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家洼子村 |
释义 | 基本简介朱家洼子村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县城东南26公里处,属坊前镇,在坊前镇驻地桑庄村南6公里处。村庄北邻西崖下村,南接壮岗镇店子街村,西靠范家洼子村,东傍龙王河,与邱官庄村隔河相望。人口2230余人,耕地2580余亩。1986年被莒南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村”,1988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农业先进单位”、1994年被临沂地位授予“九间棚式”先进党支部、1995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称号,1997年被莒南县委命名为“五好党支部”。 建村历史据《朱氏族谱》记载:“明朝末年,朱家始祖自当路村与宗人迁来时不可甚考,同胞兄弟四人迁居朱家洼子村。”因此地低洼且朱氏先居,故名朱家洼子;后连年遇水害,1974年迁往南岭,建立新村,仍沿用原名。 气候特征当地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量偏少,空气干燥,有“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夏季是全年温度最高季节,正常年份潮湿多雨,雨量较集中,有些年份有洪涝、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秋季气温明显下降,日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气候特征。冬季盛行西北风,空气干燥寒冷,晴朗少雪。 经济发展村内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集体福利较少。沿龙王河有丰产杨树林。现村级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农民增收的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农民的农业增收来源主要有:养猪、养羊、养鸡,种小麦、玉米、花生,个别农户有植桑养蚕、或发展板栗、苹果园等。 集体设施村内水、电、通讯到户率达85%以上,村里有村文化大院一处,村两委办公室齐全,卫生所、供销点、小卖部多处,村级各类设施比较齐全,环境比较优美。 村风民俗村里民风淳朴,崇尚礼仪,勤俭持家。农民除考大学找工作改变自己的身份外,祖祖辈辈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现在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长工或打短工,农忙时来家种收,农闲时再度外出。村里的生礼风俗:是谁家生了男孩一般第9天(女孩一般第8天)要送祝米(女方亲戚向男方家里送去贺礼、贺金),孩子的舅舅要给孩子铰头并给孩子铰头钱;在婚礼风俗上:在确定恋爱关系是要定实决,男方要给女方一般几千到万元以上的定金,之后还要传期,再由南方给女方一宗婚嫁钱和礼物;在寿礼风俗上:有“六十六吃他闺女一刀肉”,“七十一吃他闺女一只鸡”的风俗;在丧礼风俗上:有死了年老的儿女要请吹鼓手、请客行礼磕头的习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