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高燧 |
释义 | 生平经历1386——1431。明太祖孙,明成祖第三子。洪武十三年十二月生于北平。赵王,朱高燧 为朱棣与皇后徐氏之子。永乐二年【1404】进封赵王。寻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启王后行。岁时朝京师,辞归,太子【朱高炽】辄送之江东驿。高燧恃宠,多行不法,又与汉王高煦谋夺嫡,时时谮太子。于是太子宫寮多得罪。七年【1409】,成祖闻其不法事,大怒,诛其长史顾晟,褫高燧冠服,以太子力解,得免。择国子司业赵亨道、董子庄为长史辅导之,高燧稍改行。 二十一年【1423】五月,成祖不豫。护卫指挥孟贤等结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为贤等画谋,谋定告瑜。瑜上变。帝曰:“岂应有此!”立捕贤,得为伪诏。贤等皆伏诛,陛瑜辽海卫千户。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 仁宗即位,加汉、赵二王岁禄二万石。明年【1425】,之国彰德【今河南安阳】,辞常山左右二护卫。宣宗即位,赐田园八十顷。宣宗擒高煦归,至单桥,尚书陈山迎驾,言曰:“赵王与高煦共谋逆久矣,宜移兵彰德,擒赵王。否则赵王反侧不自安,异日复劳圣虑。”帝未决。时惟杨士奇以为不可。山复邀尚书蹇义、夏原吉共请。帝曰:“先帝友爱二叔甚。汉王自绝于天,朕不敢赦。赵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负先帝也。”及高煦至京,亦言尝遣人与赵通谋。户部主事李仪请削其护卫,尚书张本亦以为言。帝不听。既而言者益众。明年,帝以其词及群臣章遣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持示高燧。高燧大惧,乃请还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仪卫司官校。宣宗命收其所还护卫,而与仪卫司。宣德六年【1431】薨,年四十六。谥曰简王。子惠王瞻塙嗣。朱高燧诸子 长子 朱瞻? 赵世子 次子 朱瞻塙赵惠王 赵王世表赵简王 朱高燧 赵惠王 朱瞻塙 赵悼王 朱祁镃 赵靖王 朱见灂 赵庄王 朱祐棌 赵康王 朱厚煜 赵穆王 朱常清 赵 王 朱慈炔 赵恭王 朱载培 赵安王 朱翊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