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柏拉图的爱情 |
释义 | 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马西里奥·斐齐诺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简介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据说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宽额头,真实名字却被人淡忘了。柏拉图出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青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接触到当时的各种思潮。 柏拉图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他同自己的老师一样,反对民主政治,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农民只管种田,手工业者只管做工,商人只管做生意,平民不能参与国家大事。苏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对平民政体的成见。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清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竞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 老师死后,28岁至40岁,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想说服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但目的没有达到。返回途中他不幸被卖为奴隶,他的朋友花了许多钱才把他赎回来。 柏拉图到雅典后,一边教学,一边著作,他的学园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不懂几何学者免进”。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柏拉图要求学生不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而要生活在头脑所形成的观念世界里。他形象地说:“划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观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留存下来。”柏拉图深知学以致用的道理,按照他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的从政人士。 柏拉图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我们可以以美为例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感觉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认识三者的关系。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显然,他的理念论是客观唯心的,根本的错误在于抹煞了客观世界而把假想当成了真实。 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理念的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并不需要从实践中获得。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断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灵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而有知的。一旦转世为人,灵魂进入了肉体,便同时失去了自由,把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遗忘了。要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因此,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真知即是回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认识的公式。他还认为,这种回忆的本领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只有少数有天赋的人即哲学家才具备。因此,他肯定地说:除非由哲学家当统治者,或者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则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这种所谓“哲学王”的思想即是他理想国的支柱。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其实,柏拉图心中至善的城邦,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他认为:理想的国家纵然还不能真实存在,但它却是唯一真实的国家,现存各类国家都应向它看齐,即使不能完全相同,也应争取相似。这就是柏拉图对他的理想国家所持的态度。柏拉图在文艺、美学等方面,也有成套的理论主张。他的“对话”妙趣横生、想象丰富,依此他完全有资格被列入古代文学大师之列。然而,他却起劲地贬低和非难文学家及诗人,他认为,一切文艺家的作品,归根结底是模仿别人的仿制品。 柏拉图式爱情由来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有爱无性,强调精神相交;亦有远距离恋爱的一层意思(因为离开的远,自然就有有爱无性)。传说柏拉图当年就是这样同情人相爱。 柏拉图式的爱情来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之间的一种爱,古希腊人认同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 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 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柏拉图式的爱情最高尚,最美丽。 柏拉图的传说你知道关于柏拉图的永恒的故事吗? 就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可以至死不渝。有些爱情只注定了缘分,因为上帝忘了给他们交错点,于是爱情就只能成为永远的平行线。传说,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于是,苏格拉底要柏拉图去麦田里走一次,不要回头的走,在途中要摘到一棵最大最好的麦子,但是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就去了! 过了半天,柏拉图垂头丧气的空手而归,他告诉老师,看到了一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次,不得以只好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时候再摘!到发现走到尽头的时候才发现,手上是空空的一棵麦子也没有! 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柏拉图的爱情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默默的付出,静静的守候,不奢望走进,也不祈求拥有.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却依然执迷不悔. 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伟大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局. 最后,也只能是一条在远处守候地平行线,只留下回忆中美好的片段当做永恒. 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只有精神上的恋爱。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 拉图式的爱情……一种永久的,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对方幸福,这份爱便会绵延下去,直到永恒……有些人,上帝给了他们缘分,让他们相遇,但是却忘了给他们交点,于是这份爱,只能变成远远的守望,而这两个人,也将永远如同平行线一般,不能在一起。 柏拉图的永恒……只要爱的人得到幸福,这份爱就会永恒!如若不能有交点,那我愿意再等一世,固守着这份柏拉图的永恒,直到生生世世的永远…… 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她是完美的。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然而,柏拉图式的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爱情。就像一部忧伤的童话,惟其遥远与真实、惟其不可触摸与欠缺,方可成就其璀璨与神圣! 爱无非是要快乐。两个人不能快乐,不如一个人快乐;两个人痛苦,不如成全一个人的快乐。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就能拥有,可,就是抹不去你在我心中留下的点点滴滴…… 爱一个人不孤单,想一个人才孤单!静静的思念,孤独的享受…… 柏拉图的永恒一千年之前的思想,在冥冥之中左右着我们的灵魂,预知着你我的未来,生命里进进出出的人,在身边不断上演着相遇,相爱,相知,相守,分离。可是那份爱飘渺得像雾里看花,当迷雾退散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又回归了原点。一千年了,原来那份永恒并不是我们一直都去坚守的信念,而是因为我们轮回里那个一千年来一直挥之不去的灵魂。生命里有些爱情,有些爱人注定了只有擦身而过的缘份,而相守只能是轮回中两个相爱着的灵魂永恒的梦想。因为上帝忘了给他们交错点,于是,爱情就只能成为永远的平行线。--题记 听过那个关于柏拉图的传说吗?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至死不渝,即便最后相爱的人与自己人鬼殊途。默默的付出,静静的守候,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能够拥有。也许这样的爱情只是在梦境中才会有的。为了一份爱,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个名字,为了一句承诺,守望一生。 那romantic般的爱情也只是只有电视剧里才会有的情节,希腊神话,雅典卫城,蓝色的爱琴海,还有那关于柏拉图的永恒,这些美好的字眼和动情的人物,凄美的爱情连在一起,都是那么动人的,而又让我们向往的。 柏拉图的永恒二“柏拉图的永恒”,那到底是种怎样的感情呢?是即便明明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而依旧义无返顾,执着的付出。静静的守候,为了所爱的人,失去生命又何所惧,只要在记忆里留下曾经美好的片断与动人的话语,可以不在乎所有的一切,试问,在这世界里,这种纯洁纯白纯精神的高尚爱情又有多少呢? “柏拉图的永恒”难道只是一种精神,一种梦想,或者只是相爱的我们在梦中才到达的天堂。 蓝色的爱琴海边,相爱的人用“柏拉图的永恒”承诺了一千年的执着,一条手链拴住了两颗心一千年的守候,浪漫的神话啊!希腊雅典,这个美丽的国度,给了爱情创造奇迹的境域。 现实的生活里,完美的爱情是少之又少,微乎甚微的。我们往往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又经营好一份爱情。那份爱只有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既不浪漫,也不感人,吵吵闹闹,磕磕绊绊,那份爱也许有的只是相濡以沫,有的只是互相搀扶,不离不弃,这份爱远不上为了所爱的人放弃生命。在柏拉图的光环下,这份爱实在是暗淡无光。可是这就是现实的生活。真实的爱情吧。我不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柏拉图式的爱情?可是又有几对能够走到爱情最高的境界,精神恋爱呢?只要有爱情,有承诺,便可以走完一生,哪怕,所爱的人在另一个世界,在自己的脑海里,可能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笑脸,一句话语,摸不到,抱不着,也觉得满足而幸福。试问,一个人有着七情六欲的人,谁有敢肯定能做到呢?虽然有人走到了,做到了,可是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大部分人,都只是有着平凡而有点乏味的爱情。 柏拉图的永恒三不可否认,我是从骨子羡慕这种“柏拉图的永恒”,可是我自己能接受得了这种爱情吗?为了所爱的人,宁可失去生命,为了所爱的人,宁愿孤单一生,为了一个相爱一世纪的承诺,追寻一生吗?试问我自己,我能做到吗?我真的不怕死亡吗?我知道自己其实也是害怕的。 其实在第一眼,我就很喜欢那条手链,那条代表“永恒之爱”的手链,那条出自于folli follie的手链, 虽然Folli follie与我平时所带的tiffany是有些差别的。但是那种细致那种感动是tiffany可能永远也无法比拟代替的吧。 真的好希望好期待有天,你能为我带上那条属于我的“柏拉图的永恒”。 在电视上,看到浪漫的情节,不完美的结局会流泪,原来骨子里还是希望爱情如此浪漫吧。也许艺术就是艺术,是把现实夸张唯美的工具。可是在希腊这片创造神话的土地上,在见证爱情的爱琴海边,这一切看起来竟然是那么浪漫无比,而一切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资格来高谈阔论一番。 希腊的首都? 雅典 雅典娜的化身? 猫头鹰 亚特兰提斯是谁心目中的理想国? 柏拉图 自由的天堂? 圣托里尼。 这番话曾经让我感动,也请记住这些话,如果哪天,你有幸能和所爱的人走到爱琴海边,也请不要忘记这些话吧。蓝色的爱琴海,也许会见证你们的爱情,浪漫的雅典,也许会给你们的爱情一个神话,一个“柏拉图永恒”的神话。 柏拉图的永恒四有人说柏拉图的永恒也是柏拉图的咒。可能只有等到你失去心爱的人,才会了解为了一个所爱的人不惜失去生命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吧。可是那样的爱情,你要吗?既然好不容易得来的爱情,与其等到失去他,为他守候一千年,不如拥有时好好的经营,用心的珍惜。 我用了一世纪追寻你,你却没有留下痕迹,仁慈上帝请给我指引,哪怕等到下世纪。 你走了一世纪,黑暗里,我独自承受这孤寂,纵然海枯石烂暴风雨,你留下的那串泪滴我会珍惜。 你是吗?我是吗?我们爱情是柏拉图的永恒吗? 其实上帝没有忘记给我们的爱情一个交错点,所以,所以,我们的爱情不是平行线。 最后这个“柏拉图的永恒”为我们的爱情画好了一条幸福的抛物线。 希腊,雅典,爱琴海,自由天堂,圣托里尼,还有我们的柏拉图………. 我已经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或者说已经中了这千年的咒 我不甘心 真的 为什么当你等到的时候 也是你失去的时候 柏拉图式爱情的意义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是平等的。而且,在观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 你/你。 柏拉图有关爱情的阐述主要见于其《会饮篇》中。其中有从低到高各种层次的爱,有凡人的爱,也有近神的爱。 首先,爱情是内在的本原的需求。柏拉图提到了这样一种神话:起初,世界上有三种人,太阳之神代表的男人,大地之母代表的女人,以及月亮代表的阴阳人。人的官能和力量都是现在的两倍。宙斯为了削弱人类,把人劈成两半,一石两鸟,一方面个体人类只有原来一半那么强大,另一方面他们的数量加倍,由此可以更好地侍奉神族。所以,人类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原始的男人和女人的后代便有同性恋倾向,原始的阴阳人的后代便是异性恋倾向。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特别是两位男性之间,那么“尽管很难说他们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但这样的结合推动着他们终生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的爱情中,那些纯粹的性快乐实在无法与他们从相陪伴中获得的巨大快乐相比。他们的灵魂实际上都在寻求某种别的东西,这种东西他们叫不出名字来,只能用隐晦的话语和预言式的谜语道出。”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人类原始状态的残余,我们本来是完整的,而我们现在正在企盼和追随这种原初的完整性,这就是所谓的爱情。而全体人类,包括所有男人与女人,他们的幸福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实现爱情,通过找到自己的伴侣来医治我们被分割了的本性。爱神卡洛斯将在今生引导我们找到自己的爱人,并给我们的来世带来希望。只要我们敬畏诸神,那么爱神终有一天会治愈我们的病,使我们回归原初状态,生活在快乐和幸福之中。 其次,柏拉图的爱神是走向至善形式的灵魂冲动。灵魂是爱的基础,至善是爱的终极追求。在《会饮篇》中,先知迪奥提玛说道,爱就是对不朽的期盼,而一切可朽者都在尽力追求不朽。以生育繁衍为目的的交往是延续轮回的低级追求,而最高等级的爱是热爱最终可以达到善的形式的智慧和哲学。人的肉体是可朽的,唯有精神不朽。一个人的品格愈高尚,雄心壮志也就愈大,因为他们爱的是永恒。纯粹的、高尚的、以至善为最高目的、以智慧和哲学为追求对象的爱情,沉浸其中的两人关系会更加牢固,他们的交往会更加完整,胜过夫妻的情分,这是因为“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肉体的子女更加美丽、更加长寿”。在这一层面,爱情是人生最主要的理想,与它相比,财富、门第、权柄都不过是浮云腐土罢了。 第三,爱是各种流变状态的极致,美和丑,爱和怨,平凡与高贵,爱处于两种极端的中间地带。在柏拉图笔下,爱神卡洛斯的诞生是贫乏之神趁着丰富之神醉酒的机会接近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并与之结合的产物。因此,他是一个天生贫乏却又充满追求欲的孩子。他天生处于两种极端之中,他的父亲贫穷而愚蠢,母亲富有、充满智慧,这就决定了他生命的道路必须与智慧为伍,终生不断追求,视智慧为生命。他具有丰富和贫乏两个方面,是有限的和不完美的,但也保留了善和美的痕迹。柏拉图就这样把“爱情”置于一个概念的罅缝中,爱神卡洛斯成为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他“处于任何常态和可描述的形态之间”,代表的是像“苏格拉底的无知”那样促人向上的动力,获得智慧理想的内在力量。柏拉图认为,这种力量包含了情感、欲望、意志和感觉,这也是柏拉图对爱情元素的定义,爱情促使人产生一种追求幸福的欲望。 补充: 柏拉图的对话录本来就意义不明,柏拉图的一贯的作风不是树立学说,而是引导人们自主去思考问题,自古以来对柏拉图的学说总是争论不断,怎可以一家之言来判定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振振有辞的否定前两种观点。 自己亲自去读读对话录,柏拉图的爱情观里压根没提到女性,他笔下的爱情和性爱全是男性间的,柏拉图是公开的同性恋,一生未婚,没有后代。当时男女地位不平等,认为男性的思想比女性的要崇高,男性之间的感情自然要比异性之间和女性之间的要高一等。从这一意义上,柏拉图式的性爱就是超越肉体和欲望的,是理想化的精神恋爱。 还有一种说法是柏拉图用爱情来隐喻对真理的追求,超越物质的纯粹的精神上的追求。 男女平等,何以见得?历史上有学者说柏拉图是女性主义者的前驱,有人说柏拉图是男权至上,举个例子他的学园不许女生入学,唯一的两个女生还是男扮女装混进去的,这样例子比比皆是。但矛盾的是,柏拉图又为女权说话,柏拉图的对话录和老子的道德经有一点有些许相似,就是充满睿智的自相矛盾。 柏拉图的思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他很少有明确的观点,隐晦的论述促使着人们去自主的思考,这正是对话录千年不衰的迷人之处。 柏拉图的经典名言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3.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5.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6.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7.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8.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9.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10.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1.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2.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3.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14.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5.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16.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17.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1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20.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21.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2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3、“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24.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25.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2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27.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28.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29.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30.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31.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32.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33.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34.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35.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36.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37.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38.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39.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40.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41.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42.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43.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4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45.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46.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47.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48.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49.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乐。 50.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评价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 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