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万福 |
释义 | 朱万福,1939年2月生,江苏扬州人,教授。1965年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起,历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书记,2000年任金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中共十五大代表,1994、1999年两次获得“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人物简介朱万福,男,1939年生,中共党员,教授。196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构造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1983年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曾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东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结构研究所所长,第七届江苏省政协委员、“十五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委员。1994年和1999年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朱万福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著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钢筋混凝土计算力学》、《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三大课题》、《民办高教思考与实践》等论著。2000年—2007年担任金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他倡导“更新观念、科学定位、锐意改革、强化管理”的办学理念,提出“优化一批成英才、培养一批成良才、转化一批成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金肯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个人经历1939年2月出生,江苏省扬州市人。1953-1957年在扬州市第一中学读书(初中),1954年加入共青团。1957-1960年在江苏省扬州中学读书,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并于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1965年在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就读,曾任系学生会主席。1965年毕业留校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于1983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从1983年末开始,历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书记。曾任江苏省第七届政协委员。1994-2000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中共党的十五大代表;1994年和1999年分别被江苏省委授予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教育部特邀联络员小组组长陶遵谦在东南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东南大学第十次党代会以来,东大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在邓小平理论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认真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贯彻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了坚强有力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的作用。同心同德、勤奋进取,东南大学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产学研结合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南大学在提高教学管理和科研水平,增强办学的综合实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践证明,东南大学党委是一个坚强有力、团结战斗、工作有序的领导集体。 行政经历1983年开始朱万福从事学校行政领导工作,1992年又开始从事学校党委领导工作。16年来,他在学校领导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自己的无私的奉献,做好党的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他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发挥党委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领导作用,东南大学党委和党的工作多次受到江苏省委的表彰,16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与朱万福的努力工作和领导作用紧密相连的。为了让更年轻的同志尽快走上领导岗位,他多次向上级表示要退下来,表明了他的宽阔胸怀和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朱万福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并推进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做学问、做事、做人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提出并宣传知人、助人、容人和识己、克己、责己的要求。同时提出并发动了向二老(杨廷宝、钱钟韩)学习的活动,宣传他们一辈子做人、做学问、做事的优秀品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崇高的思想境界,从而推动东大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上,他曾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计算力学等教学。曾参加编写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计算力学》等著作。 办学理念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转型,民办高校蜂拥而起的今天,管理创新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金肯职业技 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朱万福已成竹在胸,由于普通高校大幅扩招、民办二级学院主要是高职院校纷纷崛起,生源“蛋糕”被瓜分殆尽,降批次、降分数录取成为职业院校的唯一选择。录取的学生批次最低,部分学生只有260-280分,而重点高校录取的分数在600分以上。但基础差并不可怕,怎样通过艰苦工作让他们愿意学习而且会学习,则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体会是:在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系统创新,是高职院校育人工程的关键。朱万福带领金肯学院几年来在管理创新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尝试。首先是在培养目标上创新,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因材施教,力争实现“三个一批”的培养目标:一是“优化一批成英才”,通过3年的培养,使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业有成就、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基础,成为学院的招牌;二是“培养一批成良才”,将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的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良才;三是“转化一批成人才”,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艰苦、细致、持之以恒地进行转化工作,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掌握一定的技能及特长,为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管理方法怎么能实现培养目标,成为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朱万福在教学管理上,狠抓了“三个平台”建设。一是公共基础课平台,将马列主义、思想品德、英语、数学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统一由学院安排,师资力量、教学场所和课程标准相对稳定,适合较为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夯实基础,养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二是基础技术课平台,从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淡化专业要求,将同一系各专业中主要的有共性的基础技术课,作为必选课和主要选修课,由系里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增强系一级的教学改革力度,减少教学管理环节,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三是专业课平台,贴近市场需求,提供大量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专业课,供学生选修。这些选修课向国家考试中心指定的能力考试模块靠拢,向国家认证证书考试和国际知名厂商认证证书考试靠拢,确保学生在拿到文凭的同时,取得各类技能证书,成为学业、技能双合格的人才。金肯学院创造了“引导、约束、推动”并举联动的学生管理措施,成效明显。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对学生的管理至少有三层内涵。一是管,就是从学生跨进校园的第一天起,到迈出校门的最后一天,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约束他们,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行为;二是理,就是持续不断地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弘扬正气,激励上进,引导每一个学生规划自己的“成才之路”;三是坚持从正面引导、激励学生,就是通过“两课”、集会、社团活动、学校与家长互动等途径,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上进心,从而树立远大理想,为学生的人生之舟竖起风帆,在“成才之路”上破浪前行。 所获荣誉在教育管理方面,朱万福曾发表过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教育、高等教育在与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中寻求发展关于主动适应两个转变的思考"等多篇论文,并先后获省教委第四次高教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省教委牡丹杯江苏教育系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优秀论文一等奖、省教育工委校领导干部优秀调研论文新坝杯一等奖,1999年12月被江苏省教育工委评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朱万福从东大领导岗位上退下后,本着热爱教育、发展教育的热情,于1999年底在江宁区创建了民办高校金肯学院,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经过投资者和大家的努力,2000年开始招生现已初具规模,设有文理工科近20个专业,在校学生3000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