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柏裕章 |
释义 | 人物简介柏裕章(1897~1961),字继陶,遵义老城琵琶桥人、出生小商家庭,其父柏杰生善于经营,除开“柏天顺”酱园外,还经营纸张、颜料等日常用品,家境渐民柏裕章受父影响,幼习经商,精于计算。喜作新事。 主要事迹民国13年(1924年),率先赴上海购回电影放映设备,于琵琶桥放映数场款待乡邻、一时观众如堵,轰动遵义城乡、继而移至新城号公调(今中医院住院部附近)正式售票营业,放映《牙科医师》等黑白片、由于交通不便,影片供应无法保证,遂将电影机器转卖贵阳,购置20余台压面机运回遵义,开设大丰机面厂 为遵义第一家机制面厂、雇工数十人,其规模为当时遵义少有。所产机制面条,一时成为遵义人馈赠佳品、在其带动下,遵义机制作坊相继问世、柏裕章得知与相辞县毗连的仙人山生长大量水竹,可作造纸原料,于是将资金投向造纸工业、于仙人山麓设厂,延师、雇工、购置设备开办顺天纸厂。产品人称工厂纸质地优良,除满足遵义消费外,还销往贵阳等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遵义人口增多,学校不能满足学龄儿童就读需要,柏格章萌生办校念头。民国30年(1941年),遵义者城小学教师团共产党案,部分被捕,部分被解聘。进步教师何其荣为柏裕章侄女婿,请其出资兴办小学,翁婿不谋而合,即刻组成董事会柏裕章出任董事长,校名定为杰生小学。次年正式招生授课,因原老城小学一批中共党员、进步教师入杰生小学,引起国民党县党部注意。柏裕章以其身份、地位,我专员从中斡旋,学校稍得安宁。 教育领域的观点柏裕章对全体老师说:“我不是办教育的人,教学重任寄托在各位老师肩上,我只要求学生进步、学生受益,成为有用人才。今后学校需要什么,我全力以赴,绝不吝啬。”学校仿陶行知在重庆办“育才学校”办法,成立小提琴演赛队,需购置乐器及队员服装,柏裕章慷慨解囊,给乐队每人购置一套服装、一把提琴参加校际演奏,装备演艺一流。每学期开学、散学,柏格章均宴请教师。因经费充足,教师协力,师资上乘,学生参加全城体育、作文、演讲等竞赛,多次名列前茅。 柏裕章于1961年病逝,时年64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