问侯,问“喝汤了没有?”这种习俗保持至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