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湾镇 |
释义 | 朱湾镇位于定远县城西南20公里处,南距省会85公里,西距淮南50公里。1949年设乡,1989年改乡为镇,全镇国土面积69.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6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499户,21725人,集镇人口4000人,均为汉族。 朱湾镇以驻地朱湾命名,原名朱家湾,系自然古集镇,因昔有朱姓始居,沛河至此折向成湾绕流西南而得名。明嘉年属拾紫乡朱湾集镇,清属定城西乡朱家湾保,民国定远县八大古镇之一,历史之悠远,昔日之繁华,有古迹“西土屏番”为证。 抗日和解放战争中,朱湾作为辖16个乡的海清区(因纪念余海清)驻地,领导人民驱日寇,反压迫求解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朱湾先后输送和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有70多位烈士为国捐躯,建国后走上副厅级以上领导岗位的有60多人。 该镇地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60米,年平均气温14.8、平均降水量900,无霜期210天,易旱。建国后随着引淮电灌站和齐顾郑,双河两大水库的建成,全镇农田大部分得到灌溉,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改善。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朱湾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建设成绩显著,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卫生、邮电通讯等社会服务事业日趋完善。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持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相结合,先后修通了长4.5公里的通村柏油路,长3.5公里的朱湾至任武杨村水泥路,通村队砂石路里程达30公里,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目前又有10.4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 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改观,通过政府投入,农民集资,转变经营权等方式,先后建成了6座小(二)型水库,数百口当家塘和4座水电站,开挖、疏通渠道长达50公里,蓄内水达100万方,外水随需随引,有效的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 二、大力发展农业 全镇耕地面积47037亩,水田23742亩,旱地23295亩。近年来,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的,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小麦、大麦、水稻、玉米粮食产量,扩大朱湾村蔬菜,宋岗村经果林基地植经济杨几十万棵;养殖业迅猛发展,年出栏特产定远猪1万头,新品种生猪头,山羊3000只,龙虾、牛蛙等特种养殖近千亩,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三、集镇建设日新月异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小集镇的辐射能力,先后引进外资和吸引民资千万元,改造破旧门面房数百间,盘活煤建闲置土地,改建居民新村(现已入住),新开一条700米的集、商、贸、居住为一体的商贸街,拓宽1.3公里永吴路穿街段至8米,增加集镇容纳力;成立环卫所,开挖改造下水道,主要街道,架设太阳能路灯,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四、社会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随着县十大民生工程,永吴路水泥路的建成,朱湾镇的对外交通彻底改变,每天都有班车通往合肥、蚌埠、淮南、滁州等城市。完善电网改造,电力充足,建好一座程控机房,架设两座通讯接收塔,一座有线电视接收站,邮电通讯,国际互连网覆盖全镇;兴建一座自来水厂,扩建镇卫生院,新增先进医疗设备;加大教育投入,兴建了中、小学教学楼,配备了电脑,建成一座中学学生公寓,不断引进优秀教师,优化教学布局,2006年考入重点高中81人,普通高中74人,位居全县第三。 五、招商引资,工业生产成绩斐然 近年来党委、政府规范部门执法行为,构建公平、诚信的交易环境,结合文明创建,提高市民素质,开展“我为朱湾树形象”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先后建成宋岗工业小区和镇南工业园区,建材制品畅销周边数十个乡镇,远销长丰、肥东,年工业生产总值达5000万元。 目前,新一届的党委、政府、两万多朱湾人民在镇党委书记陶盛林、镇长刘训海带领下,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目标,发扬革命传统,大胆决策,大步伐推进全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