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柏提耶毗那派
释义

柏提耶毗那派(Pratyabhijnā)也叫做体察派,它和非悉檀多湿婆哲学(non-Saiddhāntika Saivism)有着莫大的关系。后者是在十到十一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3]对于柏提耶毗那派,要想在此处全面描述其复杂的系统是不适当的。简言之,作为一个哲学学派,它的创始人是索玛难陀(Somānanda,ca. 900-950),他写了一本《湿婆的洞见》(the "Vision of Siva",Sivadrsti [SD])。他的后继者优钵罗提婆(Utpaladeva)发展了他的学说,他的作品有《体察箴言》(the "Verses on Recogntion",Isvarapratyabhijnā-karikā [ISK]),他还加了自注。此在传统里,后世注解该书的人也还不少,尤其是阿毗那婆笈多(Abhinavagupta)对此所做的两部大疏颇负盛名,它们是《湿婆经释》(the vimarsinī ,ISV)和《湿婆经广释》(the vivrttivimarsinī, ISVV) 。阿毗那婆笈多有个学生名叫克什摩罗阇(Ksemarāja),他写了一部极其雄辩的著作来概括柏提耶毗那派的教义。这部书的名字叫《柏提耶毗那之献礼》(Pratyabhijnāhrdaya,PH),此书流布甚广,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南印度。这一学派的基本立场是,认为主、客皆为至尊、非人格意识(caitanya, samvit, cit)之显现。我们在这一学派的文献里面能看到其表达之瑰丽与明快,在这样的朗现中所要表达的是,这个世界就是至尊意识的显示。由此,克什玛罗奢提出,那至尊者的本性就是意识(cidātmā),它是这个宇宙的原因,其固有本质即可显相凝形。[4]另外一个表达是这样的:这个宇宙就是清净意识的凝形与积淀,正如糖乃来自甘蔗汁的渐渐凝结。[5]有情乃一个全体,在其中精缩了意识构成的宇宙全体,正如一株无花果树可以精缩于一粒种子之中。[6]就象这种情况一般,整个宇宙乃是每一现象(ābhāsa)之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