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柏林苍穹下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片名 柏林苍穹下 原片名 Der Himmel uber Berlin 更多中文片名 欲望之翼 更多外文片名 Himmel über Berlin, Der Ailes du désir, Les .....(France) The Sky Above Berlin .....(USA) (literal English title) The Sky Over Berlin .....(USA) (literal English title) Wings of Desire 影片类型 爱情 / 奇幻 / 剧情 片长 127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西德 对白语言 英语 法语 德语 色彩 彩色 黑白 混音 Dolby 级别 Singapore:PG Argentina:Atp Canada:G Australia:M USA:PG-13 Finland:S Sweden:11 UK:PG Iceland:L Spain:13 Canada:PG Canada:14 West Germany:6 South Korea:12 版权所有 ROAD MOVIES GmbH / ARGOS FILMS S.A. 1987 演职员表导演 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编剧 Peter Handke Richard Reitinger .....screenplay 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演员 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Damiel Solveig Dommartin .....Marion 彼德·福克 Peter Falk .....Der Filmstar Otto Sander .....Cassiel Curt Bois .....Homer, the aged poet Hans Martin Stier .....In weiteren Rollen - Der Sterbende Elmar Wilms .....In weiteren Rollen - Ein trauriger Mann Sigurd Rachman .....In weiteren Rollen - Der Selbstmörder Beatrice Manowski .....Im weiteren Rollen - Das Strichmädchen Lajos Kovács .....Im Zirkus - Marion's Trainer Bruno Rosaz .....Im Zirkus - Der Clown 劳伦特·帕蒂甘 Laurent Petitgand .....Im Zirkus - Der Kapellmeister 制作人 Anatole Dauman .....producer Pascale Dauman .....associate producer 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producer Ingrid Windisch .....executive producer Joachim von Mengershausen .....associate producer 制作发行制作公司 Road Movies Filmproduktion [德国] Argos Films [法国] Westdeutscher Rundfunk (WDR) [德国] 发行公司 Basis-Film-Verleih GmbH [德国] ..... (1987) (West Germany) (theatrical)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ACFK) [捷克] ..... (2002)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re-release) Filmverlag der Autoren [德国] ..... (1993) (Germany) (theatrical) (re-release)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 [德国] ..... (2005) (Germany) (DVD) 米高梅家庭娱乐公司 MGM Home Entertainment [美国] ..... (2003) (USA) (DVD) 米高梅联美家庭娱乐 MGM/UA Home Entertainment [美国] ..... (2000) (USA) (VHS) Orion Classics [美国] ..... (1988)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Primer Plano Film Group S.A. [阿根廷] ..... (2000) (Argentina) SBP [阿根廷] ..... (2000) (Argentina) (VHS) Vídeo Arte [巴西] ..... (Brazil) (VHS) 上映日期 法国 France 1987年5月17日 ..... (Cannes Film Festival) 法国 France 1987年9月23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7年10月29日 瑞典 Sweden 1988年2月26日 美国 USA 1988年4月29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国 USA 1988年5月6日 芬兰 Finland 1988年7月8日 德国 Germany 1993年7月8日 ..... (re-release)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2年1月16日 ..... (re-release) 剧情介绍西德导演维姆.文德斯闯荡美国多年后重回家乡开拍的幻想式文艺片,由西德与法国合作出品。本片描述两个天使丹密尔和卡西尔奉派守护着西柏林,穿梭城中每一角落,倾听人们的梦想和忧虑。一天,丹密尔在马戏团中看到女空中飞人玛丽昂正作演出前的最后排练,她穿着翅膀打扮有如天使,丹密尔被她吸引,在倾听了她的内心秘密之后更爱上了她,于是毅然下凡来追求可触可感的真正爱情。擅拍公路电影的温德斯这一次把空间换成时间之旅,让两个天使从一个故事走到另一个故事,藉以反映在大时代变革中的德国面貌,爱情部分的处理则温柔而深情,丹密尔听玛丽昂对镜自诉心事一幕令人想起《巴黎德州》夫妻相会的压轴高潮。 幕后制作这是文德斯闯荡美国多年后重回德国开拍的幻想式文艺片,用抒情代替叙事,是最接近诗歌的电影作品,歌颂的对象是柏林。擅拍公路电影的文德斯这一次把空间换成时间之旅,让两个天使从一个故事走到另一个故事。摄影有杰出表现,前面大段的黑白处理充满失落的感伤,后段的彩色转变也相当柔和协调。续集《咫尺天涯》围绕另一位天使卡西尔。好莱坞十年后以大明星重拍,名为《天使之城》,讲述男天使为善良脆弱的人间女医生所吸引而下凡,十分矫情,与原作相去甚远。 花絮 ·维姆·文德斯起初是打算与彼得·汉德克一起合作写剧本。但汉德克更倾向于独立创作整个剧本,于是答应了写一些重要场景中的剧本,而由文德斯自己来写余下的。 ·所有通过虑光器拍摄完成的黑白电影镜头,都是由摄影师亨利·艾勒肯的祖母的一双袜子制造出来的效果。 ·艾勒肯马戏团正是以摄影师亨利·艾勒肯命名的。 ·奥托·桑德看起来十分忧郁地坐在公交车上,双手抱着头这一幕场景,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拍摄方式,是因为在拍摄当天演员脸上长了块大斑,即使化妆也无法将其遮住。 ·老人在图书馆里看着的那本书,封面图上的照片是由奥古斯特·桑德拍摄的《年轻的农民们》。 ·由于没有得到拍摄真实的柏林墙的许可,为了接近原著,制作者修建了仿制的柏林墙。不料刚建好的柏林墙,在一次大雨中就倒塌了。原来是工程的包工头骗了制片人,用木头来修建的。只好重新再建了一次。 穿帮镜头 ·角色造成的错误(或许是影片制作者故意犯下的错误):电影里彼得·佛克第一次出现的场景是在机场,他深情地提到他的祖母,但是原来作为一个天使,他应该和其他天使一样有一个不灭的过去,是不可能有祖母的。 精彩对白Driver: Are there still borders? More than ever! Every street has its borderline. Between each plot, there's a strip of no-man's-land disguised as a hedge or a ditch. Whoever dares, will fall into booby traps or be hit by laser rays. The trout are really torpedoes. Every home owner, or even every tenant nails his name plate on the door, like a coat of arms and studies the morning paper as if he were a world leader. Germany has crumbled into as many small states as there are individuals. And these small states are mobile. Everyone carries his own state with him, and demands a toll when another wants to enter. A fly caught in amber, or a leather bottle. So much for the border. But one can only enter each state with a password. The German soul of today can only be conquered and governed by one who arrives at each small state with the password. Fortunately, no one is currently in a position to do this. So... everyone migrates, and waves his one-man-state flag in all earthly directions. Their children already shake their rattles and drag their filth around them in circles. -------------------------------------------------------------------------------- Peter Falk: To smoke, and have coffee - and if you do it together, it's fantastic. -------------------------------------------------------------------------------- Nick Cave: [singing] From her to eternity. 我害怕黑夜,尤其是我生病的时候,因为那是我最虚弱的时候,无论你想不想,都得继续下去,我该怎么办?或许这是个小问题,我应该这么想,我所知甚少,而我却太好奇了。我常常这样自言自语,象个疯子,但我总觉得有个人在倾听我的倾诉。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再紧闭双眼,即使那些石头都让人感到空虚,颜色就象夜空下的霓虹灯。我有段故事,必须继续下去,这就是生活。我独自一人,时间也变得如此认真。我从不曾孤单寂寞,也不曾和任何人在一起。 片中那经常出现的两段被翻译成中文的诗段,把我带入了广泛的思考和解读中: 一: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他总爱问, 为什么我只是我, 而不是你? 阳光下的生命, 难道不是梦吗? 当孩子还是孩子时, 他只看到苹果和面包, 他以为那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长大后, 快乐越来越少了, 只有在工作之后才有快乐的片刻; 当孩子只是孩子时, 糖果就是糖果, 就是这样, 在核桃树下, 他张开手,非常激动, 他总是等待着; 朝一棵树扔一个树枝, 就像扔火箭一样… 二: 爱情来也 我们沉醉在爱情中 缠绵悱恻 爱,既在漆黑的夜晚 也在朗朗的白昼 此刻更如火如荼 谁主谁从? 我中有她,她中有我 世人谁敢称从未与人相爱? 我正沐浴在爱河中 人类无法长生不老 此情此景却可万古长存 那一晚我知道什么叫惊讶 她飘然而至,带我归家 我终于找到归宿 姻缘际会 际会唯此一回,此爱却天长地久 此情此景,至死方休 我将与之生死相随 我们俩的故事曲折奇异 男女相爱的力量终令我由神变人 我… 终于… 知道… 作为… 天使… 所不了解的… 事 图书信息书 名: 柏林苍穹下:一位数学家的文化随想 作 者:欧凡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11701022 开本: 16开 定价: 58.00 元 内容简介《柏林苍穹下:一位数学家的文化随想》是欧凡先生多年的读书笔记,视野宏阔,主要包括读书、画、音乐、哲学四个方面。其读书主要是西方原版书,读画是在国外看真迹原作,其大部分是现代的经典作品,中国并没引进,所以该著新意迭出,启发性非常强,对我们研究印象派绘画、研究德国问题,研究现代派诗歌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欧凡,本名陈家鼐。1937年生,江苏南通人。中小学在台湾台中市就读,入台湾大学攻读工程学。后赴德留学,改习数学和物理。毕业于柏林自由大学。在德读书和工作前后共十余年,1976年底回北京工作,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现已退休),其间曾赴美、英、法、比诸国访问。业余广事阅读,尤笃嗜古典诗词和西方诗歌。平日勤于写作和翻译英、德、法等文字的诗文作品。除了专业著作外,还出版有诗文集《回音壁》,译诗集《歌德诗选》、《黑塞诗选》、《海涅诗选》等。 图书目录一、艺山采薇 米开朗琪罗 梵高和高更 塞尚和左拉:两个艺术生命的悲欢离合 印象主义绘画的前驱 法国风景画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画家的巴黎》 《莫奈在1890年代》和《莫奈在20世纪》 《莫奈笔下的塞纳河和海景,1878-1883》 印象主义绘画的双峰:莫奈和雷诺阿 雷诺阿和他的艺术观 后期印象主义大师秀拉 《巴黎:1900-1968的艺术之都》 另类的现代艺术史 夏佩罗的艺术理论及哲学 马蒂斯和毕加索 抽象绘画探源 德国的风景画 传统与现代 当代画坛怪杰巴尔蒂斯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弗米尔和荷兰画家 基希纳 贝克曼 画家厄夏·高尔基 画廊的女王:蓓姬·古根汉姆 贝多芬 贝多芬的奏鸣曲与音乐的性格 巴赫二三事 巴赫和舒伯特 钢琴家布伦德尔 中欧:世界的音乐之都 舒曼谈创作 德彪西的歌剧创新 一代乐王李斯特 天才的悲剧 二、文海泛波 《湖滨散记》与牧歌 雨果论词语 福楼拜与丹纳 福楼拜的最后一部小说:《不伐和白求》 自然主义小说家左拉 波德莱尔的诗 马利坦论波德莱尔和但丁 玛拉美论诗 玛拉美的诗 加缪的小说《鼠疫》 穆齐尔论欧洲和德国文化 德国诗人海涅 无语问苍天:战后德语天才诗人策兰 加斯论里尔克 诗、神祗、寂寞 波兰诗豪米沃什 缪昂巴的诗,血泪的刚果 学而优则作 罗·弗洛斯特 美国诗人西米契 美国当代诗人斯屈恩 三、斯人已逝 天才与时代的脉搏 天才和创伤 大仲马的黑人血统 毕加索方式 李商隐与兰波 乔治桑和玛丽·达古 爱因斯坦识见过人 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 居里一家 詹姆斯兄弟 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 希腊和现代希腊诗人卡瓦菲斯 罗素的后半生 维特根斯坦 乔治·奥威尔 瓦格纳作客以色列 瑞典女王克丽丝汀娜 四、大浪淘沙 生活的艺术:苏格拉底、蒙田、尼采、福柯 尼采评苏格拉底 西塞罗:近代民主政治之父 培根 启蒙时代的法国 自然状态和国际关系:卢梭和康德 从梦到《文明的缺憾》 提倡无私之爱的哲学家勒维那 卡尔·施密特 历史哲学家本雅明 德国宗教哲学家罗森茨威格 理性的危机时代:1848-1917年间的欧洲思潮 以色列移民点 反犹太主义探源 犹太人错认祖国记 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爱因斯坦 谁可能阻止希特勒登台? 德国知识分子的无为 哈贝马斯和战后的德国 赫德尔与多元主义 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凯恩斯 奥登论危机 尼安德特人 《牛津大英帝国史》 读《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成长》 怀念柏林(代跋)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