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厚璁 |
释义 | 明世宗朱厚璁(1507年~1566年),又作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是明宪宗庶孙,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十六帝中仅次于神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礼议之争。史称“大礼仪”之争。执政后期崇信道教,被宫女勒住脖子,吐血数升,史称“壬寅宫变”。此后不再理政。庙号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驾崩。谥号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中文名:朱厚熜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广安陆 出生日期:1507年 逝世日期:1566年 职业:皇帝 重要事件:大礼议 即位年龄:15岁 在位年数:45年 逝世年龄:61岁 轶事:壬寅宫变 人物简介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即位,改年号为嘉靖。 嘉靖皇帝御极之后,面对“正德危权”,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做一位后世称颂的明主圣君。一是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顿朝纲;二是减轻租银,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三是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四是体恤民情,集异纳谏,勤于政务;五是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科技空前繁荣,优秀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礼议之争。史称“大礼仪”之争。他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皇权高度集中。他还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嘉靖年间内臣几乎没有干政。但与此同时他日渐迷信方士, 尊尚道教。二十一年更移居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心修玄,日求长生。夏言被打击后,他所信任的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 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 二十九年甚至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始终是明王朝的莫大祸患。在用人上,世宗态度变化很大,对于权力把握很强,对于文官集团控制也很强。晚年嘉靖对于严嵩疏远,启用徐阶作为首辅,国家再次走向了正轨。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世宗怒不可遏,下瑞诏狱。不过在内臣和大臣的劝说下,没有处理海瑞。死后葬北京十三陵之“永陵”,谥“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壬寅宫变公元1542年12月21日深夜,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潜入他的寝室,众人按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这时被一个婢女发现,跑出去报告方皇后,皇后马上领人来救驾,嘉靖皇帝大难不死,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处死。 性格品行朱厚熜是兴王朱祐杬的独子,幼时聪敏,兴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其母子入宫前与礼部已有两次争议。 嘉靖帝继位之初,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不过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大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这两件事可是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火索,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世宗喘不过气来,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当时的反对大臣们称为护礼派)。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嘉靖皇帝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经过几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臣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声,喊声震天,嘉靖皇帝派人将为首的几位大臣押入监狱,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骚动,世宗皇帝杀心顿起,将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一时间锦衣卫从四面八方围来,左顺门前血迹斑斑。左顺门事件以皇帝的胜利,护礼诸臣的失败告终,嘉靖帝终于如愿地将父亲追尊为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跻在武宗朱厚照之上。这次事件致使许多正直的大臣或死或引退,而佞臣却乘机窃取了朝政大权,使弊政重兴。通过这件事,嘉靖皇帝不仅实现了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的愿望,而且树立了新皇的威信,开始了他的专制统治。 朱厚熜初承大统时,对国事尚有所作为,除采取了历代新君例行的大赦、蠲免、减贡、赈灾等措施外,还扭转了正统以来形成的内监擅权、败坏朝政的局面,并曾下令清理庄田,“不问皇亲势要,凡系冒滥请乞及额外多占者悉还之于民”等。但这种善政并没有保持多久,一年以后,即有“十渐”等奏疏出现。特别是经“壬寅宫变”幸得未死,躲在西苑,设醺炼丹,迷信几个道士的邪说,养生修道。嘉靖皇帝和首辅夏言的冲突使贪赃枉法的首辅严嵩横行乱政20年,形成北方蒙古侵扰不断,有识的官员不能为国出力,甚至惨遭屠戮。嘉靖皇帝的晚年,徐阶扳倒严嵩,成为首辅。王朝再次走向了正轨。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卒于乾清宫,年60岁。谥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庙号世宗。葬北京昌平永陵。 相关评价嘉靖帝个性很强,认定的事大多难以改易,他不仅本人信道,当上皇帝以后,还要全体臣僚都要尊道,尊道者升官发财,敢于进言劝谏者轻则削职为民,枷禁狱中,重则当场杖死。嘉靖帝时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官至礼部尚书,陶仲文还一身兼少师、少傅、少保数职,这在明朝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嘉靖皇帝,一心求长生不老,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宰相,当时民间就有“青词宰相”的说法。 明中叶,蒙古鞑靼部兴起,统一了蒙古各部。至俺答汗时势力强盛。屡次率军骚扰内地,当时明朝边将为保官升职,将诸边军粮大半贿赂了当朝严嵩。以致军士饥疲,无力抵抗蒙古鞑靼部的骚扰。同时驻在边关的兵卒一方面忍受不了将领们克扣军粮,另一方面厌恶了频繁的战斗,因此经常爆发边卒的叛乱。搅的明朝的北边几乎没有安宁过。特别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鞑靼部俺答汗率军长驱直入北京郊区,烧杀抢掠数日,满意而去,吏称“庚戌之乱”。 在东南沿海最后抗倭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涌现了像戚继光、俞大猷等著名抗倭将领。 嘉靖后期严嵩及其党羽被扳倒,徐阶成为首辅,明王朝再次迎来了上升。 后妃子女明世宗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又非常好色,因此他是明朝妃嫔最多的皇帝,仅仅留下封号的后妃就达80多位,这还不算曾受临幸而未得封号的宫人。 四位皇后《明史》有传,曹端妃、阎贵妃、王贵妃等人在《明史》、《明实录--明世宗实录》有记载。其它绝大部分妃嫔的名号和生育情况散见于《明书》、《国榷》、《宛署杂记》,有的来自于考古发掘。文贵妃的资料来源于《万历野获编》,马贞妃的资料来自《昌平山水记》。 皇后(4位)陈皇后,即孝洁皇后,原配妻。被踢流产血崩而死,年20岁。初谥悼灵,后改谥曰“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合葬永陵,祔庙; 张皇后,即废后张氏,初为顺妃,陈皇后死,继立为皇后,后废死冷宫。无谥号; 方皇后,即孝烈皇后。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德嫔,晋德妃。嘉靖二十七年在坤宁宫大火中遇难。谥曰“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世宗遗命祔庙,但穆宗以孝洁元配故,未祔太庙,移主弘孝殿,葬永陵; 杜皇后,即孝恪皇后,明穆宗生母,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康嫔。晋康妃。崩,谥荣淑康妃。穆宗即位,尊谥曰“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后”,迁葬永陵,祀主神霄殿。 皇贵妃(3位)阎贵妃(?--1541年),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丽嫔。嘉靖十二年(1533年)八月生皇长子“哀冲太子”,十三年晋丽妃,十五年晋贵妃,十九年病死,年20多岁,赠皇贵妃,谥曰荣安惠顺端僖皇贵妃。世宗对她母子二人的去世颇为伤感,在当年晋封了所有为他生育子女的后宫妃嫔。与王贵妃、郑贤妃等六位妃子、二位太子合葬于明十三陵的“世宗贤妃墓”。 王贵妃(?--1553年),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庄嫔,十五年生皇次子“庄敬太子”,晋昭妃。十八年因儿子立为皇太子,次年正月晋为皇贵妃。三十一年太子病故,次年她亦死,年不满40岁,谥曰端和恭荣顺温僖皇贵妃;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即“世宗贤妃墓”。 沈贵妃(?--1581年),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僖嫔。晋宸妃、晋贵妃,十九年正月封皇贵妃。未生育,抚养曹端妃的第二个女儿宁安公主。万历九年病死,年60多岁,谥曰庄顺安荣贞静皇贵妃。葬于悼陵。 贵妃(3位)马贵妃,谥曰荣安贵妃。生平不详,封号见于《明书》; 文贵妃,入宫时间不详,初封敬妃,后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世宗六十大寿前二日(一说前三日)晋封贵妃,与尚寿妃同时册封。其父加封指挥同知。于万历年间去世,谥曰恭僖贞靖贵妃,葬悼陵。资料见《万历野获编 卷29、卷30 》。 周贵妃,生平不详。《世宗嘉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载:嘉靖十九年九月甲寅"葬贵妃周氏于孝洁皇后陵次",推测她最迟在嘉靖十九年就已经去世。葬于明十三陵“世宗贤妃墓”。 妃(41位)(一)以下15位妃,见《明书》、《国榷》、《世宗嘉靖实录》、《昌平山水记》: 文恭妃(?--1532年),她是嘉靖元年(1521年)朝廷为世宗皇帝大婚、在民间大规模选美时的前三名,封恭妃。后因罪被软禁。十一年忧伤而死,世宗下令葬礼一切从简。谥曰悼隐恭妃。生平事迹参见“恭妃”词条; 曹端妃(?--1542年),生常安公主、宁安公主。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发生“壬寅宫变”,她受诬陷而被以凌迟酷刑处死,年应不满30岁。 卢靖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和嫔。十六年(1537年)生景恭王朱载圳,晋靖妃。她在万历年间以高龄去世,葬于悼陵; 郑贤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首,封贤嫔。十五年死,约20岁出头。谥曰怀荣贤妃。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即“世宗贤妃墓”。 杨荣妃(?--1566年),原为宫女,得世宗临幸,还未及册封,她就在嘉靖四十五年的大火中为保护皇帝和尚寿妃遇难。追赠为荣妃,谥曰恭淑安僖荣妃,葬礼按皇贵妃的规格办理,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世宗贤妃墓”。同时赠其父杨朝宗为“骠骑将军锦衣卫指挥史”,恩赏其兄杨延美为“锦衣卫指挥俭事”。 马贞妃,嘉靖四十五年六月薨,赐谥曰荣安。葬天寿山之陵次,丧葬礼仪同阎贵妃。史料见《昌平山水记》。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世宗贤妃墓”。 赵懿妃(?--1569年),嘉靖十六年生皇六子戚怀王朱载沴,十九年晋懿妃。隆庆三年九月病死,不知何故,明穆宗严令她的葬礼从简,其规模只有包宜妃的三分之一; 陈雍妃(?--1586年),嘉靖十六年封雍嫔,八个月后生蓟哀王朱载㙺。十九年晋雍妃,次年生归善公主。万历十四年以高龄去世。 尚寿妃(1549--1610年),本为宫女。嘉靖四十年(1561年),13岁的她皇帝被临幸,封美人、寿妃,住毓德宫(万历年间改名永寿宫),是世宗晚年很得宠的妃子之一。嘉靖四十五年,世宗和她玩过家家,在帐子里放焰火,结果引起火灾,把毓德宫给烧了,但皇帝没有怪罪她,还于当年八月册封她为寿妃。几月后世宗亦病死,舆论因此把皇帝的死归罪于她。她死于万历三十八年,年62岁。 江肃妃,嘉靖十五年封恭嫔,次年生颍殇王朱载(土啇),十九年晋肃妃。 赵荣妃,生皇八子均思王朱载(土夙),其他事迹不详; 张德妃,生嘉善公主,谥曰荣昭德妃; 杨淑妃,谥曰端静恭惠淑妃。 王丽妃,谥曰恭僖丽妃。 徐永妃,谥曰端惠永妃。 (二)以下26位妃子的名号见《宛署杂记》,葬于北京西郊的金山妃子墓,生平谥号不详: 王靖妃、沈安妃、包宜妃、于宜妃、宋宜妃、王宸妃、褚晏妃、褚静妃、张常妃、王庄妃、彭安妃、杜庄妃、王康妃、张和妃、高和妃、高安妃、张安妃、王徽妃、张淑妃、王贞妃、陈静妃、王怀妃、何睦妃、耿平妃、吴定妃、李顺妃。 嫔(31位)(一)嘉靖十年三月二日,嘉靖帝欲仿古礼为九嫔之选,在民间选美,册选如下九嫔:郑氏为贤嫔、方氏为德嫔、王氏为庄嫔、阎氏为丽嫔、韦氏为惠嫔、沈氏为安嫔、卢氏为和嫔、沈氏为僖嫔、杜氏为康嫔,时年在14-18岁之间。其中的7人后来分别晋为皇后、皇贵妃、妃,只有1人未得晋封。 韦惠嫔,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其他事迹不详。 (二)如下6个嫔女,不是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名号见《国榷》: 王宁嫔(?--1542年),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后来因罪被责罚。据说她是二十一年“壬寅宫变”的主谋之人,被凌迟处死。 李敬嫔,嘉靖十四年十月由其父自荐、未经挑选而直接入宫,册为敬嫔,无出,事迹参见“敬嫔”词条。 赵荣嫔;卢靖嫔;江恭嫔;任顺嫔。 (三)如下24位嫔女,俱葬金山。名号见《宛署杂记》 县始坟墓: 庄嫔王氏、常嫔陈氏、常嫔李氏、裕嫔王氏、怀嫔王氏、御嫔黄氏、宛嫔赵氏、常嫔马氏、常嫔刘氏、常嫔杨氏、常嫔张氏、康嫔刘氏、常嫔傅氏、常嫔张氏、常嫔刘氏、昭嫔张氏、常嫔武氏、宁嫔郭氏、静嫔田氏、安嫔孟氏、丽嫔宋氏、和嫔任氏、常嫔高氏、常嫔王氏。 皇子长子朱载基,生二月即死,追封哀冲太子,阎贵妃所出。与母亲同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世宗贤妃墓”。 二子朱载壑,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立为太子,王贵妃所出。20岁时夭折,谥庄敬太子。与母亲同葬于明十三陵陵区内的“世宗贤妃墓”。 三子朱载垕,封裕王,杜康妃(孝恪皇后)所出。后继位为皇帝,即明穆宗; 四子朱载圳,封景王,母卢靖妃。嘉靖四十五年去世,无子废封,谥景恭王; 五子朱载(土啇),生一日即夭折,母江肃妃。谥颍殇王; 六子朱载沴,生未逾岁殇,母赵懿妃。谥戚怀王; 七子朱载㙺,生半月而夭折,母陈雍妃。谥蓟哀王; 八子朱载(土夙),生未逾岁殇,母赵荣妃。谥均思王; 公主常安公主,名朱寿媖,母曹端妃。嘉靖十五年八月生,未下嫁。嘉靖二十八年七月薨,年十四。追册。 思柔公主,名朱福媛,母王徽妃。薨年十二,追册。 宁安公主,名朱禄媜,母曹端妃。嘉靖三十四年下嫁李和。 归善公主,名朱瑞嬫,母陈雍妃。嘉靖二十年正月六日生,二十三年薨,年四岁。追册,葬祭视太康公主。 嘉善公主,名朱素嫃,又作安泰公主,母张德妃,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许从诚。四十三年薨。 史籍记载《明史·世宗本纪》 诏赦天下。起黄绾为礼部尚书,宣谕安南。壬寅,起翟銮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充行边使。丁未,祈谷于玄极宝殿。先贤曾子裔孙质粹为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壬子,振辽东饥。癸丑,安南莫方瀛请降。乙卯,幸承天,太子监国。辛酉,次真定,望于北岳。丁卯,次卫辉,行宫火。三月己巳,渡河,祭大河之神。辛未,次钧州,望于中岳。甲戌,免畿内被灾税粮。庚辰,至承天。辛巳,谒显陵。甲申,享上帝于龙飞殿,奉睿宗配。秩于国社、国稷,遍群祀。戊子,御龙飞殿受贺,诏赦天下。给复承天三年,免湖广明年田赋五之二,畿内、河南三之一。夏四月壬子,至自承天。壬戌,免湖广被灾税粮。甲子,幸大峪山。丙寅,还宫。秋闰七月庚申,葬献皇后于显陵。辛酉,复命仇鸾、毛伯温征安南。九月辛酉,如天寿山。侍郎王杲振河南饥。冬十月丙寅,还宫。十一月丙申,祀天于南郊。是年,日本、哈密入贡。 十九年春正月丙午,召翟銮复入阁。辛亥,吉囊寇大同,杀指挥周岐。三月戊戌,诏修仁寿宫。夏六月辛巳,瓦剌部长款塞。秋七月癸卯,吉囊入万全右卫,总兵官白爵逆战于宣平,败之。壬子,又败之于桑乾河。戊午,振江西灾。八月丁丑,太仆卿杨最谏服丹药,予杖死。九月,吉囊犯固原,周尚文败之于黑水苑。延绥总兵官任杰追击于铁柱泉,又败之。己酉,召仇鸾还。冬十月庚申,罢矿场。甲子,顾鼎臣卒。十一月丙辰,慈庆宫成。是年,琉球、日本入贡。 二十年春正月,免南畿被灾税粮。二月乙丑,显陵成,给复承天三年。丙寅,御史杨爵言时政,下锦衣卫狱。三月乙巳,赐沈坤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春,吉囊寇兰州,参将郑东战死。夏四月己未,莫登庸纳款,改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以登庸为都统使。辛酉,九庙灾,毁成祖、仁宗主。丙子,诏行宽恤之政。五月戊子,采木于湖广、四川。甲寅,振辽东饥。六月,振畿内、山西饥。秋七月丁酉,俺答、阿不孩遣使款塞求贡,诏却之。是月,免河南、陕西、山东被灾税粮。八月辛酉,昭圣皇太后崩。庚辰,夏言罢。是月,俺答、阿不孩、吉囊分道入寇,总兵官赵卿帅京营兵,都御史翟鹏理军务,御之。九月乙未,翊国公郭勋有罪,下狱死。辛亥,俺答犯山西,入石州。冬十月癸丑,振山西被寇者,复徭役二年。丁卯,召夏言复入阁。十一月辛卯,葬敬皇后于泰陵。丙申,免四川被灾税粮。是年,琉球入贡。 二十一年夏四月庚申,大高玄殿成。闰五月戊辰,俺答、阿不孩遣使款大同塞,巡抚都御史龙大有诱杀之。六月辛卯,俺答寇朔州。壬寅,入雁门关。丁未,犯太原。秋七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夏言罢。己未,俺答寇潞安,掠沁、汾、襄垣、长子,参将张世忠战死。八月辛巳,募兵于直隶、山东、河南。壬午,振山西被兵州县,免田租。癸巳,礼部尚书严嵩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九月癸亥,员外郎刘魁谏营雷殿,予杖下狱。冬十月丁酉,宫人谋逆伏诛,磔端妃曹氏、宁嫔王氏于市。是年,免畿内、陕西、河南、福建被灾税粮。安南入贡。 -------------------------------- 四十五年春二月癸亥,户部主事海瑞上疏,下锦衣卫狱。是月,俞大猷讨广东山贼,大破之。浙江、江西矿贼陷婺源。三月己未,吏部尚书郭朴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高拱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夏四月壬戌朔,日有食之。丙戌,俺答犯辽东。六月丙子,旱,亲祷雨于凝道雷轩,越三日雨,群臣表贺。秋七月乙未,俺答犯万全右卫。冬十月丁卯,犯固原,总兵官郭江败死。癸酉,犯偏头关。闰月甲辰,犯大同。参将崔世荣力战死。十一月己未,帝不豫。十二月庚子,大渐,自西苑还乾清宫。是日崩,年六十。遗诏裕王嗣位。隆庆元年正月,上尊谥,庙号世宗,葬永陵。 赞曰: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年号嘉靖(1521--1566 年),共45年。 <p p></p p>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