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汉村
释义

朱汉村简介

朱汉村系朱汉镇镇政府驻地,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中南部。孝妇河自村东北流,朱(刘)红(河)公路从村中通过,自然及地理环境优越。

朱汉村历史

朱汉立村始于元代,据考元代有周、韩二姓在此建立聚落,故称周韩街、周韩里。明朝永乐间有高姓从安徽濠泗(今凤阳)迁此居住。至万历间,高氏族裔高察,被青州衡王府选为仪宾(明代亲郡王的女婿称“仪宾”),其叔父高荣曾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任过翰林院考官。高察成为王室贵婿后,为显其尊贵荣耀,遂用皇姓改周韩里为“朱翰”。1950年后改为朱汉。

高氏一族在朱汉村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明万历年间,朱汉高氏五世祖高科之子高察以天资聪颖、能吃善喝、身材魁梧而被天生丽质而又机敏过人的青州衡王三女儿选做女婿。据《朱翰高氏家谱》载,高察被选中后,万历皇帝诏诰天下,封高察为“亚中大夫,宗人府仪宾”,衡王女儿为“新淦县主”。后朱翰一带流传的歇后语“朱翰的仪宾—吃出来的”,就是源自于此。

旧时朱汉村北有一庙宇俗称“北寺”。寺内有近20个和尚,依仗朝廷礼佛政策,鱼肉乡里,甚至逼死人命,而当地官府却无人敢管。对此,新淦县主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决定进京找皇帝告状。皇帝碍于礼佛政策,只对新淦县主说“罢了罢了”。新淦县主灵机一动,立即双膝跪地,说“谢皇上明示”。新淦回到朱汉后,便命下人和卫士在寺前掘了一条沟,将16个作恶多端的和尚推进沟里,使土埋到脖子,然后套上牲口,用农户平地的耙,把这些和尚“耙”了。恶僧被除,百姓称快,故事也流传至今。

高察成为衡王仪宾后,一跃成为富室,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府第。其府第门楼高大,门楣上横挂一金字大匾,正文为:两世节孝,扁右上书:大明翰林院。门外两侧配有五花石狮子、掉斗旗杆及上马石。进门是宽大的影壁,长约10米,高约5米,厚约80厘米。影壁中间镶嵌陶制浮雕麒麟,四角镶云字纹五彩琉璃瓦,上盖以红绿色琉璃瓦。绕过影壁是二门,穿过二门即进入正房,共10间两排,皆坐落于高台之上,每排两侧有厢房数间,供下人居住。从高家大院向西约100多米是高家花园,花园与宅院之间的南北大街之上,建有过街天桥。园内有假山、太湖石、荷花池以及灵璧石、雀树等奇石异树。因灵璧石和雀树是皇帝赠送,故又称之为御花石和御树。花园西北角盖一楼阁,是新淦县主休息之所。其他与高府宅第相关的建筑还有:高家祠堂、关帝庙及城前村一座三层楼等。朱汉村这些建筑,毁于战乱和动乱,其结构布局及建筑特色,被高氏族人高永和整理成文字,发表于县政协文史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