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良漪
释义

朱良漪:仪器仪表工程技术专家。是我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60年代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大型同位素质谱计和气相色谱仪。80年代在组织领导我国重点工程30/60万千瓦发电站中,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成功的完成全厂总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投入运行作出样板,为促进我国工业仪表产品的制造水平作出突出贡献。

中文名:朱良漪

出生地:江苏省扬州市

出生日期:1920年8月25日

逝世日期:2008年1月10日

职业:仪器仪表工程技术专家

毕业院校: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分析仪器 主要创始人 学术带头人

代表作品:发展成分分析仪器的几个问题商榷 必须积极展开系统工程学的研究

履 历

朱良漪,1920年8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38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理学院工预系(机械专业)学习,到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日美开战时辍学,1943年5月复学继续完成学业,1944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物理系。1947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主修内燃机工程,副修工业工程,1949年春获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并通过了进修博士资格考试。

朱良漪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行业最早和始终不渝的开拓者之一,是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不断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的突出贡献不仅是在分析仪器、自动化仪表及工程和工业工程三大领域中的工程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材。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我国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观点和论述。

朱良漪从1955年我国第一次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开始便以仪器仪表专家身份多次参加国家科委的科学技术规划;电子振兴计划和“八六三”高科技规划,并从1978年起连续三届一直担任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也是不惜精力,分别在天津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化工学院、冶金机电学院任兼职教授,他不但做仪表与自动化方面的专题讲座还亲自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和负责承担科研课题,他还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朱良漪先生已于2008年1月10日下午17点在北京复兴医院去世,享年88岁。

生平

朱良漪,仪器仪表工程技术专家。是我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60年代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大型同位素质谱计和气相色谱仪。80年代在组织领导我国重点工程30/60万千瓦发电站中,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成功的完成全厂总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投入运行作出样板,为促进我国工业仪表产品的制造水平作出突出贡献。

朱良漪,1920年8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38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理学院工预系(机械专业)学习,到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日美开战时辍学,1943年5月复学继续完成学业,1944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物理系。1947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主修内燃机工程,副修工业工程,1949年春获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并通过了进修博士资格考试。

朱良漪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行业最早和始终不渝的开拓者之一,是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不断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的突出贡献不仅是在分析仪器、自动化仪表及工程和工业工程三大领域中的工程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材。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我国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观点和论述。

朱良漪从1955年我国第一次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开始便以仪器仪表专家身份多次参加国家科委的科学技术规划;电子振兴计划和“八六三”高科技规划,并从1978年起连续三届一直担任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也是不惜精力,分别在天津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化工学院、冶金机电学院任兼职教授,他不但做仪表与自动化方面的专题讲座还亲自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和负责承担科研课题,他还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突出贡献

分析仪器领域

他以十六年(1959—1975)的时间从平地开始筹建与指导设计了原苏联承诺援建的中国规模最大的分析仪器厂——北京分析仪器厂。在专家来华不足十个月就撤走后,承担起全面的技术负责人的职责。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提出“边基建、边试制培训和边生产”的建厂方针,亲自领导新产品的研制。他组织了当时国内有可能借助的力量,使厂内厂外相结合,在短短五年内,不但工厂建成并投产,还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大型同位素分析质谱计(国家仪表新产品一等奖)、气相色谱仪(国家仪表新产品二等奖)、核磁共振波谱仪、红外气体分析仪、磁性氧量计(国家仪表新产品四等奖)、热导式分析仪等六大系列十多种规格的产品,为我国核技术和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提供了新一代的科研分析装备,从而奠定了发展我国现代化分析仪器的基础并填补了空白。在新产品开发上,他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善于把掌握分析机理与关键部件攻关相结合。通过特殊工艺攻关推动技术进步并改进工厂的工艺装备,同时培养出一大批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梯队。在他领导并直接参与下,研制我国第一台同位素分析质谱计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攻关、不断突破技术难题 而最终成功的过程。他率领了数十名青年科技人员和不少青年工匠,陆续攻破精密机械加工、特种焊接与封接、真空获得、测量与检漏技术、微弱电、磁参数测量技术、高稳定度供电系统、电子光学与离子光学技术以及同位素分析应用技术,这些基础技术的突破,朱良漪为我国发展质谱仪器以及其它分析仪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对待任何事物都习惯用他自己所说的X—Y矩阵分析方法。他在《发展成分分析仪器的几个问题的商榷》(刊于1963年《计量技术与仪器制造》1卷2期)一文中早就提出:

(1)分析测试技术将与催化、链式反应、聚合反应、有机分子活化等高科技发展前景有密切影响,因而提出在我国要努力实现“分析技术仪表化与分析仪器自动化(在线)乃是解决科学技术与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2)建议要按物性特征与分析手段对照来规划我国分析仪器品种型谱系列的方法,以及分析仪器的零部件通用化与单元组合化等措施;

(3)尽早发展全谱分离与高灵敏度检测器和快速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的新一代分析仪器的结构设计前景;

(4)以物质成分和结构为第一性的微观信号来指导以物化生产过程调节系统为第二性的环境与热工参量将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未来。

这些观点和思想,在这以后的二十多年中,有力地指导并推动了我国分析仪器的发展。30年前,他所提出的论点,实际上是综合了分析化学、物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分析应用技术的先进成果,引导出现代分析科学这一科技领域的新概念。时至今日,国际分析技术发展的事实证明,这一论点是完全正确的。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激烈冲击下并没有扼杀对发展分析仪器的热忱,在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认真负责地组织攻关,开拓一些有特色的产品:如四极质谱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等。离开北京分析仪器厂后,他又被推选为质谱学会和分析仪器学会的带头人,继续致力于分析仪器行业的发展。1985年他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扩大会上又以“挑战和对策——我们一定要把加速发展分析仪器的重任挑起来”为题,结合国际科技发展规律与新动向,阐述了他对分析仪器发展与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关系和应采取的战略技术路线。1987年起他虽已退休,但仍然活跃于分析仪器行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家重点新产品科研开发工作,协助有关分析仪器厂投入开发流程质谱、离子色谱和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等课题的科研工作。

自动化仪表及工程领域

在自动化技术工作方面,1956年他以在仪表局任技术处负责人的身份,积极参与了对上海地区的仪表行业的组建规划和改造,特别是制定了按专业化协作原则组建仪表专用元件和材料的生产,改变大华电表厂转向记录仪生产和建议集中人才成立上海仪器仪表科学研究所等措施。1957年后,他不顾被错划成“右派”的精神压抑,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仪器组秘书室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份,组织当时钢、电、煤、化、油等五大使用部门的科技设计人员与仪器生产科研人员相结合。于1958年在上海召开了“5406会议,从而奠定了我国自动化仪表品种发展向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单元组合化与控制对象典型化的道路迈进,改变多头繁杂的品种需要转向有条理的型谱系列生产,把有限的生产力组织起来解决当时国民经济建设的多种迫切需要。这一战略方针大大提高了当时我国在被技术封锁下自动化仪表的装备能力,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

1975年,他调任北京市自动化工业公司总工程师,不久便负责起主持当时在房山引进的三十万吨乙烯仪表及自控系统的工程翻版会战。在国内应开发的264个新产品中,在他直接领导下,积极利用全国和本地区的科研力量,调整改造了北京市有关直属及区属工厂,承担并完成了近半数的新产品科研任务,从而也就为北京市自动化工业奠定了基础。通过主持这一工程的翻版会战,1977年在《自动化技术》上发表《洋为中用,走中国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对三十万吨乙烯装置中的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的初步分析》及1978年在《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上发表《必须积极展开系统工程学的研究》的论文,都是我国最早提出用系统思维方法实现控制工程整体优化概念设计的重要论述。

1982年起,他在国家仪表总局时又被委派承担起国家十二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引进大型(300MW和600MW)火电机组中的成套仪表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总负责。面对这一艰难任务,他提出组织国家队攻关和“以重点工程带系统,以系统带仪表”的总纲领设想。通过与26个国外厂商以多种技术引进形式签订了33项合同,涉及国内40多个工厂和研究单位,派出几百名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出国培训,终于以7年的时间使山东省石横和安徽省平圩两个电厂三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把我国电站自动化仪表和系统装备水平达到了80年代国际水平。与引进技术同时,通过消化吸收与开发国产化,也有利于带动冶金、化工等行业的自动化装备水平。他始终坚持了刻苦的务实精神,带头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调动国内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克服困难,发挥了卓越的组织才能。

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表彰他和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教师们一道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课题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授与他科学进步二等奖的荣誉。

工业工程领域

在工业工程方面,他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实,早在五十年代,他就运用他在国外所学习到的新学科—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知识为天津自行车厂的改型改造,设计了全厂流水生产线。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以很少的投资,使电镀、烤漆、焊接、热处理和装配调校等环节的质量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增长了近十倍,赢得了声誉。同时,他在作业计划、生产能力查定、统计分析与管理等方面在《机械工业》与《中国工业》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不过,由于当时社会舆论并不理解现代化工业管理是属于跨学科的新兴技术科学范畴,在“重技术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下得不到应有发展。直到70年代末“四人帮”倒台,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才得到扭转。这就是为什么他在机械工业老专家沈鸿副部长的动员下,重新担当起《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管理工程篇》的主编和90年代起又被推选为机械电子部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IE”专业委员会主任一职。他以“老骥伏枥”的奉献精神,组织一批老中轻三结合的队伍,为国家重点工厂用“IE”的方式方法试行诊断与综合治理。

学术特征

朱良漪的学术特征是基础宽厚,兼具理、工和管理三者之长;工作作风严谨而不失灵活;对新生事物敏感而又敢于接受挑战。他对工作始终是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善于团结和启发多层次、多行业的科技人员一起合作。他一贯主张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亲自参与总体设计和关键工艺攻关,讲究系统分析和实验工作方法,对此,于1981年1月他在《光明日报》、《科学与技术》第二十四期提出实验工程学的概念。1979年夏,他从参加国家经济委员会工业企业技术发展代表团赴美、日考察归来时,带回一台初期的微机产品,便向清华大学童诗白教授建议:“用微机联网管理饭店业务”,并积极支持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和北京市自动化系统成套研究所合作开展这项工作,经过几代更新已获得很大成功。他主张探索开发新课题,从工作中学习和积累知识。他鼓励直率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这些特征是和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和热爱科学,习惯于自己动手和拆装机器而养成的个性有关。他早在北平育英中学读书时,便和好友张守廉(美国1982年出版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手册》一书的主编,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电机工程系主任)等人组成石英无线电社,以自己课余修理无线电的收入由他出任主编出版了《电虹无线电周刊》,发行了近30期。这在当时的中学生中也是一项创举。

退休后,他仍不遗余力响应号召,结合一些离退休的各行业的科技专家,继续帮助有需要的企业作技术咨询开发工作,真正的体现了做到老学到老。1989年他还荣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

朱良漪先生常讲,他是从敌人的侵略教训中懂得了爱国主义思想。他小学毕业前在沈阳赶上“九一八事变”,中学读到五年级在北平赶上“七七事变”,大学读到三年半时又逢日本偷袭珍珠港,不但书未念完,人身也受到日本宪兵队的迫害。所以1950年他在美国读书时,一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建设前途有望,就毅然放弃了个人深造和工作的优厚条件,偕同夫人回国,热情投入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尽管历次政治运动中都受到了冲击,但对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始终未变,终于在退休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宿愿。

朱良漪先生认为,在分析技术领域,有些边缘技术可以实行“拿来主义”,但核心技术一定要自主创新。他建议,分析仪器企业要走大批量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道路,建立一专多协的体系。要重视新的领域、新的理论、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方法及新的应用,将最新的技术为我所用,以提升我国技术发展速度和水平。应该对基础理论、发展理论予以重视,从而为发展新技术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朱良漪先生认为分析仪器将向自动化和细分化继续迈进。对此,“国内企业要团结起来,要认识到互相压价、低水平重复生产已经走到头了。迎新21世纪的挑战,唯创新是出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