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行逢 |
释义 | 基本资料简介916—962,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出生于农家。五代时期曾任武平节度使。应募为楚主马希萼部静江军卒,与王进逵、潘叔嗣、张文表等人结为“十兄弟”,在十人中最有计谋。行逢积功成为的军校,后升任静江指挥副使。 初年经历后周广顺元年(951),值楚王马希萼荒淫无道,命行逢、王逵等人率兵士修复被火烧毁的楚王府,工作劳苦,又无赏赐,王逵、行逢遂率部逃回朗州(今湖南常德),推举马光惠为武平节度使,后因马光惠愚昧懦弱,改推刘言为权武平留后(暂代武平节度使)。后周广顺元年(951),马希萼等降于南唐,楚政权灭亡。周行逢随王进逵成为占据朗州的刘言的部将。次年,刘言命王进逵等攻南唐灭楚的部将边镐,收复被南唐所据之楚故都潭州(今湖南长沙);命周行逢率别部攻益阳,杀南唐兵2,000余人,擒其将刘建期等。南唐军大败,撤出湖南,楚主马氏在南岭以北之故地为刘言等人收复。广顺三年,后周升朗州为武平军,以刘言为节度使,以王进逵为武安军节度使(治长沙府)。周行逢被任命为集州(今四川南江)刺史,担任王进逵的行军司马。当王进逵与刘言之间矛盾激化时,周行逢为王进逵出谋划策,袭杀了刘言。 周行逢政权广顺三年(953),行逢与王逵联手,擒杀刘言,后周太祖郭威任命逵为武平节度使,行逢则被逵任命为知潭州事。显德元年(954),后周以周行逢为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事。是年,湖南大饥。周行逢在潭州开仓赈灾,人民感恩戴德。显德三年,潘叔嗣杀王进逵,自量不能服众,便派人到潭州迎周行逢入主武陵。不久,周行逢计杀潘叔嗣。至此,周行逢控制了整个湖南,建立起五代史上的“周行逢政权”,常德一时成为湖南的政治中心。 政绩卓越存恤孤寡周行逢统治湖南,颇有政绩。他废除马楚政权烦苛的法令,约束简要,吏民方便。管理官吏严格,发现劣迹,予以严惩。益阳何景山,强占民妇,行逢亲自审问。景山称这样做是“存恤孤寡”,周怒斥其非,并说此人只配辅佐龙王,将景山投入江水。任用官吏,“皆取廉介之士”;他的女婿唐德,伸手要官,他说,你没有做官的才能,送他一些农具叫他回去种田。周行逢生活俭朴,“自俸甚簿”,经常以马氏统治者穷奢极靡而亡为戒。他还改革境内的迷信祠祀习俗,凡是被祭祀者不是前代有功于民的,全部拆毁。他还注意安抚境内的少数民族,任命其中的优秀分子任地方官吏。周行逢统治时期,形成“奄有湖湘,兵强谷阜”(《宋史》卷I~l/L三《周行逢》)的局面。但是,周行逢性情多疑、用法太严。有大将与其党徒十余人密谋作乱,周行逢察觉后,佯装召去饮酒,不分主从,当场全部杀掉。他经常派人监视郡县守宰,发现聚饮密语者,一律逮捕入狱,以谋反罪诛杀。他的妻子严氏曾规劝他用法不要太严,稍有收敛。 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三年(962),行逢病重,遗命亲信僚属辅佐其子,年仅11岁的周保权统领军务,并告诉周保权:“我出身贫贱,一同闯荡的十个好友中,除了张文表外都已被杀,我死之后他必会作乱,可命杨师?#91;讨伐他。”行逢去世后,被追封为汝南郡王。 陋而刚决五代后周时湖南地区军政首脑周行逢,有个“陋而刚决”的妻子邓氏(或称潘氏、严氏)。这邓氏虽然奇丑无比,但却因主动积极地向国家交纳赋税而留名青史。 周行逢是湖南武陵人,年轻时不务正业,因犯罪受过黥刑(脸上刺字),因作战勇敢又有谋略,从下级军官一直做到了主宰一方的军政首脑。这邓氏可能是周行逢不得志时讨的老婆。也许正应了民间“人不可貌相”那句俗话,邓氏的卓越见识确非一般人所及。 身处乱世的周行逢是个能人。他负责湖南军政事务后,矫正前人的弊端,关心百姓生计,废除了原来的一些苛捐杂税,刷掉了一批贪官污吏,从严治军、治政,使久乱的湖南呈现了生机。但周行逢不懂得为政必须宽严相济的道理,因严得过了头,也伤害了不少无辜的人。为此,邓氏曾经规劝周行逢注意这个矛盾,但周行逢却以“妇人之见”拒绝接受。邓氏见他听不进去,干脆搬到了乡村生活,把官舍留给周行逢自己独住。周行逢多次派人催促邓氏回来,邓氏一再拒绝,弄得周行逢也没什么办法。但有一天,邓氏却亲自带着乡下的仆人们进官署来缴纳赋税。周行逢对她说,我是朝廷命官节度使,你是朝廷命妇郧国夫人,你这不是自找苦吃是什么?咱们家还缴什么赋税?邓氏却回答说,赋税是国家的收入,缴纳赋税是每家每户应尽的责任。你当了这么大的官,不以身作则,怎么能做老百姓的表率?再说,你自己当年也当过里正,也代那些当时缴不起税的人徼过税以免他们受官署拷打,这些事怎么能忘记了呢?一席话,把周行逢堵得无话可说。周行逢想跟着她到乡村去住,邓氏也不答应。周行逢问她为什么,邓氏说,你这人执法太严,杀人太多,我经常担心政局有变化你没有后路,我跟你在一起,危险太大,我还是自己在乡村,一旦有事,也好逃避藏匿。周行逢哭笑不得,当着部下的面说,我好心作了驴肝肺,你们倒说说看,究竟谁对谁错?部下们都说,夫人说的有道理,您还是应该听从。周行逢见大家都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也只好付之苦笑。 历史评价历史上不乏貌丑心美的女子,如三国时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的妻子黄氏就很丑,据传说,诸葛亮就得到过黄氏的不少内助。人的外表美丑不由自己,但做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道路却尽在自己,正因为这样,《宋史》、《资治通鉴》等史书,都给周邓氏留下了应有的地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