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志雄
释义
1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周志雄,中国常用人名,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周志雄和北京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周志雄。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志雄

周志雄,男,1973年生,湖北黄冈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在站博士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著有《中国当代小说情爱叙事研究》、《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沂蒙文化与现代沂蒙文学》(合著)、《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十六讲》(合著)等多部。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研究、文学评论写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等课程。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2007-2008年度优秀本科生导师,主持编写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受到学生好评。参与修订教育部立项教材《新时期文学》,独立编写配套辅教光盘。参撰教材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山东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主编、参编教材9部。所著成果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11届优秀成果表彰奖”、“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第五届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第六届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奖”,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山东师范大学教改项目1项,参与完成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艺点评

让网络为文学插上翅膀周志雄

《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06日 24 版)

网络文学一直颇受争议,最常见的批评是,网络文学缺乏精品,多是缺乏艺术含量的文学垃圾。与此形成映衬的是,迄今为止,少有专业批评家为网络作家、作品写评论,其潜台词是网络文学是不值得费神费力“抬举”的。其实这种观点背后藏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作为新兴媒体,互联网冲击了已有的文学体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阅读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网络、传统文学期刊、出版社三分文坛的格局。网络的最大功绩是使文学的自由精神在新的写作空间下得以张扬,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在上世纪,想发表作品常需要有一麻袋的底稿作基础。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网络结束了抽屉文学和油印刊物的历史,通过网络,发表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当今有大量的写作者在网上放飞他们的文学梦想,这些被称为网络写手的写作者来自不同的行业,那些有才华的写作者得到粉丝们的追捧,潜在的写作才能被激发出来,也慢慢成为作家。

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网民已近4亿,网络文学阅读者和写作者过亿,互联网阅读已超过了图书阅读,网络提供了全民阅读、写作的新平台。网络未出现之前,中国当代文学已失去了轰动效应,文学的边缘化倾向日渐突出。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网络促进了今天通俗文学的繁荣,十年来,互联网上所发表的中文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远远超过当代文学纸质媒体发表作品60年的总和。

网络文学是丰富而芜杂的,不同身份的网民加入到文学创作的阵营,文学通过网络实现了真正的多元化。当然,网络上也不乏纯文学作家的身影。当代有影响的诗人群体几乎都通过诗歌论坛、博客、文学网站刊发诗作。雷立刚的网络小说《秦盈》闪烁着先锋小说的灵光,宁肯通过网络成名的作品《蒙面之城》被《当代》杂志刊发,并获得了当代文学拉力赛大奖和老舍文学奖,安妮宝贝成名后的文学探索已完全纯文学化。网络上有以写作字数计算稿酬的签约作家,他们是完全的商业写作,其中不乏日码字过万的“写手”,他们中的佼佼者凭借自身的写作才华获得网友读者的追捧,并以此获得年入百万的报酬。网络上还有大量的非职业写作者,许多小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通过网络记录自己的生活,博客写作已成为他们练笔的重要方式。

在人们批评网络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深度,没有人文关怀的时候,我们在六六的《双面胶》中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把握能力,在张海录的《边缘》中我们读到了沉重的人生现实,在《杜拉拉升职记》中体味了现代新潮的职场生活。网络文学还充分借鉴西方的玄幻、恐怖、推理小说,本土的神话、寓言、历史、公案小说,台港的新武侠、新言情小说以及各种通俗影视剧等文化资源,创作出了悬疑、奇幻、历史、军事、都市等类型化小说。类似蔡骏的心理悬疑小说、慕容雪村的都市言情小说、当年明月的历史小说、萧鼎的奇幻武侠小说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网络文学因发表的宽松,在总体上与传统文学审美取向有很大不同,形成了一种新的民间写作趋向,其中表现出来的新鲜活力是很多传统职业作家所无法提供的。

网络文学正成为中国文学的一支生力军,中国作协已吸纳安妮宝贝、蔡骏、当年明月、千里烟等一批网络作家入会,各地方作协也向网络文学作者伸出了橄榄枝。鲁迅文学院开办网络作家培训班,为网络作家开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指导网络文学十年盘点,鲁迅文学奖修改评奖细则,准入网络文学作品参赛,这些举措无不显示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交流正日益加强,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学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言蔽之的“垃圾论”问题,而是在鱼龙混杂之中,如何筛选,如何引导,如何评判,如何经典化的问题。这既需要作协等文学职能部门的积极作为,也需要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认真阅读参与,毕竟网络文学只有短短的十年历史,其发展的巨大空间将由时间来证明。

2 北京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

基本资料

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赴美国留学

1990年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获电机硕士学位

1989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微电子中心工作

1990年在莱普顿公司工作

1992年后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AT&T贝尔实验室工作

1995年底加入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负责管理软银在中国的投资项目

2000年初加入软银中国创业投资基金任首席代表

2001年加入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后成为SAIF基金),在SAIF二期基金成立时成为合伙人

个人简介

周志雄曾任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的执行合伙人。周志雄是中国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之一。他于1999年底加入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负责北京业务,2001年加入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后成为SAIF基金)。在加入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之前他是SAIF基金的合伙人。他曾连续被评为2000、2001、2005及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并被“投资与合作”评为“2005年年度最佳外资风险投资人”。周志雄专注于寻找科技、媒体、电信、医疗卫生以及服务领域的投资机会。他曾参与若干SAIF基金的投资案例如盛大网络、橡果国际、ATA、世芯电子、环球雅思等。在加入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之前,他代表SAIF基金在14家被投资公司担任董事。

周志雄于1995年回国任UT斯达康(中国)副总裁,负责管理UT斯达康和及其主要股东软银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在此之前,他曾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AT&T贝尔实验室和Lepton公司从事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1982年至1987年期间,他曾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

周志雄获得了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电机硕士学位及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演绎VC艺术

在中国VC业界,周志雄无疑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与这个名字相关的是盛大神话,是之后一系列很难准确界定行业领域的案子,是大手笔独投的风格,是犀利独到的眼光,是变幻莫测的投资方向。所有这些,都成了资金涌动和高成长性企业相对稀缺的中国国情下,周志雄借以获得成功的筹码。蜕变

从加入软银中国到今天身为赛富基金(Saif Partners)的合伙人,周志雄进入创投行业已有6年时间。在这条时间轴线上,刻画了国际VC们涉水中国的两拨浪潮,记录了中国VC业从孕育到逐渐萌芽的转变,当然也描绘了周志雄职业生涯的蜕变。

2002年盛大的案子是一个转折点。

尽管周志雄本人一直强调“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投入的精力很多,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从入资前投资条款的设计、谈判、尽职调查,投资后公司组织架构、股权架构、期权、各种长短期战略的设计甚至执行,到上市时故事的定位、上市路演,周志雄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这个案子涉及到了一个高速成长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基本上考验了我们团队整体的商务判断、经验和能力。” 周志雄对那段经历仍然记忆犹新。SAIF首席合伙人阎焱曾评价周是一个非常全能的人。

冷静的心态加上准确的商务判断和活跃的思维,一个优秀投资人所应具有的典型特质在周志雄身上几乎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所投的企业中除了盛大已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以外,橡果国际、ATA和世芯电子均已进入了上市静默期,对于追求持续性优秀业绩的周志雄来说,这无疑是个极大肯定,也为他追求“一贯的优秀业绩”提供了契机。

成熟

自2001年底加入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至今,周志雄所主持和参与投资的16个案子总金额“相信”已超过了3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中国VC界屈指可数。同时,他还在中国合伙人当中创造了个人单笔投资金额最大的纪录。

对于现在的周志雄来说,或许很难再有那种“20个月泡在一个案子”的疯狂,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从容的节奏。因此在资金之外,周志雄总是试图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环球雅思为例,它与新东方直接拥有各个分校的模式不同,采用的是连锁加盟,因此不易控制,收入规模也较小。“我们进去之后肯定要改变它的经营模式和架构,参与确定战略发展方向,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

2005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大批国际主流VC陆续进入中国特别是很多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基金的出现,中国创投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周志雄却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联告范式

2006年9月,周志雄投资的AD Union(ADU)就是一个“攒”出来的典范。

ADU是一个由世纪辰光等13家搜索广告代理渠道组成的 “渠道联合体”。 联合以后仅一个“小试牛刀”的产品“联告”(ad-union)就整合了网易、中华网、Tom、21cn等门户搜索网站的广告平台,用户只需购买联告的关键词,就可以实现广告在这几个平台上的关联显示。

业界对这个“渠道巨无霸”的出现也极为关注,“ADU很可能对搜索产业链形成一定的影响”。无论如何,将自己对产业的观察和创造力融入投资策略,确实显示了周志雄不同凡响的出手。他似乎在展示,VC也可以是一门艺术。

不断地制造惊奇,这就是周志雄喜欢的方式。

投资之道

周志雄的投资之道

周志雄保持着他独特的投资之道,不去过热的领域扎堆,善于在冷门行业中挑选极具成长性的领先企业。

此刻周志雄的离开,外界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但是国外投资人对于中国风投行业的看好,再加上全面入世后大量资金的涌入,留给像周志雄这样优秀“操盘手”的将是更大的机遇。

“鹰眼”的选择周志雄将盛大的成功归结于团队的合作,但知情人士称,盛大的项目几乎凝聚了周志雄全部的心血。“从入资前投资条款的设计、尽职调查,公司组织架构、股权架构、各种长短期战略的设计、执行,到上市前的路演、定位,无处不是周志雄在操办。”

从最初投进去4000万美元,到上市后20个月成功退出,周志雄赢得了5.6亿美元的回报。也因为盛大、携程等案例,刺激了主流基金投资人对中国概念基金的大规模投入,周志雄也因盛大一举成名。

在软银赛富,他曾主持投资和管理的项目有盛大网络、橡果国际、银联商务、北京移数通和世芯电子等,他是中国单笔风投金额最大的人,而其投资总额则达到了2.3亿美元。

离不开的中国风投

回顾整个中国风投行业的发展,当前中国的“VC”已经开始变成真正的VC。“无论从决策机制,回报机制上都已和国际接轨。”

“真正的VC不做其他考虑,就是以回报为主,这是区别于机构投资的根本。”周志雄原来的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变。“转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前大家是不赚钱的,从盛大、百度、分众传媒后,这些案例开始赚钱了,所以国际投资人就开始看好中国了;第二就是VC要找高增长的市场,但美国已经很难找到,中国正是机会所在地。”

一个好的趋势是,伴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股市全流通后,通过IPO、并购退出的路子也将越来越宽,周志雄也看到了中国VC更大的希望,“我想所有在中国想有作为的基金可能都会在这方面做一些筹划,用人民币投资而且在境内上市是越来越成为一个可能了。”

VC的个人品牌

周志雄依然保持着他独特的投资之道,不去过热的领域扎堆,善于在冷门行业中挑选极具成长性的领先企业。从电视购物企业橡果国际、提供考试认证服务的ATA、芯片业的世芯电子,到教育培训行业中的环球雅思,再到网络广告渠道联合体AD Union,在外人看来周志雄的目光所及始终难以捉摸。

“勤奋和敏锐”是业界对周志雄最多的评价。但刚入行时,周志雄也称自己交过很多学费。因为,在投资界,对创业者来说,品牌和资源有时候比资金更重要。

再次单飞

周志雄再次单飞 KPCB全球战略受挫

不到1年的时间里,KPCB绘制的全球化美景已经不复存在。

美景不再

2007年4月24日,北京,KPCB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并推出其第一只海外基金—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凯鹏华盈将由赛富投资前合伙人周志雄、华盈基金合伙人汝林琪、徐传升和钟晓林共同领军。

创建于1972年的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因为其历史上取得的骄人战绩而被称为全球创业投资界的双子星座。但是2006年以前,与大部分美国VC(创业投资机构)一样,KPCB还从来没有投资过美国本土之外的企业。

此番情景恐怕只能成为美好的追忆了。尽管周志雄的照片和简历仍然在KPCB的官方网站上挂着,但是周志雄的离开几乎已经是铁定的事实,甚至连远在欧洲的周志雄本人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先天不足的三大体病

虽然周志雄加盟KPCB不到1年就离开,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是在一些VC看来,凯鹏华盈的特殊组合本来就很难长久,“某个关键人物的离开只是时间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浮出水面的更多的是凯鹏华盈当初设计出的机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利益分配、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等三个方面。

第五种模式后话

2007年年初,沃顿商学院登出了其一年前与KPCB合伙人塔·史莱(Ted·Schlein)的关于美国VC进军中国市场模式的一段对话。塔 ·史莱根据长期的观察总结出了美国VC进军中国市场的4种模式,即旅行者VC采用的“没有领导者”模式、雇佣初级创投人士的“烤鳗鱼卷”模式、由GP(普通合伙人)变身LP(有限合伙人,即投资人)的“北京烤鸭”模式以及“连锁店”模式。塔·史莱当时刚刚当选为美国国家创业投资协会(NVCA)的主席。

“我以前关于四种模式的说法可能是不正确的。”不到1个月后,塔·史莱就否定了自己的说法,“KPCB进军中国的方式—凯鹏华盈应该属于第五种模式”。

非对等结构

虽然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确认,但是KPCB总部调解的结果就是周志雄离开。关于这一点,在创投界几乎已经被公认为是事实了。

其实,周志雄离开KPCB再次“单”飞,几乎在凯鹏华盈成立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约翰·多尔在汝林琪三次深谈之后,才试探性向后者提出能不能在TDF原有团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人,约翰·多尔向汝林琪推荐的这个人便是周志雄。

在征得汝林琪的同意后,周志雄才得以顺利加盟KPCB出任凯鹏华盈执行合伙人并执掌其北京办公室。

按照KPCB最初的计划,KPCB美国的李颖和上海办公室的杨啸(两位美女哦:))等将转到凯鹏华盈北京办公室。不幸的是,李颖和杨啸先后都选择了离开KPCB,另谋高就。周志雄于是不得不开始从外部寻找新的专业投资人士。

据了解,周志雄很快就招到了一个分析师、一个投资经理和一个副总裁,另外还看中了一两个人。但是,周最终也没能把自己看中的这一两个人招进来,原因在于“上海那边有些意见,觉得我们北京办公室招的人有点多。”

当凯鹏华盈北京办公室和上海办公室之间出现的问题尖锐到需要KPCB美国总部出面解决的时候,KPCB总部的天平会偏向哪一方,相信已经不会什么悬念了。毕竟,主要由原TDF成员组成的凯鹏华盈上海办公室拥有一个相对比较完整并且已有一段合作历史(尽管钟晓林在TDF独立后才正式加盟)的团队,此时凯鹏华盈北京办公室基本上仍然可以认为只有周志雄这样一个“独行侠”。

从历史上来看,侠客的风格向来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虽然已经是21世纪了,侠客的风格是不会发生什么本质变化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

职业生涯

所在企业 担任职务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KEYTONE Ventures 创始合伙人 2008-04 

凯鹏华盈 执行合伙人 2007-04 2008-01-21

北京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合伙人 2001 2006-12

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 投资时间 涉及金额 涉及股份 所属行业

红孩子  2007-06-09 2500万美元  N/A 目录销售

亚都科技 2007-04-01 5000万美元  N/A 传统制造

秀满天下 2006-12-01 500万美元  N/A 动漫动画

ATA  2006-05-01 300万美元 N/A 网络教育

移数通  2005-12-01 750万美元  N/A 电信技术

ATA  2005-09-01 210万美元 N/A 网络教育

杰得  2005-09-01 1100万美元 N/A 半导体芯片

ATA  2005-03-01 1400万美元 N/A 网络教育

世芯电子  2004-12-06 1000万美元 N/A 

瑞斯康 2004-01-01 N/A N/A 半导体芯片

盛大 2003-03-01 4000万美元 24.9%  网络游戏

移数通 2002-12-01 500万美元 N/A 电信技术

和舰科技  2001-01-01 5600万美元 N/A 其他IT业

3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

基本情况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3年7月

民 族: 汉

职称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与管理工程系 主任

最后学历学位: 博士

工作单位: 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领域: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方向: 切削、磨削技术及其数控装备;机械制造综合自动化;CAD/CAM;有限元分析计算

主要工作经历(含评为博导时间、社会兼职等)

1977年-至今, 一直在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习工作;

1990年5月至1991年12月, 在荷兰Delft科技大学作访问学者半年、工作一年;

2002年5月至2003年5月在美国Connecticut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在此期间,曾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

主要社会兼职有: 全国磨削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切削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金属切削与机床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南分会理事长;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目前正在进行的主要科研项目

1 新型微钻头CNC磨制装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资助号:No. 50675065;科研经费:43万元;起止年月:2007.1 ~ 2009.12(正在进行)

2 高硬难加工金属材料磨削过程中白层的形成机理与抑制对策的研究;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资助号:No. 50675063;科研经费:34万元;起止年月:2007.1 ~ 2009.12(正在进行)

3 铣刀体可转位刀具结构、材料与工艺优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企业项目,科研经费:10万元;起止年月;2007.6-2008.7。

4 新型轿车轮毂轴承单元精密铆合装配工艺与设备;项目负责人,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科研经费:50万元;起止年月;2007.6-2010.5。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含论文、著作、课题、专利、及科研获奖)

已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5 深微孔钻削技术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8.1- 2000.12;

6 切点跟踪磨削新原理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0.1- 2002.12;

磨床三维参数化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长沙市科技攻关项目,2001-2002。

3 微钻头相关理论及关键刃磨技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1-2006.12。

4 纳米结构材料磨削机理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1-2005.12)

5 矿用防爆型变压器箱体强度计算与优化设计,企业项目。

6 KBSG-3150/10/3.45新型防爆变压器箱体强度计算与优化设计,企业项目。

7 涟钢大型转子现场修复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负责人;企业项目,科研经费:43.5万元;起止年月;2005.5-2006.5。

主要著作

1) 主编教材两部,参编一部:

周志雄、孙宗禹主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教程。湖南大学出版社。ISSN 7-81053-269-3/H.63. 2000.9

2) 发表论文70余篇。

获奖情况

1 两篇论文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一等奖;

2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四等奖一次;

3 获长沙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 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成果奖一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