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培源奖用金 |
释义 | 周培源奖用金成立于1991年1月21日,是专门用于奖励那些在运用引进设备时,成果多、培养人才多、维护管理好、开发好的“两多两好”用户,针对中国计算机、科学仪器等现代化设备引进多,但应用、开发、管理环节薄弱的情况,首先设立“周培源CHP奖用金”和“周培源TSI奖用金”。 简介周培源奖用金 周培源奖用金是我国科技奖励基金第一次投向引进仪器设备的应用、开发和管理上,成立于1991年1月21日是专门用于奖励那些在运用引进设备时,成果多、培养人才多、维护管理好、开发好的“两多两好”用户。 以前,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设立的科技奖励基金,都用于奖励科研、教学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侧重于尖端成果;即使是工业部门,也把钱用于奖励创造、发明成果,忽略了那些商品化、社会化强的开发性成果,尤其不注意仪器设备的应用好坏。 作为我国民间科技资金实力雄厚的中国科协振华基金会,针对我国计算机、科学仪器等现代化设备引进多,但应用、开发、管理环节薄弱的情况,首先设立“周培源CHP奖用金”和“周培源TSI奖用金”。 这两项奖用金是专门用于奖励我国引进的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和仪器、TSI公司生产的流速测量仪器在维护管理、开发、培训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集体和个人。这项工作,对于推动我国引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之在四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和密切生产厂家同用户的联系,稳定队伍,以及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科协振华基金会“周培源CHP奖用金”每两年评定一次,设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共16名,奖金总额每次为6500美元。“周培源TSI奖用金”每三年评定一次,设一、二、三等奖和特种奖,共8名,奖金总额每次为4000美元。 基金成立80年代末期,周培源先生和夫人将他们珍藏多年的古代书画真迹无偿捐献给中国无锡市博物馆,然后又将政府颁发的奖金全部捐给了他们的家乡和他们工作、学习过的学校。周培源夫妇的爱国行动深深教育了全社会,使得一些朋友、学生、同事和单位纷纷捐款,设立以周培源先生命名的各种奖金和基金,用以资助奖励科研、教育、文化以及和平事业。为了更好的发挥基金的作用,经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1993年周培源基金会正式成立。 作用影响十余年来,周培源基金会逐步发展。现已有五类共57项专项基金,已奖励资助上百个项目,数百人次。“周培源物理奖”、“周培源力学奖”等被公认为在该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奖项。 周培源基金会还组织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国际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均受到各界人士好评。周培源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至今,现已是第三届理事会。周培源基金会将继续沿着周老的足迹,发挥我会自身优势,广泛开展与海内外各界的交流合作,青少年科普、科技扶贫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工作,为科技进步、人才培养、世界和平作贡献。 产生办法这两项奖用金是专门用于奖励中国引进的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和仪器、TSI公司生产的流速测量仪器在维护管理、开发、培训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集体和个人。这项工作,对于推动中国引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之在四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和密切生产厂家同用户的联系,稳定队伍,以及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科协振华基金会“周培源CHP奖用金”每两年评定一次,设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共16名,奖金总额每次为6500美元。“周培源TSI奖用金”每三年评定一次,设一、二、三等奖和特种奖,共8名,奖金总额每次为4000美元。 历届举办第三届1996年12月9日,周培源基金会第三届HP-TSI奖用金颁奖大会在京举行。以中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周培源先生命名的周培源奖用金每两年颁发一次,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HP分会和中国惠普共同倡导设立。 第四届1998年7月23日,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hp机分会第四届周培源hp奖用金颁奖大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周培源hp奖用金是奖励应用hp设备并充分发挥作用的用户。此次评奖活动共有25家hp机用户和131名个人分别获应用成果奖、人员培养奖、管理维护奖、优秀用户奖和个人岗位奖。为感谢中国惠普公司对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的支持,用户协会授予中国惠普“荣誉会员单位”称号,并聘请中国惠普副总裁孙振耀先生为hp机分会名誉会长。用户协会hp机分会与中国惠普公司成立了“北京协惠商务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周培源基金会顾问雷洁琼、名誉理事长徐采栋、副理事长赵伟之等领导出席了颁奖大会并向获奖单位颁奖。 相关信息人物简介周培源(1902—1993)1902年8月28日生于江苏宜兴。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慧好学。青少年时期,正值“五四”运动前后,中国贫困、动荡、受列强欺压。这样的社会环境,促使周培源萌发了奋发向上、报效国家、振兴中华的志向。 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就学于芝加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以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授。解放后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主席,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第三、四届政协常委,第五、六、七届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教授还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最早的委员之一,是亚洲流体力学大会的发起人之一,还是以反对核战争和核武器为目的PUGWASH(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的理事。 主要成就1、在物理学方面杰出的成就,①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在引力理论方面,他提出了“谐和条件是物理条件”的重要观点,并且提出和指导了中科院高能所李永贵同志等的“地球引力场中光速各向同性检验”实验,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地球表面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传播速度的相对差值在10-11量级上相同的结果,这一结果有可能使人们对爱因斯坦引力论的认识产生重大影响。②流体力学湍流理论方面的研究,在湍流理论方面,周先生早在1945年的论文已被公推为以雷诺应力方程为出发点的工程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性工作。五十年代他又首先提出了以研究湍流的基本涡旋结构作为出发点,以某种典型旋涡作为湍流元,采用先求解后求平均的新方法,从而避免了传统湍流理论中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出现不封闭性的致命弱点。根据这一想法,他与蔡树棠先生在1956年从粘性流体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出发,找到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在衰变后期的轴对称涡旋解。此后周先生又与是勋刚、李松年、黄永念、魏中磊、钮珍南等同志合作引进并验证了准相似条件,发展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理论,并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他从1929年开始就在清华大学任教,直到九十多高龄还在北京大学指导博士生研究。在这六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当中,他培养出了许多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和为数众多、先后几代人的优秀学者,因而被人们称之为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是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北京大学,大力支持并亲自组织领导研制成功了华光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引发了中国印刷术的重大革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