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日祥 |
释义 | 朱日祥,地球物理学家。1955年生于山西大同。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 中文名:朱日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大同 出生日期:1955年 职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山西大学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简介 朱日祥,地球物理学家。1955年生于山西大同。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极性转换期间地磁场形态学、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变化与地球深部过程的相关性以及沉积盆地古地磁定年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论证了地磁极性倒转频率与地磁场强度呈负相关性。在国内开辟了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研究新领域,将古地磁学的研究范畴拓展到认识地球内部过程。主持创建了集成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和地磁场古强度研究的综合实验室,开拓了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该实验室已成为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领域国内外研究中心之一,提升了我国该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人物概述朱日祥,1955年出生,山西大同人,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法国奥尔良大学荣誉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首届“百人计划”优秀科研团队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150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2000余次。 长期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极性转换期间地磁场形态学、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变化与地球深部过程的相关性以及沉积盆地古地磁定年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在国内开辟了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研究新领域,论证了地磁极性倒转频率与地磁场强度呈负相关性,将古地磁学的研究范畴拓展到认识地球内部过程。主持创建了集成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和地磁场古强度研究的综合实验室,开拓了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该实验室已成为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领域国内外研究中心之一,提升了我国该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根据华北克拉通地壳记录的东-西块体碰撞拼合、古洋壳消减以及古陆壳残留的证据, 揭示了地球在古元古代已经进入与现今相似的板块构造体系。 研究方向: 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 学科类别: 固体地球物理学 职务: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Geomagnetic field and dynamics of the earth's outer core, NSFC, 2003-2011 代表论著: Publications.pdf 研究领域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获2005年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地学奖,同时当选TWAS院士。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首届"百人计划"优秀科研团队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150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1000余次。 研究成果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极性转换期间地磁场形态学、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变化与地球深部过程的相关性以及沉积盆地古地磁定年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在国内开辟了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研究新领域,论证了地磁极性倒转频率与地磁场强度呈负相关性,将古地磁学的研究范畴拓展到认识地球内部过程。解决了陆相沉积物剩磁复杂性和记录地磁场信息不确定性等理论问题,首次确定了争论已久的河北泥河湾盆地小长梁和马圈沟旧石器遗址的年代,为认识早期人类走出热带非洲进入欧亚大陆的时代、迁徙路线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创建了集成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和地磁场古强度研究的综合实验室,开拓了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该实验室已成为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领域国内外研究中心之一,提升了我国该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育经历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 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法国奥尔良大学荣誉博士 获得荣誉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 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中国科学院首届"百人计划"优秀科研团队称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荣获2005年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地学奖,同时当选TWAS院士。 主要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10篇,其中140余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1000余次。 国外英文文章1. Zheng T Y, Zhao L, Zhu R X. New evidence from seismic imaging for subduction during assembly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Geology, in press, 2009 2008 2. Zhu R X, Pan Y X, He H Y, Qin H F, Ren S M. Palaeomagnetism and 40Ar/39Ar age from a Cretaceous volcanic sequence, Inner Mongolia,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field variation during the Cretaceous normal superchron. Phys. Earth Planet. Inter., 169, 59-75, 2008 3. Zhu R X, Potts R, Pan Y X, Yao H T, Lü L, Zhao X, Gao X, Chen L W, Gao F, Deng C L. Early evidence of the genus Homo in East Asia. J.Human Evolution, 55, 1075-1085, 2008 4. Zhu R X, Potts, R, Pan Y X, Lü L Q, Yao H T, Deng C L, Qin H F. Paleomagnetism of the Yuanmou Basin in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constraints on late Neogene sedimentation and tectonic rotatio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72, 97-104, 2008 5. Wang F, Zhu R X, Yang L K, He H Y, Lo C-H. 40Ar/39Ar analyses on Quaternary K–Ar standard BB-24: Evaluations. International J. Mass Spectrometry, 270, 16–22, 2008 6. Deng C L, Zhu R X, Zhang R, Ao H, Pan Y X. Timing of the Nihewan formation and faunas. Quat. Res., 69, 77-90, 2008. 7. Shi G H, Zhu R X, Jiang N, Jia X M.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ogy of Two Contrasting Cretaceous Lavas: 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ic Mantle Evolution beneath the North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Int. Geol. Rev., 50, 1040-1053, DOI: 10.2747/0020-6814.50.11.1040, 2008. 国内刊物中的论文1.朱日祥, 刘青松, 潘永信, 邓成龙, 张睿, 王先锋. 马兰黄土剩磁不存在显著Lock-in效应-来自Laschamp地磁漂移的证据. 中国科学,36(5), 430-437,2006. Zhu R X, Liu Q S, Pan Y X, Deng C L, Zhang R, Wang X F. No apparent lock-in depth of the Laschamp geomagentic excursion: evidence from the Malan loess Sci. China (Ser. D), 49(9), 960-967, 2006. . 王红强, 邓成龙, 朱日祥, 谢飞. 泥河湾盆地岑家湾旧石器遗址的古地磁定年. 中国科学,36(3), 273-279, 2006 Wang H Q, Deng C L, Zhu R X, Xie F. Paleomagnetic dating of the Cenjiawan Paleolithic site in the Nihewan Basin, northern China. Sci. China (Ser. D), 49(3), 295-303, 2006. 3. 桑海清,王非,贺怀宇,王英兰,杨列坤,朱日祥 K-Ar法地质年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ZBH-25黑云母的研制. 岩石学报,32(12), 3059-3078, 2006 Sang H Q, Wang F, He H Y, Wang Y L, Yang L K, Zhu R X. Intercalibration of ZBH-25 biotite reference material untilized for K-Ar and 40Ar-39Ar age determination.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32(12), 3059-3078, 2006 专著[1] Zhu R X, Tchu K K. Studies on Paleomagnetism and Reversals of Geomagnetic Field in China. Science Press, Beijing, 168 pp., 2001. [2] 丁士章, 朱日祥. 电动力学教学辅导. 山西人民出版社, 太原, 215 pp., 1986. Ding S Z, Zhu R X. Teaching Guidance of Electrodynamics. Shanxi People Press, 215 pp., 1986 (in Chinese).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