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生虎 |
释义 | 周生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获华中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获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6 -2002年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主持或参加了中石化多项重大或重要课题。2003年-2007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2008年在美国能源部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3月加盟我所。先后从事醋酸乙烯钯金催化剂、丙烯腈钼铋催化剂和裂解汽油加氢蛋壳型钯催化剂的研制,其中主研的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已在中石化广泛应用,并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和第五届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在美学习期间,主要从事可控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在多项催化上的应用,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dv. Funct. Mater., J. Phys. Chem. C, J. Power Sources, Langmuir, ChemPhysChem上发表多篇论文,申请或授权中国专利3项、美国专利1项。主要研究领域:天然气催化重整、可控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研究员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6年获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6年7月至2002年7月,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课题组组长,合成蛋壳型Pd/Al2O3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Mo-Bi/SiO2丙烯腈催化剂以及蛋壳型PdAu/SiO2醋酸乙烯催化剂; 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学助理; 2007年5月获美国马里兰大学无机/材料化学博士学位,兼任研究与教学助理,主要从事新型AuPt蒲公英型、AuPt合金和Cu/Pt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在抗CO中毒的氢氧化反应、燃料电池、汽车尾气净化的应用; 2007年5月至2008年11月,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纳米材料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层状催化剂、新型双金属Ni-Au, Pt-TiO2和Ir-Pt 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2009年3月至今,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现任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气催化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发、精细化工催化剂研发。 现为美国化学协会会员,2007年获第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08获第五届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