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家林场 |
释义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林场位于林口县西南部,场址距林口县城65公里,隶属于林口县林业局,地理位置为东经129º42′51″-129º57′46″,北纬44º49′16″-45º03′29″。林场东与宝林林场、朱家镇农业区、柳树林场、柳树乡农业区、柞木林场接壤,南、西南与五林林场、五林镇农业区交界,西、西北、北与柴河林业局毗邻。行政区划属朱家镇境内。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林场地处张广才岭东坡,地形起伏不大,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与宝林林场交界的大砬子,海拔715.4米,最低点海拔240米,大部分坡度在15-25度之间。 水系:林场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交错,牡丹江支流五林河横穿施业区,另有5条较大的支流在施业区内汇入五林河。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而多雨,年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42℃,早霜在9月中旬,晚霜在4月中旬,年降水量500—600毫米,无霜期120-130天,年日照时数2400-2500小时。 土壤:主要为暗棕壤,总面积8225公顷,占经营总面积的86.8%,谷地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较少。暗棕壤分3个亚类,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典型暗棕壤分布最多,A1层厚度在5-20厘米之间,面积6700公顷,主要分布在山的中下部;原始暗棕壤分布于陡坡上部,面积636公顷;草甸暗棕壤分布于缓坡下部排水不良地带,面积889公顷。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另有少量红松和赤松。主要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杜鹃、刺玫蔷薇等,草本植物以苔草、铃兰、苍术等为主。其中,中草药有赤勺、串地龙等10余种;食用菌有榛蘑、松树伞等;山野菜有蕨菜、四叶菜、柳嵩、黄花菜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兔、獾、狍子、山鸡、飞龙等。 社会经济情况林场现有职工130人,其中干部9人,工程技术人员2人。固定资产32万元,年产值35万元。施业区内有1个镇,16个自然屯,人口2万人。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等。朱家镇内通讯、教育、商业、医疗卫生健全,交通便利,牡佳铁路,新老201国道从场区内通过,各村屯之间有公路相连,都有客车相通,大车道在各个沟系均有分布。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9477公顷,林业用地面积931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220公顷,森林总蓄积量137390立方米。疏林地41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69公顷,灌木林地15公顷,无林地4397公顷,苗圃4公顷,非林业用地162公顷。森林覆盖率44.5%。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次生林面积1832公顷,总蓄积1341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43.4%和9.7%,主要为萌生柞木林。人工林面积2388公顷,蓄积120180立方米。其中樟子松489公顷,蓄积10120立方米;红松225公顷,蓄积3240立方米;落叶松1674公顷,蓄积106820立方米。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7200公顷,占林业用地的77.3%。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2858公顷,占林业用地的30.7%;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4342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6.6%。区划商品林总面积2115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2.7%。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林场始建于1965年,通过30多年的经营,累计生产商品林8万立方米,更新造林2388公顷。 农业基地50公顷,年产玉米5万公斤,大豆8万公斤。采石场1处。林蛙养殖基地1处。 林场拥有办公楼1处,各种砖木建筑2100平方米,吉普车1辆,闭路电视、电话、对讲机等一应俱全。 发展方向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依托当地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山野菜,食用菌,中草药进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发展项目进一步完善林蛙养殖基地建设;种植中草药和多种经济作物,并对其进行深加工处理。发展养猪、养羊、养牛、养鱼等养殖产业。 有石材基地1处,年采毛石1000余立方米,林场将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开发石材产品。 对采伐剩余物等进行加工利用。 林场场长:金景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